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軍漢

字數:3037   加入書籤

A+A-


    nbsp;   三日後,盧克讓出了家門,帶著一隊人與楊師厚的家眷匯合,準備前往東都,曹州與東都的距離不到三百裏,這兩日盧克讓也在一直向熟悉的人兩地的人打探去東都的路程如何走合適,估摸著要走近十日的時間才能趕到東都。

    倒不是盧克讓故意偷懶,畢竟名義上他們是護送楊師厚的家眷,家眷在馬車上,沒有緊急的情況按照常理自然不能拚命趕路。

    “今日咱們便要離開曹州,在此之前我還要提醒你們,管好自己的嘴巴,咱們護送的是楊司徒的家眷,你們誰管不好自己的嘴巴,連累弟兄們送了性命,莫要怪我辣手無情!”

    護送楊師厚家眷的兵卒原本有近五十人,這些人之中自然不可能有楊師厚的心腹,在楊師厚的本心看來,讓在外領兵的將領將家眷送進東都本就是不靠譜的事情,若是太平年間還好說,現在朝廷都是朝不保夕,將家眷送進東都,萬一有一日旁人殺進東都,這些兵將隻能歸順新朝廷,所以這些兵卒都是軍中憊懶的漢子,別說是心腹,連個老卒都沒有。

    看到了盧克讓這年輕的郎君在那裏人模人樣的訓話,下麵的軍漢不屑地笑道:“說出來的話倒是大義淩然,若真是楊司徒的心腹,怎麽會被派來做這種活計?”

    “就是的,明眼人都看出來咱們都是被發配到東都等死的,現在裝什麽忠臣義士,天生的賤坯子。”

    盧克讓的臉色變得非常陰沉,本身接了這種活計便是被逼無奈,誰知道竟然碰上了這種四六不通的軍漢,想到這裏對楊師厚的怨念又深了一分,若是這件事泄露出去朱全忠倒是不會拿朱全忠怎麽樣,頂多是斥責他一頓,畢竟這規矩也沒有立在明麵上,而是朱全忠私下派人傳出來的話,朱全忠沒法治楊師厚的罪,難道還不敢出手對付他們這些兵卒麽?

    仲景耀笑了笑,伸手掏出了一把銀錢:“弟兄們,大家都是軍中不得誌的兄弟,被派到這些差事也活該咱們倒黴,但能活著誰也不願意尋死不是,這種話說出去朝廷拿楊司徒沒法子還對付不了咱們幾個麽,到時候弟兄們因為這些小事丟了性命多不值得。”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況且人家還在不停地往自己的手裏塞著銀錢,這些人趕緊站直了身子:“這位校尉,我們這些人在軍中憊懶慣了,出了曹州定能管住自己的嘴巴,誰還不願意活著呢?”

    無論如何這支軍伍算是按時出發了,因為腰裏揣了銀錢,這些兵卒也表現得像模像樣,倒是沒讓人看出隊伍之中有什麽不對勁來。

    “仲大郎,這事情怎麽能如此辦,咱們撒下銀錢他們便聽話兩日,過兩日又要銀錢,咱們該怎麽辦?這種事情沒有盡頭的。”

    “盧大郎,你也太心急了些,咱們對這些軍漢一無所知,總不能上來就與他們動手,況且楊司徒治軍甚嚴都沒有改了他們的性子,想必他們定是十分油滑,咱們一時半刻不可能讓他們對咱們恭敬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還是要慢慢進展,況且都是些窮軍漢,就算支撐到東都也花不了多少銀錢,這種情況下與他們交惡,對咱們可是十分不利。”

    盧克讓點點頭,剛剛被擠兌了一番,他也是有些上頭,聽仲景耀這麽一說倒是冷靜了下來:“你說的沒錯。”

    仲景耀嘿嘿笑了一聲:“史浩初領著兩個兄弟雇傭了一輛馬車就跟在咱們身後,連一百步的距離都沒有,陸娘子不會出什麽事。”

    盧克讓本來想的是將陸蓁蓁混在隊伍之中,就算不跟楊師厚的家眷一輛馬車,再多雇傭一輛馬車便是了,陸蓁蓁倒是提醒了他:“既然馬車裏都是楊師厚的家眷,咱們混在裏麵不是告訴旁人,這裏邊根本就不是什麽大人物,還不如一同走路。”

    一日步行三十裏路對他們來說也許沒什麽,但是日日如此怕是陸蓁蓁身子骨受不住,盧克讓便想了一個這種的法子,又雇傭了一輛馬車跟在隊伍後麵,裝作兩路人,總不會有旁人再說什麽了。

    聽到仲景耀這麽說,盧克讓回過頭看了一眼:“嗯,我知道了。”

    走了半晌的功夫,眼見到了一間茶棚近側,盧克讓走到了馬車跟前:“老夫人,弟兄們走了半晌的功夫,現在有些乏了,能不能停下來喝口水,歇息片刻?”

    馬車之中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隨郎君安排便是。”

    盧克讓這才想起來還沒有見過這位老夫人,這次去東都,除了馬車中楊師厚的假母和侍妾,還有八個服侍的奴婢,總歸能夠花銀錢辦到的事情,楊師厚倒也不含糊,樣子都做了,若是不舍得買奴婢的銀錢,豈不是故意落人口實?

    幾個婢子很快扶著老夫人下了馬車,這個年頭還沒有什麽禮教大防,男女也不是十分避諱,他們攙扶著老夫人陪著年輕的侍妾到了茶棚的一個角落開始歇息,盧克讓也開始指揮手下的兵卒吃些東西,又在茶棚之中買了一桶茶水解渴。

    這茶攤的老板也知道這些軍漢不好惹,找出了幹淨的木桶,先是將茶葉放進木桶之中,然後將燒開的水到了木桶。

    中國自秦漢甚至更早以前便出現了飲茶的風氣,不過以前隻是局限於區域範圍,到了大唐,飲茶之風盛行,先是達官顯貴以飲茶為雅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安史之亂以後,民間開始大規模飲茶,普通的水喝進嘴裏有股子土腥味,加些茶葉反倒是有股清香,百姓也買不起好茶,有把茶葉末能夠在貴客登門時拿出來便可。

    本來茶棚原先是水棚,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買些水給趕遠路的客商,茶葉普及之後他們也有樣學樣,將茶葉引進名字都換成了茶棚,畢竟一桶水隻敢賣一文錢,加了些茶末煮開了便能賣到一文錢一碗水。

    當然偏遠地方也沒有茶棚,離東都近的地方茶棚才多一些,畢竟東都貴人多,也舍得花銀錢喝水,遇到普通的行人,誰舍得花銀錢去買水喝?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