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論慶功宴如何積少成多

字數:4841   加入書籤

A+A-


    “易然。”
    班導看著大家微微一笑,說了個名字。
    接著又說,“本學期期末的測評考試改期到9月份,消息已經通過郵件下發,簽證的事情由學校統一安排,其它的,大家就自己多準備準備。”
    說完扭頭就走,半點不能耽擱大家下課吃午飯的時間。
    教室裏麵響起了一片嘖嘖稱讚聲。
    大家都是成年人,對於準備工作這種事情自然都有各自的計劃,談不上著急忙慌。
    對於第三個名額給了這位叫做易然的同學似乎頗為認同。
    當然,帥逼蘇小木從來不在認同之列。
    大多數時候,大家都隻能仰望蘇小木。
    天才。
    沒有可比性。
    像去年的李行一都從硬剛變得認同自己是個普通大學生了,多好的轉變。
    這也得感謝蘇小木的。
    “易然,恭喜你了。”
    “易然同學,恭喜去麻省。”
    “早該想到是易然的,就是班長……紮心不?”
    “對啊,班長老鐵,紮心不?難受不?”
    “……”
    說著,教室內外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計科本碩連讀班的班長很優秀,也是個學霸,當然不能跟蘇小木這種人生一開始掛逼就滿級了的人比。
    本以為去麻省交流學習妥妥的,綜合評分也不低……
    結果院方綜合考慮後的名額裏麵沒有他的名字。
    他也很委屈,但他能怎麽辦。
    不管內不內定,第一個名額鐵定是蘇小木的,不去都不行的那種。
    按照這個邏輯輪轉下去,第二個名額隻能是跟著團隊合作捧回了ACMICPC2018總冠軍的陳繼明。
    剩下最後一個名額,看的東西也不少,反正院方秉承了公開公正公平的態度。
    至少班長本人是沒有任何話可以說的。
    蘇小木沒太關注這個事情,班導走後,他就收拾完了東西,吃口飯就得去課題實驗室了。
    主要是蘇小木心裏比較迷茫,但表麵上不好意思表現出來。
    因為第二個去麻省的是誰他不知道,第三個去麻省的聽了名字沒任何印象。
    明明包括他總共都才隻有29個人而已。
    “蘇小木同學,你好,去麻省的幾個月請多指教。”
    就在蘇小木收拾好東西抬頭的一瞬間,一個女聲從蘇小木的左前方響起。
    隨著聲音而來的還有一隻修長、白皙、細膩的女人手。
    “你好你好,你捧了。”蘇小木心裏猶豫了片刻,才小心翼翼的搭了下這隻手。
    與此同時寧風華的身影出現在蘇小木的腦闊中。
    疼。
    蘇小木用自己的邏輯推理了一下,眼前這個紮著小馬尾辮的女孩子應該就是第三個人,易然。
    如果大家都知道第二個人是誰,那麽第二個人肯定自己清楚,一直沒來打招呼,不會剛好在這個時候。
    如此,剩下的就是答案。
    “我不是假客氣,我一個女孩子在美利堅可能會有一些需要你們男孩子幫忙的地方,我聽陳繼明說同你一塊出門的時候,很多事情是不用過多操心的。”
    易然解釋了一句。
    蘇小木微微笑著認真點頭,語氣也跟著認真了起來,“好的我記下來,那……易然同學,我先去忙了……”
    蘇小木雖然沒對上號,但根據易然的解釋,他飛快的猜到了同行的第二個人,陳繼明。
    所以叫出名字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易然還想再說點什麽的時候,蘇小木已經收拾好東西頭也沒回的走了。
    易然:“……”
    “嚶嚶嚶,這就完了?好不容易找個機會跟蘇小木說個話,這就完了?這就完了?”
    “蘇小木同學果然還是跟往常一樣,高冷,可是帥氣、身材高挺、眼睛漂亮,笑起來也好帥好帥的……”
    …………
    …………
    “教授好。”
    在食堂對付過午餐後,蘇小木來到了課題實驗室,破天荒的看到實驗室隻有張可一個人。
    “小木來啦,吃午飯了嗎?”張可從操作台上收回目光,順手端上了保溫杯。
    枸杞、當歸、紅棗、人參、鹿茸的味道似乎混雜了張可一去不回的頭發。、
    “吃了。”
    “我先忙了,教授。”
    蘇小木說話間,放下了自己的包,用自己的學生ID登錄了操作平台,正式閱讀張可發過來的資料。
    張可見狀也隻好將要講的話都給憋了回去。
    反正都是些沒有必要的、無傷大雅的、對課題沒什麽幫助的、對蘇小木沒什麽用的對話。
    午後兩點,課題實驗室陸陸續續的人齊了。
    林唐也已經有時間沒怎麽單獨的打趣蘇小木了,所以課題實驗室便各自安好……
    半個下午的時間,蘇小木便開始構建海量數據計算算法的框架。
    筆尖不停的在白色的A4紙上劃拉出一道又一道新的痕跡。
    框架便愈發完美起來。
    海量數據計算算法到底也還是算法的一種,跟數據分析、挖掘等都有一定的關聯性。
    對蘇小木來說難點並不高。
    無非是需要根據課題的需求來進行一些小細節上的修改罷了。
    這也是張可挑選這個課題分支在蘇小木快要出國之前開始的原因。
    但是張可也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雖然蘇小木在ACM上證明了自己在算法上的絕對優秀。
    下午四點左右,課題實驗室的平靜被打破了。
    譚淩無意間看了眼蘇小木的操作台,然後摘下眼鏡使勁擦了擦,再之後,就是張可帶著所有的成員當了回圍觀群眾。
    “呼~總算完成了,時間也不早了,要不明天再調試?”蘇小木小聲嗶嗶道。
    也沒注意身後已經圍滿了人。
    張可率先開口,“小木,你已經完成了算法框架?不對,你已經完成了核心模塊?”
    “啊?!”蘇小木一愣。
    一回頭就看到了好幾個腦袋,連道,“嗯,完成了,不是很複雜的操作。”
    “啊,哦,行吧行吧,你這是要回家了嗎?那你先走。”
    張可磕磕巴巴的說了啥估計自己都不知道。
    接下來的一個半周的時間裏,蘇小木一共完成了課題實驗準備工作中的其它三個課題小分支。
    說不上難度高低。
    反正就是差不多就等譚淩他們的課題順利完成就能正式開始進行深入的課題研究了……
    張可課題實驗室的成員每天足有一半的時間臉上都是沒有表情的。
    完全不敢嗦法。
    張可本人這些天最多的一句解釋說明就是慶功宴攢著吧,一塊一塊……
    ======
    1更獸。
    感謝有個大佬名字太叼不會寫的好幾萬幣的打賞。
    雙倍月票,大佬們投兩張意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