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但為百姓
字數:3890 加入書籤
nbsp; “對,對,對,正是鵬舉和本帥設好的苦肉計!”一陣大笑聲音從門外傳來,來者正是王彥。
趙旭尋思:“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見到王彥,躬身道:“鵬舉這個計謀讓大帥受到眾位將士的誤會,真是對不住大帥。”
王彥臉有愧色,抓住趙旭手道:“鵬舉,以後你不要叫我大帥了,我年長與你,如果不嫌棄,叫我大哥吧。”
趙旭忍住心中不適,道;“大哥,如今有什麽打算?”
王彥聽了爽朗大笑:“賢弟妙計無雙,大哥正要相問。”
趙旭沉思一會兒,道:“大哥,新鄉縣乃是北方重鎮,金兵圖謀中原之心不死,不久之後定有重兵前來。此地隻怕很快會成為戰區,不宜居住。”
見王彥認真聽著,拱手道:“小弟建議我們派出軍隊護送百姓撤往開封,那裏才是安全之地。”
王彥很是奇怪,問道:“賢弟不久前還是鬥誌昂揚,視金人如瓦礫,怎得會擔心守不住新鄉城?”
趙旭應道:“正如大人先前所言,我們乃是孤軍,沒有援軍可依,如果敵軍大舉來襲,如何抵擋?”
停了一下,續道:
“我們抵擋不住,還可以跑;但百姓卻是跑不了的,金人定會把怒火發泄到百姓身上;如此一來,我們攻占新鄉城,表麵上是打贏了一仗,但卻給百姓帶來滅頂之災。”
王彥微微點頭,但仍是籌措不定。
趙旭想到金兵很快就會來犯,不由催道:“大帥,我們來這裏是為了解救中原的百姓,這才是我們的初衷呀。”
王彥拍了拍他肩膀,意味深長說道:“賢弟,你還是年輕呀,兄弟們願意跟著我們提著腦袋打仗,表麵上是為了大義,實際上還不是為了功名。”
趙旭心中明白,王彥說得也有道理,但此刻卻渾身不是滋味,冷冷道:“大帥準備怎麽辦?”
王彥仿佛沒有聽出趙旭的語氣有變,望了望窗外,自顧自說道:
“本帥已經將戰功寫成奏折上報朝廷和宗澤大人,如果此時開始撤出百姓,那也得先通知朝廷才可。否則貿然而動,小心落入小人的口舌。”
見趙旭臉色不快,笑道:
“大哥已經在奏報中給你說了頭功,你便在這裏等候朝廷的嘉獎吧。嘉獎不過數日,之後再撤退不遲。”
趙旭知道辯駁也是無用,點了點頭。
王彥又問起牛皋近況,言語中有拉攏之心。
趙旭心中冷笑,敷衍道:“牛皋兄弟身受重傷,隻怕數天之後才會醒來。”
王彥見兩人言談不合,尋了個事由,離開了客棧。
走了數百步遠,他的一位軍中參謀低聲道:
“大帥,這嶽鵬舉未免太過迂腐,大帥攻占新鄉城,威名遠播,守住一天就能多讓天下豪傑歸心一天,他怎得連這粗淺的道理都不懂呀。”
王彥低聲道:“鵬舉何等人,這道理豈會不懂?隻是不願這般想罷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了。”
軍中參謀低聲道:“大帥阻止了他的主張,就不怕他又擅自行動。”
王彥道:“此人忠勇可嘉,實在是不可得的將才。”
軍中參謀低聲道:“就怕太厲害了,到時候,軍中隻知他嶽鵬舉,反而不記得有大帥了。”
王彥呆了一會兒,道:“他誌向遠大,名聲好得很,當不會做什麽不軌之事。”
軍中參謀歎氣道:“大帥,慈不掌兵呀。”
王彥歎了口氣,沒有應答,越走越遠。
趙旭暗暗感歎這官場之地,真是複雜無比,做下屬好難。
王彥此人不算壞,但終究私心太重,不,是整個大宋朝的將官都是私心太重,這也是曆次北伐失敗的原因呀。
得要好好謀劃一番,盡快離開這王彥才行,自己現在還弱小得很,在自己長成蒼天大樹之前,得要尋找一位好大樹靠著,而宗澤便是最好的人選。
而離開王彥,得要越快越好,道不同不相為謀!
自己和他終究不是同道中人,遲早要跟他翻臉的。
趙旭這幾日也沒有外出,甚至為了避嫌,連軍隊都不曾去,等待著朝廷的信息。
三日後,朝廷嘉獎沒有到,牛臯卻領先一步蘇醒過來。
他見到楊再興,相見恨晚,很快以兄弟相稱。
又過了兩日,趙旭才等來宗澤的指令,讓王彥的軍隊護送新鄉城百姓遷往開封。
趙旭請牛臯和楊再興負責護送。
牛臯和楊再興異口同聲道:“大哥,我看那王彥也不是東西,不如我們趁機投奔宗澤大人。”
趙旭笑著搖搖頭,低聲道:“宗澤大人自然是良選,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牛臯低聲反駁:“大哥上書陛下,已經聲名在外;又受到張起大人賞識,更在新鄉之戰中勇名遠揚。
難道這一切還不夠得到宗澤大人的賞識?”
”自然不夠,”趙旭道:“這大宋朝,最重要的東西不是勇名,而是忠義氣節。我想再賺多一些,讓宗澤大人對我更有信心。”
“這謀略之事俺老牛可是半點不懂,”牛臯一片茫然,咧嘴笑道:“但我相信大哥,大哥既然有此打算,老牛遵命便是。”
趙旭請示王彥,撥給牛皋和楊再興200騎兵和300步兵,負責護送百姓撤離。
王彥對他有愧疚之心,加上護送百姓乃是苦差,自然應允。
趙旭將牛皋和楊再興送出城外十裏,叮囑一番,這才獨自返回新鄉城。
之後幾日,他將自己關在房中,獨自想著後續之事。
如果不出意外,幾日後,金軍就會大舉來犯。
金軍的主帥是大金國第一名將完顏宗翰,他獻策滅遼,領兵滅宋,有勇有謀,至少是九品巔峰以上的智將,
這區區的新鄉城如何抵擋得住?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