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遊說王彥
字數:3871 加入書籤
nbsp; “隻怕多半不在了!”
趙旭稍稍一想,便有了結論:
“嶽飛殘魂不全,自然沒有了戰神光環。
更糟糕的是,沒了戰神光環,王彥的‘惜才之心’將大減,而仇恨之心大增,這一減一增隻怕就會順著部屬的建議,將自己處死!”
想到這裏,立刻否決了自己要去拚這份氣運的念想,立刻用筆在紙張上麵寫了第五條:盡量避免與王彥產生衝突!
但隨之而來,另外一堆難題迎麵撲來!
如果自己不與王彥衝突,自己如何出戰?
如何奪取金人的先鋒大旗?
如何攻取新鄉縣城?
還有更難的,
如果自己不與王彥衝突,如何脫離王彥的部隊,轉入宗澤名下?
這他媽是大宋朝,理學盛行,名份可是世人最為看重的東西。
徒弟擅自改變師傅是大逆不道之罪,而部下擅自離開自己的上級更是砍頭之罪名!
趙旭發現自己的頭一下子大了起來,深吸了口氣,閉目休息了好一會兒,待清涼之氣將心中煩躁洗得一幹二淨,這才重新拿起手中的紙張,反複讀著自己寫的文字。
待讀到第三遍,心中下了決斷,又取出一頁新的紙張,將先前的第一頁紙上內容更正為:
試煉的任務:從王彥轉到宗澤名下,以武勇之名、報國之心、抗金名士為宗澤賞識。
關鍵環節1:在王彥默許下,出兵奪取金國先鋒的大旗;
關鍵環節2:在王彥默許下,生擒金軍千夫長阿裏孛,勇冠三軍;激勵士卒,攻占新鄉縣;
關鍵環節3:從新鄉縣突圍後,孤軍生擒金將拓跋耶烏,並在萬軍之中刺死金軍首領黑風大王,但不為王彥所知;
關鍵環節4:以大義名義轉到宗澤陣營之下,然後在汜水關大破金軍。
趙旭寫了上麵的文字後,拿起筆‘在王彥的默許’、‘不為王彥所知’和‘大義名義’上特意畫了圈圈,提醒自己這三件事情乃是‘不與王彥產生衝突’、‘占據道義製高點’的關鍵所在。
然後又將這張白紙撕成兩份,上半部分是新鄉縣突圍前的關鍵任務,下半部分是突圍之後的關鍵任務。
趙旭將下半張紙放入懷中放好,然後反複讀著上半張紙上的字。
過了許久,目光聚焦在‘王彥的默許’五個字上,細想之後,心中打定主意。
眼下的關鍵是‘在王彥的默許下出兵,而不是自己擅自出兵’,因此需得說服王彥同意出兵才行!
史書上說王彥用兵持重,不敢貿然出兵,奶奶的,也沒有說明白這家夥為什麽持重?
是害怕被金國人打成狗?
還是因為張起的被貶導致他覺得自己出兵變得‘師出無名’?
又或者其他什麽特別的原因。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罷了,還是自己親自拜訪一下他吧。
隻有明白王彥心中所想,才能按圖索驥,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趙旭打定主意,立刻起身前往王彥的營帳。
他一入營帳,沒有跟先前那樣的拱手行禮,而是習慣性得如文人一般朝王彥作了一揖,朗聲道:“鵬舉拜見大帥。”
王彥神色一怔,臉色比記憶中好了不少,淡淡笑道:“鵬舉呀,你來得正好,本帥正好有事找你商量。”
趙旭心道:“暈死,自己平日裏在書院行禮習慣了,想不到正好投了王彥的所好,看來這王彥雖然是軍人,骨子裏麵卻是偏向文人的。”
立即送上一個馬屁,道:“大帥文武雙全,頗有昔日韓相公、範相公的風範。鵬舉雖然不才,卻也不知不覺效仿一下。”
說完這些,登時覺得一股惡心之感湧了上來,渾身不自在,暗暗說服自己:“哎,古人為了成就大業,越王勾踐,韓信能受胯下之辱,你說兩句惡心的話又算得了什麽。”
王彥臉上笑逐顏開,起身哈哈笑道:“本帥曾聽聞,鵬舉第一次見張起大人,就被大人大讚,非軍旅之人,今日終於信服了。”
趙旭見他提到張起,神色悲戚道:“哎,張起大人為奸臣所害,鵬舉唯有血戰沙場,才能對得住這些張起的大人的知遇之恩。”
“是呀,這朝廷的事情真是變幻莫測。”王彥也垂頭道:“哎,張大人被革職,這河北西路招撫司自然也撤了。如今我們成了孤軍,不知該如何自置?”
說完,徐徐抬頭,目光帶著憂慮,重重得落在趙旭臉上。
趙旭一聽,心中立刻明白過來:
原來王彥心中憂慮,他受張起安排出兵衛州,如今師出無名,即使向金國人發起進攻,也沒有軍功,甚至還可能引起張起仇敵的陷害。
於是遊說道:“大人本是富戶人家,我軍的七千士卒也大都遠離疆場之亂,如今我們舍棄安寧來到這裏,難道是為了朝廷給的可憐功名嗎?”
見王彥神色一動,頓了頓,重重說道:
“大帥心中應該比鵬舉明白,我們所做一切,都是為了不讓中原百姓遭受金人的蹂躪。即使沒有了朝廷的指令,大帥也會帶著我們抗擊金兵的。”
“鵬舉言之有理,”王彥臉色緩緩一些,擲地有聲道:“王彥也是如此認為,縱使隻有一兵一卒,也要抗金到底。”
趙旭熟知曆史,知道王彥雖然心胸狹窄,但抗擊金人之心卻是堅定。他後來成立了八字軍,也是抗金部隊的一支勁旅。
當即追問道:“那大帥心中在顧慮什麽?”
見他臉上猶豫不決,繼續說道:“大帥,如今我們孤軍在外,深處逆境之中,如果此時能打幾場勝仗,朝廷自然會重視。”
王彥歎息一聲,低聲道:“但是金國兵強馬壯,強大如遼國,也被金國一舉殲滅。如今我們這隻軍隊,已經成了斷了線的風箏,沒有任何後援,完全就是一隻孤軍。”
停了一下,臉上憂色又增,頓足道:“如果貿然出擊,那我王彥豈不是將七千兄弟的性命交付給金人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