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第一次碰見這種情況
字數:4653 加入書籤
當下的社會形式下,人工智能確實是計算科學領域的終極追求,乃至輻射到了生物科學、機器人、機器學習等等等等領域的最終追求。
在蘇小木的求學乃至生活中,人工智能已經覆蓋到了方方麵麵。
就好比本來是來麻省理工學院交流學習一下,進入CSAIL托馬索實驗組後,馬不停蹄的參與到了智能相關的算法構造。
不管是中國還是國外,無數的領域都希望智能能夠有更多的突破跟表現。
這可能是另外一種層麵的革命。
所以,哪怕是蘇小木,也一再改變了自己原來迫切要開發替代安卓係統的出發點。
一開始是受限於生態圈,哪怕開發出來了,也必須要與某家大型手機製造廠商合作才有更多的可能。
而且這隻是最初始的決定因素,更多的還有至少要有中國的幾個日常總會接觸到的軟件服務商合作開發對應版本的軟件。
生態圈潛移默化的遷移與生態圈的緩慢發展才有可能。
但越到現在,蘇小木的觀點就越來越多的發生了變化。
未來勢必會是弱人工智能的社會,從各種語音助手的大規模公開測試與普及就可以發現這一點。
所以,很多原本的框架就不能用了。
所以,小垃圾係統給的這份新的火苗,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還是別的,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
這並不能成為小垃圾係統就給目錄便不讓看了的原因。
&nmp!”
“你這麽智障的係統,還能升級?咋還有額外的選項了,我以為你是讓我繼續跑腿呢!”
蘇小木吐槽道。
說實話,在戳小火苗之前,蘇小木也不是沒有看戲的想法。
我人都在美利堅了,你小垃圾要是敢讓我跑腿,我就敢卸載!
還治不了你了!
結果……
小垃圾很能適應社會發展,直接更新了個任務。
任務:人前顯聖。
任務內容:更多的參與主導智能機器人項目合並測試進度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測試、完成一次公開大課的助講。
任務限時:2天14小時9分。
蘇小木的理解能力如果沒有產生偏差的話,那就是說,小垃圾給出來的時間是在觀摩團30號抵達之前的。
任務獎勵跟任務懲罰都沒有標注。
但蘇小木知道係統的意思,能完成任務,就能繼續看火苗。
雖然宿主你花了積分兌換的,但天下從來就沒有這麽容易獲得的好處!
也就是說,如果沒完成任務,火苗跟你拜拜了,也許下次再見麵的時候,你還是個窮光蛋也說不定?
順便,蘇小木看到了積分餘量:
0.
“就沒有個標準判斷機製?”蘇小木開口問,雖然知道這個智障係統回答不了。
不過好歹不是純違心形式的模糊任務內容,蘇小木還是有辦法能夠判斷任務成功與否的。
主要還是第一個任務的客觀因素可能會更多一些,沒有確切的說明怎樣的情形下算是‘更多的參與主導’。
第二個任務的話,單純從現在的課程安排上來講,實現的可能性並不高。
因為公開大課的安排又不是蘇小木說了算的。
而是學校說了算。
甚至這件事情沒有任何人能夠幫忙幹預……
於是……
28號上午原定的課程在早上的時候收到通知改為公開大課。
蘇小木是在吃完早餐後,拿著公文包上車的時候收到的消息。
“厲害了我的小垃圾。”蘇小木點了個讚。
蘇小木很想說,他也是第一次碰見這種情況。
既然這樣的話,那麽現在就剩下一個事情了……
成為助講。
這隻能是蘇小木個人的努力。
而且,看情形,這樣的機會,這兩天的時間裏,就這一次!
“呼,看來還得抓緊一下。”
蘇小木說著話,按了下一鍵啟動,腳踩油門,車緩緩啟動,繼而奔馳在路上。
很快就趕到了麻省理工學院。
“早。”
跟著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一塊往階梯教室趕去。
路上碰到跟自己打招呼的,蘇小木都會禮貌的回以微笑。
“蘇,又見麵了。”
接著就有個高興的聲音奔了過來。
“早,艾琪。”
蘇小木微微一笑。
鑒於蘇小木經常窩在實驗室的緣故,其實跟陳繼明、易然見麵的次數都不多的。
更不用說蘇小木現在都沒弄清楚是哪個專業哪個年段的艾琪了。
蘇小木可似鴿殺手。
完全莫得感情的那種。
9點30分,隨著鈴聲響起,階梯教室裏麵的學生便安靜了下來,等待授課教授到來。
說起來,到了大學這個階段,一般來說課堂上的記錄都還蠻好了。
階梯教室也蠻大的,硬要想在後排講講悄悄話,其實也沒人關心……實在聽不到啊!
“誒,蘇,你今天怎麽好像有點不一樣?”
坐在蘇小木旁邊的路易斯問道。
階梯教室的座位都是隨心所欲的,雖然女孩子們很想坐到蘇小木的邊上。
但遺憾的是,蘇小木總是會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比較不容易被包圍的範圍內。
然後女孩子們爭執不休的情況下,幹脆拱手讓給大豬蹄子們了。
“沒有啊?”
蘇小木自己清楚自己的事情,但表麵上還是要否定的。
其實也沒什麽,隻不過是今天在穿桌上稍微講究了一些,搭配沒有平時的隨意。
在蘇小木跟路易斯小聲交流間,教授已經走了進來。
“大家好。”
麻省理工計算科學有不少知名的教授,比如托馬索,不過托馬索不負責大學本科階段的授課。
而現在走進來的教授,教室裏麻省理工本校部分的學生還是比較熟悉的。
蘇小木也認識這個教授——海倫斯,海倫斯·希爾,托馬索實驗組的次要負責人。
“今天這節課是公開形式的大課,我想……做一點可能會很有意思的嚐試。”
海倫斯笑著道,很輕易的主導了課堂的氣氛。
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時候,海倫斯接著說道:“我聽說,有位來自中國的交流學生在我校的表現格外突出,很多教授上課的時候,都喜歡讓他來幫忙……”
“不如,這堂課,我們請他來當助教?”
海倫斯的話音剛落,階梯教室中立馬響起了激動的尖叫聲。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