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未被重視的算法草稿

字數:4290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的實驗工作,卻跟蘇小木的關係不太大了。
    探索‘放任’計劃第二步是整合智能硬件設備,相較而言簡單一些,不過任務量倒是很龐雜。
    但……
    這些都跟蘇小木沒什麽關係。
    整合智能硬件設備是專業人士幹的事情。
    從第二天開始,蘇小木的日常生活就變得寬鬆了起來,雖然身為AIEP第一副董事的他總是會拒絕不了一些事情。
    但比起以前的忙碌中偷一些閑暇,之後的時間裏,蘇小木甚至還有時間幫助一些比較‘不樂意’自己上課的教授助教一下。
    “蘇,你可不可以稍微掩飾一下你的輕鬆休閑?”
    同樣閑下來的托馬索教授看著坐在他對麵的蘇小木,笑著說道。
    蘇小木就笑:“可是我真的幫不上什麽忙啊。”
    “而且我是抽時間去教學樓那邊的,也是要上課的,不輕鬆休閑。”
    托馬索眼睛向上一翻:“我都快要接到投訴了,說AIEP草創階段第一副董事帶頭挑撥人心。”
    “約旦教授眼睛都羨慕紅了,你沒看見嗎?”
    蘇小木無奈的攤了攤手:“我什麽都沒做,我在實驗室也不閑散呐!”
    “……”
    “教授,你還是說正事吧。”蘇小木又道。
    托馬索這個老頭還挺有意思,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學會了各種委婉的寒暄。
    以前都是很直截了當的。
    “這次真沒什麽事情,就是我也閑下來了,便找你聊聊,就目前而言,探索‘放任’計劃已經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差錯了,外界的心思也穩定了……”
    托馬索笑著道。
    這已經是對外公開探索‘放任’計劃第一步成果的第三天了。
    蘇小木也看到了一些相關的報道。
    AIEP本來是在有基礎的情況下,協調了多方利益成立的學術組織。
    至於為什麽沒有引發原來的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包括一些大型企業的拖死反擊,也還是因為大家確實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地方。
    相較於微軟小冰等等形式的人工智能項目,Victor的確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地方。
    細微的進步雖然以天為時間單位看不出來,但在風暴的那幾天中看出來了一部分。
    所以出於無法阻擾大勢前行的情況下,各方先按捺了下來。
    如果不能做出成績,到時候AIEP就是個笑話,想怎麽揉捏就怎麽揉捏,當然這是最美好的願景。
    而探索‘放任’計劃就是以蘇小木為主導的一個確立人工智能新定義的項目,新是推陳出新的新,第一步的程序設計部分公開的成果非常成功。
    比起Victor來說,新的‘放任’也是更加推陳出新的。
    一些懂行或者不懂行的網友評論說: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程序真的在有效自我學習的狀態。”
    “以前程序隻是會表示自己還不足的機械回答,背後還是需要程序猿更新加入相關的大數據訓練,完全不一樣!”
    “作為一個資深程序設計師,我很難理解為什麽用程序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我感覺這已經是人工智能了!”
    “很想要這樣一個程序,哪怕智能陪聊。”
    “對呀,比小冰要好多了!”
    “我喜歡!”
    “……”
    作為企業代表的三個榮譽理事分別帶來了各自代表的意見。
    “微軟未來將斥資百億美元支持AIEP的學術研究!”
    “穀歌未來將斥資百億美元支持AIEP的學術研究!”
    “蘋果……”
    當被問及是否協議條件的時候,三大榮譽理事的回答竟然出奇的一致。
    “沒有,我們隻需要有優先的同等授權,同時我們隻希望未來實驗室的研究項目能夠有一定的開放度。”
    授權其實不重要,他們看中的是開放度。
    托馬索、蘇小木等人都認為未來是必定要開放一定範圍內的實驗的,但目前並不行。
    嚴格意義上來說,人工智能的新定義新標準的確立,會比無線組網更加影響世界。
    雖然通信標準對互聯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智能才是未來更大可能的工業革新。
    能夠帶來的利益是可以預見的。
    “嗯。”蘇小木點了點頭。
    寒暄了幾句後,蘇小木突然說道:
    “教授,我這裏有個草稿算法,你看看……嗯,跟AIEP沒什麽關係,隻是瞎琢磨出來的東西,想請您幫忙看看,您知道的,我在很多方麵的積累和知識體量並不夠。”
    蘇小木本來就是個閑不住的人,尤其是在AIEP實驗室的大環境下,每天見到的不是博士就是教授。
    思維經常會產生很多的火花。
    在這個過程中,蘇小木將以前所有的知識體係整理了一遍,隨後用這兩天的功夫,整理出來了個草稿算法。
    不算有什麽目的的。
    當然,也是跟人工智能領域有一定的關聯。
    甚至就是之前‘放任’計劃核心草稿算法的另一種有一定區別的形式。
    托馬索哦了聲:“你又寫了算法?那我還真得看看了。”
    “我知道你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眼光比較卓越,但確實能感覺到你的知識體量不夠,這跟你接受高等教育的時間太短有很大的關係。”
    說著,托馬索接過蘇小木遞給他的幾張A4紙。
    蘇小木喜歡用筆寫算法,這一點上跟很多同行有一定的區別。
    計算科學領域的人大多喜歡所有的事情都用計算機來搞定。
    當然,這也沒什麽高下之分。
    幾分鍾後,托馬索教授蹙了蹙眉:“這個算法草稿,好像隻是‘放任’計劃的另外一種形式。”
    “我並沒有看到什麽優勢,而且好像有些過於繁雜了,如果真要完善下來的話,至少需要數千萬行代碼來實現,這用處不太大。”
    蘇小木認真道:“所以我才想請教授點評,因為我也摸不準這個。”
    “我個人的建議是,你可以在不忙碌的時候,試試看,因為你還年輕,並且極富創造力,或許一個不經意的靈感,會打開你的思維。”托馬索教授將算法草稿還給蘇小木,並笑著說道。
    蘇小木連忙點頭:“多謝教授,我記下來了。”
    這份算法草稿,就這樣,成為了未被重視的一份塗鴉之作。
    如果有時間的話,蘇小木倒是不介意再寫下去……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