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宋末十二英傑
字數:6197 加入書籤
nbsp; 陸秀夫歎息一聲,低聲道:“雲飛,你現在去,隻怕是晚了,這時候,俠客令的爭奪應該已經有結果了。”
趙旭深深吐出一口氣,想到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心中不禁怒氣上升。
抬頭掃了一眼陸秀夫,見他臉上關切眼神,深深吸了口氣,壓下怒氣,低聲道:“大哥,兩位兄長定然會去搶這俠客令,雲飛想去看看,成嗎?”
陸秀夫拍拍他肩膀,低聲道:“好,我們偷偷去,看完就回來。”
趙旭喜道:“好,看完就回來,走!”
不待陸秀夫反應過來,拔腿就往書院深處跑,趕到操練場,舉目望去。
見操練場圍滿了人,趙旭點足而立,無法看清裏麵場景,隻聽到呐喊之聲不斷。
忽然一陣嘹亮的聲音從裏麵傳了出來。
“哈哈哈,我王安節搶到第一枚俠客令牌,‘趙客曼忽隱,吳鉤霜雪明’!”
趙旭聽了心中一震:
“王安節,他父親是名將王堅。他自己也是頂天立地的漢子。”瞬間,前世關於王安節的記憶浮上心頭。
王安節,名將王堅之子。1275年,賈似道兵潰丁家洲後,江南諸多要鎮相繼失陷。
王安節苦守常州數月,常州城破,又率領殘兵巷戰,被捕後拒絕投降被殺,臨死前大呼“吾乃王堅之子,王安節!”
趙旭正沉浸在對曆史英雄的回憶之中,不一會兒,又聽到一陣喊聲:
“哈哈哈,我邊居誼搶到了第二枚令牌,‘銀鞍照白馬,撒他如流星’!”
“邊居誼?”他心中詫異,尋思:“這名字沒有聽過,不知道是哪位英雄人物?又或者是曆史中沒有留名的無名英雄?”
前世中曆史課本中關於宋末英雄的內容寥寥無幾,若是自己在扭轉乾坤,定要讓後世之人記住他們才是!
還未想明白如何讓後世之人記住這些英雄人物,又有一道喊聲傳來。
“哈哈哈,我麻士龍是第三個,‘十步殺一人,千裏不流行!’”
趙旭聽了心中又是一震:“麻士龍,宋末驍勇無敵的虎將。”
頓時,前世關於麻士龍的記載浮上心頭。
1275年,蒙古兵發建康,分三軍,丞相伯顏將中軍入常州。
文天祥遣張全、尹玉及麻士龍援之,麻士龍率殘兵五百,擊殺元兵數千、將多名,然而張全握兵自保,終寡不敵眾,戰死。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這句詩真是太配這位無雙虎將了。
他心裏暗暗祈禱;“老天保佑,這位虎將在戰場之上不要再遇到張全這樣豬狗隊友了!”
又尋思:“不知道下一位是哪位曆史名將?”
這時,又聽到喊聲響起來。
“第四位俠客令牌,是我天水馬塈,‘事了拂衣去,深藏功於民’。”
趙旭心道:“這個名字卻是沒有印象,天水馬塈,就是天水人士,想來應該是三國錦馬超家族的後人!”
不一會兒,又聽到聲音傳來:
“我王世昌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終於拿到令牌了,太好了,‘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哈哈哈。’
“不是鄧世昌?是王世昌?”趙旭眼睛一亮,‘哦’的一聲,拍了一下自己腦門,自言自語道:“記起來了,似乎是幫助名將張鈺守神臂城的那位將軍。”
接下來拿到俠客令牌的是王立,俠客令上的詩句是‘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這人趙旭知道,乃是守衛釣魚城的名將。直到南宋滅亡後三年,他還在苦戰支撐,最後為了釣魚城百姓不被屠戮,才投降元朝。
後續一人,如雷貫耳。
正是宋末三傑之一的張世傑。
他的話語卻是與前麵師兄截然不同:“‘三杯吐然諾,五嶽到為輕’,以後這枚俠客令牌將因為我張世傑而流芳百世!”
趙旭心道:“前世的張世傑,有大誌而無大才,為將有餘,為帥不足,誌存高遠,以死殉誌,與文天祥、陸秀夫齊名,也算是流芳百世了。”
正想著,卻聽到裏麵傳了一陣爭吵之聲。
“兩位先生,你們怎麽能跟我們搶這俠客令牌呢,這與理不合呀。”
卻聽到一位中年人的聲音傳了出來,這聲音充滿悲憤。
“自聖人祖逖創立十二俠客令牌,已過千年,這期間書院弟子秉承聖人‘殺生成仁’之道,前仆後繼,至今已有數百名弟子魂歸星空。可是卻隻有學生,而沒有一位先生。”
少年的聲音響起:“可是,先生,這是院規呀,豈能違背?”
中年人的聲音更加悲戚:
“你們年輕人戰死沙場,我們這些老人卻是白發人送黑發人,我們真是不想再送下去了。萬事開頭難,今天就讓我薑才來做第一個吧!”
說到這裏,中年人的聲音又加重了幾分,登時豪氣四起。
“從今往後,俠客行將不再隻是書院學生之浩然之行,還應該有書院先生的身影。如此,正氣之道才能長存。
萬裏院長,諸位學生,還請你們成全薑某的一點個人私心,也請成全書院先生們的一點私心。”
偌大的操場驟然靜了下來,眾人想著先生薑才的話語,沉默不語。
趙旭心中震撼不已:“這‘俠客行’乃是‘殺身成仁’之道,本應該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此刻在書院之地,卻是師生爭先恐後前往。”
又想著:“這天下的脊梁本就不在高高在上的廟堂之上,而在廟堂之下的芸芸眾生,他們應該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名族的脊梁’吧?”
這時,又一陣聲音傳了出來。
“薑才,好樣的。不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可不能讓你一人瀟灑而去,我謝疊山也要拿一塊俠客令牌。”
“謝先生,不可!”裏麵傳來一陣年輕人的求饒聲音。
“哈哈,來不及了,你們還年輕,再修煉幾年,再來搶過。我謝疊山拿的是‘眼花耳熱後,意氣連你生’,薑才你的是什麽?”
“謝老鬼,我的是‘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哈啊哈,千秋二壯士,莫非李太白仙人暗喻我們這兩個老鬼要聲名鵲起,在襄陽城名震天下嗎?”
趙旭這才想起來:
&n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bsp;“哦,原來是薑才大人,曆史上,他退守揚州,以攻為守,主動出擊,多次擊敗元軍。
後奉命與李庭芝率七千兵南下福建,入泰州,被元軍四麵圍住。裨將孫貴、胡淮孝叛變投敵,迎元軍入城,薑才被捕,從容成仁。”
又想道:“謝疊山?沒有聽過這名字。這位謝先生應該是會意錯了,這‘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應該是暗喻薑才和李庭芝兩位將軍鎮守揚州,而名揚天下。”
他見令牌已經出了9張,卻仍然沒有張順和張貴的消息,暗暗替他們著急:
“難道以兩位哥哥的身手,居然無法得到俠客令牌?”
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終於響徹天空。
‘哈哈,哥哥,我張貴終於拿到俠客令牌了,‘救趙揮金錘,邯鄲縣震驚’。”
趙旭心中大喜,轉而又有一陣莫名悲涼之感,心道:
“這俠客令牌難道有先天靈性不成,居然如此貼切,兩位哥哥救援襄陽,突破數道防線,雖然最後壯烈犧牲,但卻是名揚天下。
這張貴哥哥既然拿了第十張令牌,不知道張順哥哥拿到了哪一張?”
這時傳來一陣大喝之聲:
“這位師兄,看你打扮,乃是主修文道,打戰的事情,你一個文弱書生來湊什麽熱鬧?”
趙旭心中疑惑:“是呀,打仗是主修兵科的師兄弟事情,這文弱書生去到戰場裏,不是去喂狼嗎?”
卻有一道熟悉的婉約之聲傳來:
“書院哪條規定說文道弟子不能搶這俠客令牌了,這俠客令牌有先天靈性,可不是光靠蠻力的。戰場上也是一樣,打仗可是要靠腦子的。”
說著語調忽然變得豪放:“哈哈,我陳文龍也得到俠客令牌了,‘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趙旭想道:
“昔日,元軍南下,各地守將紛紛投降,隻有陳文龍拒絕投降,後被捕,押送經杭州謁拜嶽飛廟時,氣絕而死。
他的母親也是女中豪傑,被監於福州尼寺,病重無藥,旁人無不落淚,其母言道:‘吾與吾兒同死,又何恨哉?’亦病逝。真是有是母,宜有是兒。”
“這詩句‘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與陳師兄的前世命運也是相稱貼切,莫非這冥冥之中,果真有天意存在?
那麽張順大哥呢?自己是否也能改變他的命運?”
又過了一會兒,自己最是牽腸掛肚的聲音在耳邊響了起來。
“多謝各位師兄弟的承讓,這第十二枚俠客令牌,張順暫且保管。‘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趙旭回想了這十二個師兄,見他們個個都是曆史中的英傑人物,可比自己強多了,心中的怨氣漸漸淡了下來,自我安慰道:
“罷了,這十二位師兄可比自己有資格得到俠客美名,待見到陛下,我再謀一個其他官職吧。”
他抬頭望向張順和張貴,見他們神情激動,心道:
“相比前世的草莽英雄,這一世因為自己的到來,兩位哥哥的成就自然更大。哈哈,我得上前祝賀他們才行。”
深深得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正欲喊兩位哥哥的名字。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