22、命在旦夕
字數:3870 加入書籤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流去,那王晃與師爺怕生變,想盡快私下動手,處理好那賊人的屍體,王晃是不願意動手的,說實話他沒有那個膽子。
師爺剛剛去那牢房將要動手時,縣衙便闖進了一大堆人,縣衙的衙役來稟報,王晃隻好一人硬著頭皮出去了。
來者是皇帝的左親衛中郎將,謝叔方,他手中拿著一塊晶瑩剔透的龍紋玉墜。
那王晃也知來人尊貴,十二衛禁軍的左統領,他行了行禮,故作不知情的問謝叔安來他那小小的縣衙做什麽。
那謝叔安不理他,四處打量著,隨後下令讓人搜縣衙。
這可讓王晃失了神,要知道那天子就在獄中,而此時師爺已經去動手了,估計等他們找到,獄中二人早已經死了,現在王晃需要拖延時間,讓師爺處理屍體,如果能瞞天過海,那麽就能息事寧人,自己辭官遠走他鄉。
“謝郎將,您這樣做恐怕不妥吧,不分緣由,就算我這隻是小小的縣衙,但那也是天子授命的府衙,這於理不合。”說著天子授命,他心裏發噓,冒著少許的冷汗,他希望拖延時間。
那謝叔安沒好氣的冷淡了他一句“聖上在哪?”謝叔安的神情有些凝重,想探探那王晃的底。
“聖上?”王晃故作驚奇
謝叔安陰沉著臉,繼續搜查著縣衙,但是許久,下去搜查的禁軍都是沒有發現什麽,謝叔安惱了火。
“王晃,你好大的膽子,聖上要是出了事,你第一個去死。”說著他抽出劍架在他脖子上,那王晃可嚇得發抖,可是他左右都是死,或許師爺已經得手,若此時招供豈不是功虧一簣。
“謝郎將,我真的不知道啊,我這是小縣衙,聖上怎麽會來。”他委屈的說著,心裏卻很慌。
一個時辰過去了,應該該辦的事情都辦了吧,王晃半吊著心,他們搜便了都沒有找到那帝君。
謝叔安想了想,看了看那玉,仔細想了想那人的話。
“縣衙牢房在哪?”
王晃一驚,但他此時不能猶豫,差了個衙役帶路,他想著一個時辰過去了,師爺應該已經處理好了。
可是穿過後堂,那深牆的牢房門外居然無人把手…王晃有些臉色緊張,再到裏麵,卻發現陰涼處躺了兩具屍體。
那帶路的衙役大驚,急忙過去查看,都是剛剛死了不久的。
“師爺和守門的三子,死了。”衙役的話出,王晃搖著身子後退了兩步。
那謝叔安挑著眉頭去查看躺下的二人,殺他們的人身手極其好,一劍封喉,也極其殘忍。
謝叔安可不是來看死人的,縣衙裏無端的死了兩個人,對於縣衙來說這已經是很震驚的事,可是謝叔安是來找帝君的,那是肅朝的天,又怎是區區兩個小撕能比的。
他沒有思考太多,而是繼續往裏麵走,那王晃已經嚇得不成樣子,不是師爺的死讓他害怕,而是那帝君…果不其然,帝君與太監都在牢房裏,那滴水的牢房,時常有老鼠進出的牢房裏,那帝君奄奄一息,謝叔安大驚。
直接將那鎖鏈劈開,謝叔安忙得進去跪下,那王晃兩眼無神,吃軟的跪下,身子不停地顫抖。
“臣救駕來遲,望皇上恕罪。”謝叔安抬頭瞧見了那帝君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她無力的看了一眼跪在眼前的眾人,臉色蒼白的暈厥過去了。
謝叔安忙得差人將帝君與那太監好生的扶起來,馬車早已經備好,將座拆了放了許多柔軟之物,縣衙外的一條街已經封鎖了,但是老百姓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隻知道永泰街不能通行了,隻有一輛寬敞的馬車,去往新中橋,洛水之北。
謝叔安沒有追究太多,因為那帝君的生命,危在旦夕,馬車經過的街道,禁軍將行人全部驅散,保持能夠快速通行。
承福門進去是東城,快馬加鞭,馬車在宮城內快速行駛著,禁軍的百騎跟在後麵,先前早就有飛騎回宮報信了,但太後知道的比謝叔安都更早。
她讓侍禦醫張文仲一早就等候在宮內,今日又下了旨不允許宮人出來,掖庭的那些宮女,私下裏總愛說著閑言碎語,今日也一樣。
內宮天子寢宮外那架馬車的幾匹馬扭動著脖子,時不時刨著蹄子。
天無痕與居元分別在兩個房內,張文仲與他的手下在診治。
張是太後的人,太後的心腹,一直都是天無痕的私人禦醫,不說完全信任,但信任二字是有的。
他查看了傷口,臉色不好,眉頭緊皺,那傷口經過了一夜,已經潰爛發濃,又失血過多,命在旦夕,如果處理不慎,留下舊疾,張文仲冒著冷汗,他雖醫術好,卻也沒有絲毫辦法,若不是天無痕自幼習武,恐怕她連一夜都熬不過。
張文仲治風疾而出名,為太後診治過,才得之賞識,他簡單的處理了傷口,搖了搖頭,退出來。
房外,兩個女人焦急的等候,其中一個哭的梨花帶雨,她得知後趕過來,卻不曾見到那人,又得知那人命在旦夕,她如何能不哭?她不是太後,亦沒有那般堅毅之心。
張文仲退出來,太後問了句。
“如何?”
他搖頭“太後,外傷需找到藥王!”
鄭太後神情突變,那孫思邈她曾多次詔他入宮,讓他為官,都被拒絕,他常年在太白山下修道,肅朝開國時曾應詔入京,但執意不肯受爵為官,隻在民間行醫,他此時就在洛陽城內。
她讓張文仲退下,轉身離開,白沐雪則是入內,房內的趴著的人不忍直視,她已經失去了知覺,在做著夢,一個關於自己和母親的噩夢,額頭上的冷汗不斷冒出,她拿出帕子替那人擦著汗水,那心如刀割般疼痛。
“去將孫思邈請進宮,若是不來就綁著進來。”她這次的話有些過重,也許是真的開始擔憂那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人了。
那華服男子領了命,快速出了宮,孫正在研究醫書,見貴客來訪,他打了笑臉,因為不是第一次見了,他也沒有多說,隻是收拾了一下跟著離開了。
出生於魏朝,曆經了梁朝,如今又到了肅朝,孫幼年好學,喜歡醫學,浪費大量家財,後勵誌從醫,魏臣孤獨信器重幼年孫,曾稱之為聖童,弱冠熟讀老子,莊子,信道,梁時隱居太白山,研究醫學,後成名,人稱“藥王”
那人帶著藥王,他已經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了,卻容貌氣色、身形步態皆如同少年一般,跨馬便趕入宮城內。
作者有話要說: 以唐為背景,謝絕考究,白沐雪絕對的心痛,但是我得擼太後的事,暫且放一放她們兩個人,今後的糖,會很多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