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戰趙若水.寶玉克七星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A+A-




    nbsp;   最先意識到這點的自然是趙旭的老師、書院院長江萬裏,他人影一晃,已經來到擂台上方,正欲出手止住七柄神劍的攻勢。

    就在這火光電石之間,趙旭的身上忽然飄出一塊玉佩,這塊玉佩的上麵刻著一個‘王’字,正是昔日趙旭在宗澤殘魂世界救下王重陽後獲贈的玉佩!

    這七柄神劍見到這玉佩,發出歡快雀躍之聲,齊齊聚為一柄神劍,哐當一聲與玉佩一起躺在趙旭麵前。

    趙旭怔怔得見到這一幕,登時明白過來,這七星北鬥陣乃是王重陽所創,他們見到重陽玉,感悟到老主人的氣息,自然不再有任何殺意。

    他哈哈大笑,彎腰拾起重陽玉,放入懷中,不料鳳鳴神劍仿佛心有靈犀一般,也跟了過來。

    趙旭笑道:“若水師兄,煩請將你家的寶劍拿回去吧。”

    趙若水自從劍訣失控,臉色惶恐,一直呆若木雞一般,呆立不動。

    趙旭叫了他三次,他才醒悟過來,見趙旭平安無事,笑道:“雲飛師弟平安就好,倘若誤傷到師弟,為兄真是百死也難以辭其疚!”

    忽得見到趙旭平安無事,臉色更加驚慌,說了個‘你’字便再也說不出話來,踏上一步,去那鳳鳴神劍,卻發現這劍如同嵌在巨石之中,無論如何不能挪動半分。

    趙旭不再理會他,轉身走下擂台。

    趙若水‘哎呦’一聲,整個人都被趙旭帶了過來,原來他手不肯放了鳳鳴神劍,結果整個人都被帶了過來。

    “神劍認主!哈哈哈,朕有生之年能見到這傳說之事,真是萬幸。”擂台下有人發出一聲驚呼,此聲一出,整個會場頓時鴉雀無聲,因為發生之人便是當今陛下趙昀。

    趙昀這次乃是正裝前來,雖然書院聖地,沒了許多繁文縟節,但畢竟是三十多年的君王,他一發完話,全場靜了下來,無人出來反駁。

    趙旭見當今陛下力挺自己,立刻順藤而上,朝鳳鳴神劍笑道:“既然陛下說神劍認主,那我這個主人就收下你了。”

    神劍發出歡快聲音,掙脫開趙若水手,撲入趙旭懷抱。

    趙若水臉色鐵青一片,但皇帝有言在先,他豈敢出言頂撞,隻得強顏歡笑道:“既然此劍與雲飛師弟有緣,若水就將此劍送給你了。”

    趙旭心中大爽,立刻作揖道:“多謝若水師兄。”

    轉身走下擂台,這時,不知哪個不識相的書院弟子喊出聲來:

    “這場比試到底誰贏了呀!”

    有人喊道:“自然是若水師兄,你們沒有聽到雲飛師弟已經認輸了嗎?”

    也有人出言反駁:“院規規定,武科比賽輸贏以武道師傅裁決為準,其他都不作數,興許雲飛師弟使用了緩兵之計呢?”

    “按照《墨子》第182條,武者比武輸贏,一方認輸便是結果。”這次發聲的是謝玉,他精通禮科,對於《墨子》上的內容了如指掌。

    立刻有許多人呼應道:“就是,什麽緩兵之計,真是強詞奪理。認輸便是認輸,難道雲飛師弟是言而無信之人嗎?”

    此言一出,場上靜了下來,好一會兒,張貴才起身喊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可是,這場比試最終的贏家是雲飛師弟呀!”

    此言一出,場上立刻議論起來,開始爭辯到底是誰贏誰輸。

    忽然一道嘹亮浩然之聲響了起來,

    “眾位師弟,倘若今日隻是普通的比賽,那麽雲飛哪怕是贏了,認輸又有何妨?”起身說話的是文雲孫,他朝眾人作了個團團揖,朗聲道:

    “可今日比賽,是要為大宋選出一位真正的天運之人?我們何必要舍本逐末,不去問蒼天何想,而去細究這些俗世間的規矩呢?”

    “好,說得好,”遠處的宋帝趙昀眼睛一亮,起身撫掌讚道:“這位師弟,你叫什麽名字。”

    宋帝趙昀乃是夫子學生,稱呼文雲孫為師弟也不奇怪。

    文雲孫遙遙一拜,不卑不亢應道:“學生文雲孫,剛剛拜入萬裏聖人門下。”

    趙昀瞧了江萬裏一眼,大笑道:“文雲孫嗎?好,不妨你來說說,到底誰是天運者?”

    大家心知肚明,這天運者關係大宋社稷,皇帝陛下自然不會因為文雲孫的隻言片語改變自己想法,但仍翹首以盼想聽聽文雲孫的高見,紛紛將目光落在他身上。

    文雲孫走了出來,朝場上眾人行了個團團揖,朗聲道:

    “雲孫認為雲飛師弟和若水師兄都是天運者,也都不是天運者!”

    眾人發出‘啊’的驚呼。

    趙銓大怒道:“嘩眾取寵,真是有辱斯文,還不快下去。”

    宋帝趙昀臉色一沉,冷冷掃了趙銓一眼,揮了揮手,笑道:“嘿嘿,雲孫,你不妨再說下去。”

    文雲孫臉色寵辱不驚,理直氣壯道:

    “雲孫認為:所謂天運者,隻是聖人對眾位師弟的一種寄托和期盼罷了;

    可惜後人愚昧,被人冠以明目,成了有心之人爭權奪利的砝碼。

    這,可大大違背聖人的初衷。”

    他說到這裏,停了一會兒,環視左右,朗聲道:

    “如果當陛下的不好好勤修德政;當宰相的不體恤民生,無宰相肚量,整日忙於勾心鬥角。

    縱使有一個,十個天運者,又有何用?

    即使上天眷顧,有賢相出,也定然會折翼在百官的官官相衛、口誅筆伐之中;

    明君縱有,麵對如此敗局,也是束手無措。”

    見宋帝趙昀和老師江萬裏微笑點頭,加大聲音喊道:

    “與其我們把中興的希望寄托在天運者身上,不如好好修身自己。

    如果陛下能夠德政,

    百官可以勤政愛民,

    將士可以齊心,

    商賈可以斂財有道,

    何須要天運者?

    我們人人都是天運者!”

    文雲孫侃侃而談,漸漸忘了自己是在麵對宋帝的提問,而是在抒發著多年壓抑在內心的渴望。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