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4492 加入書籤
第63章
“聽說了嗎,鳳陽郡主已經出發了,她……”
宮苑深重,昌平站在堂前,看滿地落花,心中無端升起許多悲涼,昨日自己僅剩的人手傳信進來,說是錢家已經伏誅,舅舅認下了所有罪過,錢家滿門,竟一個也沒剩下,還有母妃……母妃為了保全自己,飲下了父皇賜下的酒,隨著錢家一並去了。``昌平眼中淚花點點,心中後悔,可人都沒了,又能怎麽樣呢。
原先鳳陽同自己要好時,就說過,不要太過違逆父皇的意思,父皇畢竟是皇帝,自己那時不明白,如今倒是一夜之間,什麽都懂了。自己是他寵愛的親女,所以他不願意對自己下手,落得個殺害親生骨血的話柄,可自己不死,卻不代表付出的代價不重。母妃、舅舅、表哥、錢家,還有以前伺候自己的奴婢。鮮血在宮門前撒了一地,那僅剩的幾個人手,隻怕也是父皇特地留下照看自己的。
該恨嗎?該恨,可自己真的有那個資格嗎?昌平心中一片茫然。這麽活著,倒真不如死了幹淨,可母妃和錢家用全族性命,換來自己的活著。就算是想死,自己也沒那個勇氣。昌平突然聽到外頭守門的侍衛說起鳳陽,不由靠近了門,向他們打聽。
曾滿心以為,自己倒了,鳳陽一定會更受寵愛,想必除了帝後之外,鳳陽誰也不必相讓了,昌平覺得,自己是無論如何不會想到,鳳陽竟然在這樣的時候,選擇離開京城。離開這片熟悉的土地。溱州,名字聽上去不錯,但溱州民風,就連昌平在深宮之中都有所耳聞。鳳陽選擇去那裏,又是為了什麽呢。
昌平無端想到曾經自己問過鳳陽的話。
“鳳陽,今日我聽人說,你父王母妃在府中一直不出門,是因為父皇的忌憚,可為人者怎麽能這麽縮在宅邸之中呢。”
那時候鳳陽的神色已經記不大清了,隻令昌平印象深刻的是,那是鳳陽第一次板起臉同自己說話,也是第一次,自己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人生在世,總有許多不如意之處,聖人忌憚我父,所以我父隻在宅邸之中,並不外出,也是保全我們一家的意思。在我心中,我父比任何偉岸的英雄都要高大。”
現在想想,鳳陽所做的事情,和那時的九王爺,並沒多大的區別。隻是那時九王爺是被迫不得不如此,而鳳陽是提前規避了即將到來的風險,而主動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果然,鳳陽其實一點沒變。從小她就沒什麽特別大的誌向,按她的話說,既然身為皇家子女,那麽還有什麽遠大的誌向可以供我們去完成的呢。既已登頂,便無登天之願。那時自己還笑話她呢,現在想來,她是看得最清楚的那個。自己如今,可不就是為了登天,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麽。
昌平這樣想著,便忍不住要去回憶,如果嫁給宣平侯世子之後,自己能夠及時按捺住自己的野心,也不會把舅舅他們都拖下水。表哥雖然不堪大用,但舅舅卻是國之棟梁,連父皇都輕易不肯動的人啊。還有可愛的小侄兒們,他們是錢家的希望,可如今……
現在想想,自己的信心膨脹,也是在嫁進宣平侯府之後,那如果在這之前,自己並沒搶了鳳陽的親事,而是由父皇為自己另擇了一個適合自己的丈夫,他或許沒有宣平侯世子高大英俊,才華橫溢,但也許他十分聽話,心中隻有我一個。而鳳陽……若當初便是她嫁進宣平侯府,大概如今宣平侯府也不會敗落至此,還帶累了宣平侯的身死。畢竟宣平侯世子一開始喜歡和想要求娶的,就是鳳陽啊。
不過短短兩日,昌平雖還心痛如刀割,卻也不再像前日那般為宣平侯世子瘋狂不已。大抵也是徹底明白過來,宣平侯的死,就是一根刺,即便是連著腐肉一並挖出來,她和宣平侯世子到底一直是不同的存在,本就不該在一起的人,非要勉強,現在可不就是報應嗎。
昌平又坐在廊下,看了半日落花,最後提筆給僅剩的幾個人手傳信,她要靈位,很多靈位。母妃的、舅舅們的、表哥、嫂嫂、侄兒們。以她活著的有限的時間,日日為他們上香,念佛,企盼他們能早入輪回,今世犯的大錯,隻能用餘生慢慢償還了。
所以,自己不能死。
昌平唇角慢慢綻出一抹笑意,瞧著倒和當年的鳳陽有幾分相似。
“我還沒有贖罪,怎麽敢下去見你們呢。”
=-=-=
自鳳陽走後,朝中很是安寧了一段日子,皇帝和皇後在刻意的相互迎合之下,很是過了一段和樂的日子。可是隨著太子漸漸長成,羽翼豐滿,皇帝的漸漸老去。一切似乎都印證了老聖人去時所說。
“你總說我手上沾滿血腥,而你仁慈得連謀逆的女兒都不肯殺死,可總有一天,你會親自動手,殺了你最看重的太子。”
這句話像是一個夢靨,沉沉的壓在皇帝心頭,隨著太子的長成,皇帝看向太子的目光也越來越不對勁。於是皇帝扶持了四皇子起來,和太子打擂台,但四皇子早前被壓抑許久,野心都被磨得差不多了,如今最愛行商賈之事,如何能比得上深受百姓愛戴,百官信任的太子?
第一個發現皇帝變化的是皇後,為了自己的兒子,她花費了無數時間和精力,隻為了護住太子。第二個發現的是太子,因為皇帝越來越不對勁,也因為皇後的愛子之心。可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在太子和四皇子隨皇帝行獵之時,他們遇見了一頭吊睛白虎,四皇子沒了一隻手,太子險些喪命,幾度被太醫說救不回來。
皇後哭暈了幾次,皇帝也終於著了急,看著床上的太子,拋棄已久的慈父心,被他重新撿了起來。鳳陽在這最關鍵的時刻,八百裏加急,送了靈藥回來,救了太子的性命,可是太子卻有了腿疾。古往今來,就沒有殘疾的皇帝。這時候皇帝倒是力排眾議,沒有廢了太子,隻是太子自請降位,還搬到了宮外,原本鳳陽的郡主府中。皇帝無法,隻得將大片富庶的土地封給了太子。
一次行獵,廢了兩個嫡子,皇帝挑挑揀揀,卻發現沒一個能拿得出手來的繼承人,這時候才後悔不迭,卻已經是悔之晚矣。二子險些喪命,如今都落下殘疾,徹底惹惱了皇後。原本已經開始修身養性的皇後,同皇帝徹底撕破了臉皮,皇帝自知對不起皇後,多有忍讓,但也從此冷落了皇後。皇帝越發幸無忌憚,最後竟應了那句牡丹花下死,還是死在了宮外。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皇後糾集了一幫有權有勢的老臣,最後自己登基做了女皇帝。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複立了太子,而後又冊封了四皇子,給了他大片的封地。而第三道旨意,是將鳳陽封為公主的。原來鳳陽一直派人關注著皇後過得好不好,在皇後和皇帝鬧翻之後,第一個旗幟鮮明的站到了皇後這邊,鳳陽的好名聲,為皇後帶來了很大的助力,甚至皇後登基,也有鳳陽在民間製造輿論的功勞,更何況皇後登基之後,立刻複立了太子,給百姓和官員吃了一顆定心丸。這天下不會改姓,那麽多一個女皇帝,雖不合規矩,卻也不是什麽大事了,前頭幾個皇帝的荒唐事情,還嫌不夠嗎?
三道旨意,幾乎就代表了皇後的三個兒女,她終究還是個母親,於是所有人都放了心。
女皇帝有著不輸於先帝的政治嗅覺與手段,她雖然登基之後愛好享樂,卻也做了好些利國利民的大事。女皇帝有些左性,若是太子和四王都勸不住了,滿朝都知道,等鳳陽公主的來信,也就好了。鳳陽公主自離京之後,就連女皇登基也沒回京,唯有一次,便是女皇病重之時,她快馬加鞭獨身趕回,在女皇床前侍奉湯藥。最後女皇病好,她又回了封地,此後又是十幾年時光,到女皇和太子之間也有了嫌隙。
太子覺得不可調和之時,向鳳陽送了信,鳳陽也是什麽都敢說,直接寫信回京,勸女皇退位。女皇考慮了幾天,倒真同意了,於是鳳陽十幾年來第二次進京,來接已經退位的太上女皇,去溱州頤養天年。太子登基為帝,又把鳳陽封了一遍,此時鳳陽已經成了大長公主,朝中官員竟沒一個勸的,反倒都覺得理所應當。
女皇被府奉養,過得倒比在京中更加舒心,這些年對權力的渴望,猖狂噴湧的野心,也漸漸收斂了幹淨。當年嬌娘也是爭氣,生了一對龍鳳胎,如今都已長成,女兒已經嫁了出去,正是九王世子,鳳陽的親侄子。女皇閑來無事,反而親自教導起小平山侯來。小平山侯嘴巴甜,會說話,直把女皇哄得將他當做心肝寶貝,連鳳陽都要吃醋的地步。
女皇活了七十九歲,算是十分長壽了,她是在睡夢中去的,十分安詳。因她早留了話,說要葬在溱州,跟她女兒鳳陽一起,才不要回去葬在沒良心的先帝身邊。皇帝拗不過她,隻好同意,故而親來溱州為女皇送葬。兄妹三人數十年後再見,到底有些唏噓,好在結果都還算得上不錯。
又百年後,如今的一切,倒都埋了個幹淨,倒是史書上頭難得記了兩個特別的女人,一個女皇帝,一個本是郡主的公主。
作者有話要說: 到這裏就徹底結束了,不會再添加任何番外,微博福利會在過年期間發出,請大家注意看微博和v章的提示。最後,必須聲明,微博將要發的是正版讀者福利,非正版讀者請不要來找我或者私信什麽的,我不會理的。然後,操作方式前麵已經說過,就不再贅述。幾天之後大家看到什麽時候本文明明完結了卻提示有更新,那估計就是蠢7更新了關鍵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