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喪鍾為你而鳴!【求月票!】

字數:8665   加入書籤

A+A-




    陸青峰見著,心下搖頭,“沼行蜘蛛勉強算得上是這山靈力士的克星,可惜我這些沼行蜘蛛全都是三階道兵,而這些山靈力士卻是四階。除非站著不動,否則很難將其身軀化為泥濘。”

    一念及此。

    陸青峰不在觀望。

    從他身上,一尊人身蛇尾,背後七手,胸前雙手,雙手握騰蛇的魔神躍然而出。

    正是後土魔神。

    後土魔神盤踞大地。

    四方山靈力士衝殺過來,其九隻手掌同時掐動印訣,渾厚法力湧動,蛇尾扭動見,似與大地融為一體。

    如大地神靈。

    轟!

    轟!

    轟!

    山靈力士全都是山脈化身,一個個體型厚重,奔跑時發出轟然巨響。

    陸青峰不慌張。

    後土魔神卻兀的睜開眼眸,那蛇尾輕輕在地上拍擊——

    砰!

    砰!

    砰!

    大地如同人之心髒一般,一下下跳動,富又極玄妙的韻律。

    “吼!”

    山靈力士怒吼,三百力士淩空揮拳,全都向後土魔神砸來。

    然而。

    拳風暴漲,力至半途。

    就見著一尊尊山靈力士猛然裂開,轟然間化為漫天煙塵彌漫,滾滾碎石跌落大地融入沼澤。

    僅一個眨眼。

    三百力士如同山崩一般,被轟然瓦解。

    毫無征兆。

    毫無抵抗!

    “咦?”

    宇外神山,胡峰道人見此狀況,發出一聲輕咦。投目往三山九水看去,目光落在陸青峰跟前後土魔神身上,感受其中氣息,麵上第一次顯出變化,“好強烈的土行氣息,這是將頂尖土行功法掌握至深,又施展土行神通開山裂地,才能辦到。”

    山靈力士融身山脈,腳踩大地。

    修的便是土行一道。

    之所以力大無窮,是因為以山峰為身軀,山峰坐落大地,汲取大地無窮力量,故而無可撼動。一旦化身成人,更有無窮偉力。

    可若是有人修行大法,展開開山崩山的本事。

    這山靈力士便也就如那山峰、山脈一般,被改換被挪移被崩滅。

    毫無抵抗之力。

    “好一尊土行魔神。”

    胡峰道人目露讚賞之色。

    “木克土。”

    “且試試這‘誅仙道兵’。”

    胡峰道人大手一揚,大袖鼓蕩,自腳下神山中,一株株青竹拔地而起,飛身直墜。空中時,化為一個個披掛青翠甲胄的將士。

    落在大地之上。

    這青翠甲士或是手執竹劍,或是持竹杖,向著後土魔神迫近。

    那竹劍舞動。

    一片片竹葉紛飛,翠綠映著清水,如竹中仙境一般。又散發淩冽氣息。

    竹杖輕揮。

    竹葉或是衍化劍陣,向後土魔神籠罩。或是融入大地,在竹杖揮舞光芒灑落時,一根根竹筍如雨後一般冒出,又瞬間破筍成竹節節高。

    紮根大地。

    竹葉紛飛,要衍化一方玄奇陣勢。

    “又是四階道兵!”

    陸青峰看著心喜。

    念頭動間,後土魔神卷著三百道流光回轉,交由帝江魔神以‘周天列宿星碑’封鎮,待稍後研究。與此同時,句芒魔神飛出。

    其青若翠竹,鳥身人麵,足乘兩龍。

    一出現,便掌控萬千植物,草木如劍,藤蔓生長,荊棘蔓延。霎時間,那勁草化為利刃,落葉紛飛如雨,藤蔓盤踞大地,荊棘糾纏青竹。

    旋即——

    猛然發力!

    無數青竹被連根拔起,藤蔓鞭撻,荊棘飛舞,如一根根標槍往著三百‘誅仙道兵’倒飛過去。無聲息間,無數藤蔓如龍蛇一般在地上盤旋前進,將‘誅仙道兵’雙腳纏繞。

    僅一個照麵。

    誅仙道兵便盡數被困,再難脫身。

    自陸青峰體內。

    又有蓐收魔神衝出。

    金克木!

    劍氣縱橫間,誅仙道兵再難抵抗,全都被攝入周天列宿星碑中鎮壓。

    “聽聞此子有十二魔神。”

    “不知能否破貧道五行道兵。”

    天外道人立足神山,大袖飛揚,當即五色衝出,流光肆意。

    陸青峰仰天望去——

    “山靈力士。”

    “誅仙道兵。”

    “神火將軍。”

    “寒雨飛仙。”

    “破軍劍客。”

    “好個胡峰道人,竟有如此多的四階道兵!”

    天上五行道兵降臨。

    山靈力士融山化身,奔跑間大地震顫。

    誅仙道兵衍化大陣,翠竹葉紛飛肆意。

    神火將軍排兵布陣,火焰席卷焚蒼穹。

    寒雨飛仙如詩如畫,手撐紙傘雨紛紛。

    破軍劍客眸子冷峻,一人一劍肅穆殺。

    五行道兵落在五方,彼此氣機勾連,又化為五行大陣,瞬間五行相生,威能大增。

    “來得好!”

    陸青峰大笑著。

    十二魔神一齊飛出。

    共工魔神掀起巨浪,祝融魔神口吐火海,天吳魔神刮起狂風……

    頃刻間。

    四方五行道兵衍化大陣被破,一個個跌落四方。天地間,五色光華一閃,千餘四階道兵全都不見。

    “人間無敵矣!”

    韓靈兒人在天上,見著道兵天降,十二魔神無可匹敵,眼中放出奇光異彩。瞥眼看向神山所在,目光落在道人身上,暗中;流露出三分戲謔笑意。

    “都天。”

    短短時間,胡峰道人損失一千八百四階道兵,心中肉疼。腳下卻輕輕一跺,就聽著神山第三次發出聲響——

    鐺~

    鐺~

    鐺~

    “鍾聲九響,永墮幽冥!”

    大音響徹,一股奇異之力透過虛空,直往陸青峰身上湧去。

    “這是——”

    陸青峰抬頭看去。

    隻見四方上下,似乎有一口口大鍾向著他砸來,每一口大鍾都在發出響聲。

    鍾聲匯聚。

    他心中兀的生出一種明悟——

    “鍾聲為我而鳴!”

    一念閃爍,萬千大鍾一齊爆開,強橫更甚十倍的鍾聲在陸青峰耳畔、在他腦海中響起,轟鳴欲絕,震顫神魂。

    肉身。

    神魂。

    法力。

    在這一刹那,似乎全都要瓦解。

    “都天!”

    “鎮!”

    陸青峰眼中前時迷茫渾濁,下一刻便恢複清明。一念動,十二魔神瞬間回轉,鎮壓神魂、鎮壓肉身、鎮壓法力。

    萬千鍾聲響徹時,陸青峰卻將《十二都天魔神法》運轉到極致。

    音浪席卷。

    “噗!”

    陸青峰張口噴出一口逆血,一雙眼眸卻愈發明亮。仰頭看向蒼穹之外,目光落在神山道人身上,不發一言。

    宇外神山。

    胡峰道人看向僅是受了輕傷的陸青峰,眼眸中第一次生出變化,“喪鍾九響都沒能取他性命?!”

    他心中驚詫。

    這神山鍾響,可是輕易不出、隱藏至深的殺招。即便是他,也要借助座下鍾山才能施展開來。更要時間醞釀。

    可一旦發出。

    即便是大乘真仙都難抵抗,哪怕仙軀鑄就,也要被震的撕碎。神魂、法力也要被撕裂,自真仙業位上跌落,任他宰割。

    此役。

    有一界阻隔,透入這山水界中的威勢雖不是全部威能,卻也達到元神所能承受的極限。即便是仙宗神子、聖子那般人物,都難抗住。

    可今日——

    “果然棘手。”

    “難怪敢打殺三眼。”

    胡峰道人搖搖頭,“貧道已黔驢技窮,隻能以鍾山將山水界封禁,困死此子!”

    這是最無奈的選擇。

    封禁一界,困死一位元神修士。

    以元神修士的壽數,少則數千年,多則近萬年,耗費的時間即便是對於大乘真仙來說,都是較為漫長的。

    但沒奈何。

    山水界中,五階不可入。單憑四階道兵,又不是那都天道人對手。以座下鍾山醞釀強橫一擊,都被其抗住。

    饒是胡峰道人,也沒了法子。

    隻能行此蠻法,宇外枯等。

    “封禁苦守?”

    韓靈兒見狀,頓時笑了。

    如此一來,她跟那都天道人的生意可就不用中道崩殂,可以順利進行下去。而隻要給她足夠時間,換取足夠仙晶,將韓靈城建設的不下於胡峰道人座下‘鍾山’都不是問題。

    時間。

    乃是世上最大的變數。

    ……

    “放棄了?”

    陸青峰抹了一把嘴角血跡,見宇外神山不動,漸漸生出許多迷霧,將神山遮掩,那道人身形也消失不見。

    看樣子,是放棄對付他。

    隻是。

    來自天外的窺伺感跟壓迫感還未消退,想來是如韓靈兒所說那般,這道人守在虛空外,打定主意要將他困死在三山九水中。

    “困死我?”

    陸青峰不由一笑。

    最後看了眼天外,旋即反身回了元癸城中,繼續閉關潛修。

    ……

    時間如水。

    胡峰道人之後,又是難得寧靜。

    在胡峰道人封禁三山九水的第四年,火神宮鄭途終於到來。

    這鄭途乃是火神宮三山真君第二弟子,是被陸青峰打殺的那位火鴉神子晁玨的二師兄,早已是大乘真仙修為,在域外為戰城領主,領兵與魔物廝殺。

    道行高深。

    戰鬥經驗更是豐富。

    據說曾經頗有名聲,在晁玨之前,就曾是‘火鴉神子’,於當時在火神宮十三神子中,排名第一。也是那一屆十三神子中,第一個晉升真仙的。

    時隔多年。

    又常在域外廝殺,誰也不知他修行到何等境界,藏了多少殺招。

    隻是。

    這鄭途駕馭戰城而來,卻與胡峰道人二分山水界,遲遲不向陸青峰動手。

    一年。

    兩年。

    三年。

    時間一年年過去,鄭途甚至都未曾露麵,終日都在他那座喚作‘煉獄’的戰城中閉關。

    鄭途到來的第一時間,陸青峰就有所感應。

    左等右等。

    不見攻勢。

    陸青峰心中奇怪,卻也樂的逍遙,窩在三山九水、窩在元癸城中,靜心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