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讀者提問引起的一些感想和說明

字數:3248   加入書籤

A+A-




    nbsp;   昨日,看見了一位讀者在作品討論區提出的一個問題。使我覺得應該寫寫創作這部小說的初衷,表達的思想,寫作風格,想要展現給讀者什麽樣的東西。

    這位讀者的提問,是我寫這部小說,收到的第一個提問。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每個方麵的第一次都是印象深刻的,起碼我是這樣的。

    這位讀者的提問是“不是很理解為什麽主角回去當捕快,在明朝會有舉人去當捕快嗎?”

    他所說的是,主人公高翔與蘇州府知府王士珍相遇,王士珍愛惜他是個人才,為他指了兩條路,實際上王士珍是希望他走第一條,科舉之路。所謂的第二條,隻是一種調侃而已。

    但是高翔卻選擇了第二條。

    我之所以這麽設定。主要還是想凸顯主人公為國為民,不計較身份地位。

    昨日解答完這位讀者的提問後,我想了很多,覺得必須把創作這部小說的一些想法說一說。

    我創作的第一部小說叫做《明末優秀公務員》,主人公是惠王朱常潤。當時,覺得以一個王爺的身份,可以避免許多麻煩,辦事情會比普通人容易一些。

    可是,不斷有讀者質疑,明朝的王爺沒有實權,隻能當豬養,等等。

    雖然我進行了解釋、聲明,但是依然有人質疑,最後沒辦法,我隻好完本。

    第二部小說,我就吸取了教訓,選擇了一個普通人。

    很多讀者讀小說,喜歡讀爽文。帶百萬雄兵,攻城略地,建功立業。看著確實讓人心情澎湃,感覺非常的爽。也能起到緩解現實中的壓力的作用。

    但是由於本人文筆不是十分的好,因此,本文沒有以上那麽多的令人心情澎湃的爽點,幽默風趣的語言。有的是按部就班,改革除弊,壯大大明的路線。

    我寫這部小說的初衷,就是向大家展示主人公高翔,力挽狂瀾,將明朝萬曆十五年之後,存在的導致明朝滅亡的各種因素逐步消除掉,將大明逐步拉回正軌,順其自然發展下去的過程。

    就如同於謙、張居正、孫承宗、孫傳庭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知道讀小說的,大多數都是九零後。因此,想讓讀者在讀這部小說,能夠為你們今後的人生發展起到一些啟發作用,能夠幫助你們成長。

    因為國家的發展也好,個人的發展也罷。絕不是打打殺殺,互相爭鬥那麽簡單。還有許多深層次的東西,需要我們知道、了解。

    大家都知道,明朝末年,天災人禍不斷,後金在遼東崛起,關內農民軍起義不斷。朝廷上黨爭不斷。幾位皇帝也都獨具特色。長期不上朝的萬曆。隻當了不到一個月皇帝的泰昌。木匠活幹得非常出色的天啟。

    最後,崇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禎雖然勵精圖治,想把大明治理好,可是積重難返,再加上他優柔寡斷,生性多疑,使大明走向了滅亡。

    這些都是我們知道史實後,才得出的結論。屬於事後諸葛亮。

    但是,拜讀黃仁宇老先生的《萬曆十五年》後,發現有些問題,五百多年過去了,依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因此,我寫這部小說,就有了嚐試解決這些問題的衝動。

    比如,明朝初期發行寶鈔,由於濫發,導致通貨膨脹,最後被迫作廢。(元朝執行的都比明朝好)

    因此,開篇就寫了重新發行寶鈔。按照現代貨幣發行原則進行,解決了通貨膨脹問題。

    後邊,我還會寫征收商稅,提高官員俸祿等問題。這些都是從經濟上解決明朝的一些問題。

    大家都知道,明朝官員俸祿低,這是有其曆史淵源的,朱元璋時期就是這麽製定的。但是官員也是人,還要養活一大家子,雇傭的小吏,人情來往等等。俸祿過低,必然會導致貪腐成風。這是製定上出現了問題。

    因此,我在文中開始有提高官員俸祿的情節。征收商稅是曆史的一種必然,僅靠田賦是滿足不了國家財政的需要,並且明朝末年,資本主義萌芽已經開始產生,征收商稅也是大勢所趨。

    明朝滅亡之際,崇禎向大臣、地主等人借錢,隻籌措了很少的錢。李自成進入北京,卻收刮了大量的錢財。這說明了什麽?

    藏富於民固然有利,但是,放在極少數個人手中,就出現問題了。

    這些也是高翔後期需要解決的問題。

    以上隻是經濟方麵的問題。還有政治方麵、軍事方麵、社會治理方麵,農業生產方麵,等等。

    問題很多,有些解決起來非常容易,高翔可以借鑒現代的一些做法。有些直到現在也沒有很好解決的,我隻能按照自己的初步想法,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或許過於理想化,或許不切合實際。但是希望能給讀者一些啟發。

    總之,本文旨在解決導致明朝滅亡的一些問題。為明朝發展,在各個領域,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製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製度,改善不同群體之間的關係,緩和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矛盾。

    展現給讀者,作者本人理想中的大明朝。

    順道說一下更新速度。堅持早一更,晚一更,每日兩更的節奏。(從五月十二日開書至今,一直保持每日兩更)

    現在收藏少得可憐,打賞更是沒有。因此,待收藏增長、打賞增長後,再製定一個加更標準,將立貼為證。

    最後,感謝讀者能夠閱讀我的這部小說。希望這部小說的每名讀者,都能像小說所描寫的大明朝一樣,越來越好,越來越旺,順其自然的健康發展下去。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