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作死的韓非

字數:3488   加入書籤

A+A-


    nbsp;   趙旭再看嬴政,見他臉色漠然,心道:“他先前一刻還對這魏美人恩寵有加,視作自己的心頭之肉,可卻因為一點小事,就翻臉無情。”

    不由得暗暗擔憂:“這嬴政果然暴戾,心思不可捉摸;古人說,伴君如伴虎,真是一點沒錯。”

    又想起自己是個冒牌貨,如何能與真才實學的李斯相比,遲早引火燒身,心中不免焦慮萬分。

    這時,聽見嬴政讚許道:“趙高,你精通秦律,又能直言斷律,做一個普通宮人太可惜了,從今日開始,你便做中車府令吧!”

    趙高臉色震撼無比,萬萬沒想到自己可以從一個普通宮人一躍而掌管要職,呆了好一會兒,才叩拜謝恩:“趙高謝謝大王提拔之恩!”

    嬴政嗬嗬大笑,仿佛忘了先前之事,伸手拉住韓非,先行進了內屋。

    趙旭看得目瞪口呆,心道:“傳聞始皇帝對韓非極為迷戀,今日一見才知道傳言非虛,”

    又想:“今日文武將相皆到,不知道嬴政有什麽重要事情要宣布?”

    一邊想著,一邊緊跟姚賈進了內屋,隻見屋中呈放著一根長長的桌子,嬴政已經跪坐在前端,韓非在右側坐下。

    趙旭知道座位是身份象征,定然不能隨意就坐,正想著該坐哪裏,心頭一橫,見姚賈往左側而去,自己走向右側,在韓非旁邊位置坐下。

    嬴政雖然表情驚訝,但很快釋然,讚道:“李斯,你和韓非乃是同門師兄弟,正該多親近親近。”

    趙旭謝恩帶過,抬頭望向對麵,見姚賈神采飛揚,而王翦卻是神色平淡,雙眼注視著嬴政,宛如一條獵犬望著自己的主人,心中更加震驚:

    “這個王翦真是不簡單,曆史上他似乎是老死的,功高蓋主而主不疑,情商可高得很。”

    此時聽到嬴政輕咳幾下,立刻收起心緒,仔細聆聽起來。

    嬴政先講了李斯呈上的並吞六國之計,詢問場上諸位的意見。

    姚賈起身獻策,以謀略破之,‘降韓裂趙吞魏’,願以‘三寸不爛之舌’助大王平定天下;

    韓非據理力爭,獻策‘存韓滅趙魏’。

    兩個人唇槍舌劍,趙旭卻是聽得暈乎暈乎,聽了姚賈的覺得姚賈得有道理;聽了韓非的覺得韓非的有道理。

    他深知自己才學淺薄,深怕一開口就露餡,幹脆閉口不語。

    而王翦這個未來並吞六國的第一功臣卻也不知為什麽,少言寡語,仿佛這並吞六國大計與自己無關一般。

    忽然嬴政端起一杯酒朝姚賈讚道:

    “姚上卿,此次我大秦能破‘四國聯盟’,多虧你的懸河之舌,姚上卿實乃我大秦國的應候呀!”

    “應候是誰?”趙旭眼睛掃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一下對麵的王翦,見他眼神莫名飄過一絲戾氣,尋思:

    “看來王翦對這應候很是不滿?哦,對了,應候是秦國相國範雎,一張利嘴將各路諸侯玩得團團轉,他跟秦國殺神白起有隙,最後逼得白起自盡,怪不得王翦這麽痛恨他!”

    正想著,旁邊的韓非霍地站了起來,大聲道:“大….大….大王,韓非有話要說。”

    “先生請講!”嬴政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坐了下來,朝韓非淡淡一笑,神情卻是比先前冷淡許多。

    韓非沒有察覺,直直得瞪著姚賈,冷然道:“韓非覺得姚賈不配位列上卿!”

    “靠,韓非莫非腦子被驢踢了?”

    趙旭心中暗暗搖頭:“你雖然備受嬴政喜愛,但卻還是平民身份。按照秦律,平民公然指責當朝上卿,如果論據不足,可處以極刑!”

    姚賈臉上怒氣陡然而生,又瞬間而逝,站起來,微微一笑,道:“姚賈愚鈍,先生睿智,還請韓非先生多多指點。”

    趙旭心裏暗暗發急:

    “韓非,韓非,你真是情商堪憂呀,自己一個客卿身份居然插手朝政,這在宋代還能活下來,在秦朝遲早完蛋!”

    又僥幸想著:“韓非能著書立說,享譽百世,辨術應該不低,或許真能說服嬴政。”

    隻聽韓非朗聲道:

    “姚賈身為秦國使臣,卻用秦國財寶賄賂四國君王,此乃‘以王之權,國之宜,外自交於諸侯’,此為對大王不忠。”

    嬴政神色閃爍不定,朝姚賈問道:“姚上卿,剛才先生之言,你如何自辯?”

    姚賈臉色平靜,朝嬴政和韓非施了一禮,義正言辭道:

    “姚賈以財寶賄賂四君都是為了大秦和大王的萬裏江山,如果是為自己,姚賈又何必回秦國呢?”

    嬴政嗯了一聲,道:“姚上卿言之有理。”

    說完,安撫道:“先生剛才之言也是為了大秦利益,姚上卿不用放在心上。”

    “那是自然,”姚賈朝韓非躬身道:“先生言行自然是為大秦著想,隻是所慮方向不同罷了,姚賈哪會責怪先生?”

    趙旭見姚賈舉止言談風度翩翩,得理而饒人,心中讚道:“戰國這些縱橫家果然都是厲害角色。”

    又想:“韓非長於著書,但舌辨豈能是這些縱橫家的對手?隻希望韓非千萬要知難而退,免得結了仇家。”

    不料韓非卻繼續大喊道:“姚賈乃世監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如果重賞這種人,如何讓群臣信服?”

    趙旭心中歎道:

    “韓非呀,韓非,你這未免太強詞奪理了,這秦國之所以能在七國中脫穎而出,所依靠不就是法家倡導的無視門第出身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