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我是誰?嶽飛的記憶

字數:3848   加入書籤

A+A-




    nbsp;   趙旭有了上次進入荀卿和豫讓殘魂世界的經驗,很配合得合上雙眼,待睜開之時,發現自己一身戎裝,正坐在軍中營帳之中。

    直覺得自己整個人充滿了力量和希望,仿佛心中夢想很快就能實現。但疑惑的是,腦子一片混沌,就如同剛出生的嬰兒,沒有絲毫的記憶,一片茫然。

    “咦,我是誰?我為什麽這麽興奮,為什麽總是感覺理想希望就在前方?”趙旭帶著心中滿腹疑問開始搜索起腦海中的記憶。

    “啊,”他突覺頭痛欲裂,雙手緊緊抱住腦袋,雙眼漸漸迷糊,整個人仿佛進入了一個無窮無盡的黑暗之中,裏麵看不到任何一絲光,也聽不到一點聲音。

    他反複告訴自己,這是夢境,我得醒來,我要退出來,但令他恐懼得是,自己無論如何也退不出來。

    “怎麽回事,為什麽會這樣?”趙旭暗暗心驚:“我要如何才能出來?”

    他奮力跳躍,舉目向前望去,隻見前方是無窮無盡的黑暗,仿佛永遠沒有盡頭。

    他朝著同一個方向跑了許久,腦子越來越暈,氣力越來越弱,最後竟然支持不住,倒了下去。

    待醒來之時,發現自己還是在一片黑暗之中,腦子依然暈乎乎的,但漸漸有一股清涼之氣湧了上來。

    他深吸了口氣,盤膝而坐,合上雙眼,平心靜氣,漸漸腦子清醒起來,不知不覺進入冥想之中。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耳邊傳來一道急促的聲音:“將軍,急報!”

    趙旭睜眼一看,發現自己已經回到了營帳之中,麵前站著一個英姿颯爽的年輕將領。

    隻見他滿頭大汗,手中拿著一份信箋,整個人不停顫抖。

    趙旭心中有一股不詳預感,取過信箋,打開信封一看,見上麵寫著‘九月,帝詔書貶謫李綱相國和張起大帥’。

    他內心驟然之間宛如墜入萬丈冰窟之中,整個人一片冰涼,一會兒又莫名變得悲憤不已,隻覺得胸口宛如壓著千斤巨石一般,‘啊’的一聲,一口鮮血從嘴中噴了出來。

    “怎麽會這樣?”趙旭越來越詫異:“這封詔書跟我關係很大嗎?我跟李綱和張起關係很深嗎?”

    李綱?張起?

    他們兩人是誰?

    忽然自己腦海中一股清流流過,眼前驟然一亮,似乎記起了什麽,再看手中拿著的信箋,登時明白過來。

    如今是公元1127年!

    這一年9月,九妹趙構罷免了李綱,廢棄了李綱的抗金措置,權奸黃潛善乘機貶謫了張所!

    想到這裏,趙旭舒出一口氣,整個人清醒了許多,望向旁邊的年輕將領,見他滿臉惶恐,淡淡笑道:“我沒事,你先出去吧。”

    待年輕將領離開營帳,他看了看營帳,見空蕩蕩的,並無什麽特別之物,尋思:

    “那麽我是誰呢?不行,既然來了,得先確定自己身份才好。李綱和張起讓我如此痛心,我跟他們一定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麽就搜索這兩人相關的記憶吧。”

    他盤膝而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坐,心中想著‘李綱和張起’再次踏入自己的記憶之中。

    開始雖還在茫茫黑暗之中,但想起李綱和張起之時,忽然聽到了門開的聲音,一束光射了進來。

    他不顧一切的衝了進去,眼前一片光明,他終於進入了自己的記憶!

    天哪,裏麵都是關於嶽飛嶽武穆的記憶!

    隻是不知道什麽原因,記憶的時間隻有半年!

    半年前,金軍破大宋京城汴京,俘虜了兩任皇帝和皇室成員、機要大臣、百工等三千餘人。

    次月,康王趙構在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被金兵嚇破膽的九妹趙構倚重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采取了他們提出的‘避戰南遷的政策’,預備南行‘巡幸’,欲退避到襄陽、揚州等地。

    年輕的嶽飛得知這個消息,竟然不顧自己官卑職低微,越職向趙構上書:

    “陛下已登大寶,社稷有主,已足伐敵之謀。而勤王之師日集,彼方謂吾素弱,宜乘其怠擊之。黃潛善、汪伯彥輩不能承聖意恢複,奉車駕日益南,恐不足係中原之望。

    臣願陛下乘敵穴未固,親率六軍北渡,則將士作氣,中原可複。”

    結果可想而知,

    小臣越職,非所宜言!

    嶽飛被當場革除軍職、軍籍,逐出軍營,從第四十二階的武翼郎變成了白身!

    即使是白身,嶽飛仍忘不了自己的‘抗金之夢’。

    他獨自渡河北上,來到抗金前線北京大名府,遇到了河北西路招撫使幹辦公事趙九齡。

    在趙九齡推薦下,他拜訪了當時已經‘聲滿河朔’的招撫使張所。

    張所聽聞嶽飛勇冠三軍,一見麵就徑直問他:“將軍,你有萬夫莫當之勇,不知能敵得過多少兵?”

    嶽飛沒有正麵回答張所的提問,反而岔開話題答道:

    “末將昔日沙場上的武勇隻是匹夫之勇罷了,用兵之首在於謀略。晉欒技以曳柴為疑敗荊楚,楚官莫敖采樵以誘絞國人,都是謀定而功成。”

    張所大為驚歎,起身拉住嶽飛雙手,將他請到自己一側的座位上,激動道:“聽將軍剛才之言,絕非兵卒之才,假以時日,必為大帥!”

    當場將‘白身身份’的嶽飛借補為修武郎、閣門宣讚舍人,充任中軍統領。

    二個月後,也就是公元1227年9月,嶽飛向張所進言:“國家建都汴京,依靠河北以為穩固,假如憑借占據要衝,立列重鎮,則京師根本之地就穩固了。”

    張所深以為然,接受了嶽飛的建議,將其升為統製,派其隨王彥前去收複衛州等地。

    衛、懷、浚三州位於河北西路最南端,是金軍楔入中原的橋頭堡。

    嶽飛等將領隨王彥屢破金兵,占據衛州後,向各處傳送榜帖,號召北方百姓響應和支援。

    正當嶽飛誌氣高昂、滿懷欣喜得憧憬著抗金大業之時,後方噩耗傳來!

    九妹趙構罷免了主戰派李綱,貶謫了自己的伯樂張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