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無愧忠義

字數:4224   加入書籤

A+A-




    寇喜帶領兩千輕騎,縱馬飛馳,越過朗山,他們的任務,是切斷大路,阻斷朗山與蔡州之間的交通。

    對於消滅朗山之敵,全體將士都心中有數,兵強馬壯的羅家軍,兩萬五千餘人,對付五千心驚膽戰的淮西兵,勝負毫無懸念,唯一要擔心的,是敵人竄回蔡州。

    因此,寇喜要切斷他們的退路,完成對朗山敵兵的包圍,以保證主力全殲敵人。

    “遝遝遝——”

    騎兵大隊趟起一溜煙塵……

    ……

    前哨士兵,向寇喜報告:“將軍,前麵大路上,有一隊人馬,向著朗山方向開過來。”

    “多少人?”

    “大約一百人馬左右。”

    “咳……一百人,”寇喜大手一揮,“吃掉它。”

    此處是吳元濟地盤的腹地,遇到兵馬,沒有別的隊伍,隻能是淮西兵,但寇喜納悶兒的是:如果這隊兵馬,是吳元濟派來增援朗山的,那麽為什麽隻有這麽點人?

    一百兵馬,還不夠塞牙縫兒的,難道是因為戰事緊張,吳元濟抽調不出更多的兵了嗎?

    不管怎麽樣,先消滅了再說。寇喜迅速帶著人馬,排開陣勢衝向前去。

    大路繞過山腳,果然發現一哨人馬,打著淮西旗號,緩緩沿路而來,走得不緊不慢,鬆鬆垮垮。

    寇喜一看,這些人……不象是來打仗的,倒象是來逛風景的。他們是去趕集嗎?

    “衝上去——”寇喜一揮狼牙棒。

    兩千騎兵,一陣風似地衝上前去。

    對麵那隻隊伍,依然慢騰騰地朝前走,對於寇喜的人馬,剛開始,並沒怎麽注意,大概他們以為在此地出現的人馬,應該也是淮西兵,自己人。

    等到寇喜帶人越衝越近,大刀快要砍到腦門子上的時候,他們終於發覺了情況不對。

    旗號、隊伍的服裝……都不對。

    敢情是敵人到了。

    我艸……

    這一下,這隻一百來人的小隊伍,登時大亂,人喊馬嘶,亂亂哄哄地向四麵奔逃,但是這時候寇喜已經指揮著人馬開展了隊形,開始鉗形包抄。

    輕騎兵奔馳著,迂回衝鋒,把這幾個淮西兵往裏阻截,戰鬥幾乎就沒發生,把淮西兵全部活捉。

    小小的戰鬥,一個沒漏。

    除了俘虜一百士兵,寇喜還繳獲了好幾輛大馬車。

    這幾輛馬車,都用黑布罩著,揭開一看,車上裝的都是家具,有桌子、胡床、案幾、床鋪、書櫃……全是大戶人家所用的物件。而且每件家具,都是名貴木材打造,異常精致,雕刻著各式花紋,顯得很是美觀。

    寇喜審問俘虜。

    據俘虜交待,他們是奉了吳元濟的命令,護送這批家具,到朗山白雲觀的。

    白雲觀?

    寇喜問道:“白雲觀是什麽東西?”

    俘虜裏的頭目回答:“報告長官,白雲觀是朗山裏的一座道觀,裏邊住著的道人,是吳將軍的好朋友,因此,這才命令我們,前往觀裏,送一批家具物什。”

    寇喜有些失望,打了個小仗,繳獲了一批桌椅……這個成果也太小了,他把手一揮,“先把俘虜押起來,趕緊切斷大路,部署防守。”

    眼下,完成對朗山之敵的包圍,才是要緊事。

    ……

    正在忙碌,忽然士兵又來報告:“寇將軍,朗山下,敵兵衝過來了。”

    “嗯……好快,狗日的這是想逃。”

    寇喜趕緊部署防守,他心裏明白,這一定是朗山兵營裏的淮西軍,發覺羅家軍蜂擁而至,知道事情不妙,在試圖逃跑。

    想跑,沒那麽容易。

    我寇喜跑到這裏,就是來攔阻敵人的,你以為老子是來吃幹飯的麽?他將手一揮,“弓弩隊,封鎖大路,把他擋住。”

    羅家軍的弓弩隊,同鉤槍兵一起,是兩隻王牌“奇兵”,他們手裏拿的反曲複合弓,比當時別的軍隊使用的普通弓弩,威力大得多,射程遠,精度高。

    “嗖嗖嗖”一排羽箭射出去,就象是相當於一群“狙擊手”,射擊命中率極高。

    稀裏嘩啦——正在向前衝鋒的淮西兵,慘叫著倒下一片,人馬撲地,亂成一團。

    傷亡率這麽高,一下子便把淮西兵馬嚇壞了,後麵沒被弓箭射著的人馬,也不敢再往前衝鋒了,有的往兩側亂跑,有的往後退,隊伍登時亂了。

    這時候,羅子騫帶著後續大軍,已經趕到了。

    兩萬多兵軍,浩浩蕩蕩,沿著朗山腳下象潮水似的包抄過來,與前麵的寇喜,形成了包圍之勢,很快對淮西兵形成了合圍。

    羅子騫一看,敵人兵馬大亂,慌裏慌張,立刻將長矛一舉,命令道:“包圍勸降。”

    此刻,用不著衝殺。

    大軍分成數路,迂回包圍,一隊隊兵馬,在秋後的原野上縱馬奔馳,旗號招展,形成了強大的合圍之勢,沒用多長時間,便把淮西兵馬給圈住了。

    各路兵馬,全都打出了“投降免死”的招牌,大家按照羅子騫的命令,並未向前衝殺,而是紛紛向敵軍喊話,“投降吧,再頑抗格殺勿論。”

    “再不繳械,全部砍頭。”

    ……

    淮西兵慌裏慌張,亂作一團。

    眼看著四麵大軍圍困,走投無路,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將領,越眾而出,直朝著羅家軍打著“羅”字旗號的陣營奔來。

    “讓他過來,”羅子騫命令道。

    兵馬排成一線,刀槍如林,駐足不動,等著這員將領乘馬走到近前,有小校高聲喊道:“來將是誰?”

    “我是守將李忠義,求見羅將軍。”

    羅子騫高聲喊道:“請過來,近前說話。”將獨角獸一催,衝到陣前。

    那李忠義翻身下馬,步行走到羅子騫的馬前,躬身一揖,說道:“罪將李忠義,向朝廷乞降。”

    羅子騫也翻身下馬,哈哈一笑,“李將軍,你肯識時務,羅某代表朝廷官軍,接受你們全軍投降,從今往後,你們又是堂堂正正的大唐軍隊了。”

    “謝謝羅將軍。”

    就這樣,五千淮西兵,一個不落,整體投降,這一仗,雙方沒有傷亡,順利結束。

    羅子騫誇獎李忠義,“李將軍,你名叫‘忠義’,本來就應該身先士卒,報效國家,現在棄暗投明,既合了忠孝之道,又保護了部下士兵的生命,這才無愧於‘忠義’二字。(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