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盛儀
字數:4476 加入書籤
憲宗不但不會武藝,而且動作也特別慢。
可以說,他對外來的襲擊,沒有絲毫和防禦能力,象抵擋、躲閃之類的動作,完全不會。
這三隻飛向他的羽箭,別說他根本就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也是躲不過去的。
“嗖——”
三隻箭,瞬間飛至,應該說,射箭的刺客,時機把握得非常好,憲宗剛從鑾駕車裏出來,身子比其他人位置高,正是最好的箭擊目標。
但是,此時羅子騫已經竄起來了……
他的身子時刻做著準備,保持著最高級別的警惕,因此在判斷出箭隻的方向以後,沒有一絲的猶,身子猶如一隻皮球,從地上“唰”的一下便彈起來。
青蕪刀一揚,在明豔的陽光下劃過一道閃電似的弧線,“當當”兩聲,將兩隻射向憲宗的羽箭,登時打飛。
還剩一隻射向下三路的箭,羅子騫瞧得直切,伸左手一抄,一把抄在手裏。
這兩下身手,兔起鶻落,迅捷異常,就象一隻飛鳥,疾飛疾落,三隻奪命的羽箭,瞬間便給他化解於無形……
……
憲宗皇帝愣了一下。
他根本就沒反應過來,等到羅子騫飛身躍起,打掉飛向他腦袋的兩隻箭,又伸手抓著一隻,這才明白過味兒來。
我草……敢情是有人行刺。
……
這時候,鑾駕旁的侍衛總管李馳,還有一群侍衛,以及外圍的羽林禁軍們,全都一迭連聲地呐喊:“有刺客,抓刺客……”
一群人手持兵器,朝著刺客的方向衝過去。
刺客,來自幾十步外的一棵大樹,一個身穿黑色棉袍的老百姓裝束的男人,身材高瘦,正在撒腿向遠處飛奔。
行刺,隻能是這一下,一擊不中,那便意味著失敗,絕沒有再次動手的機會。就如荊軻刺秦王,一擊沒中,那便是自己血濺宮闈。
因此,那刺客趁人不備,射出三隻“連珠箭”,隨即把弓一扔,撒腿便跑,至於是否擊中,那就得看造化了。
當禁軍與侍衛們,順著箭道找到他的蹤跡時,刺客已經跑出了二十步開外。
這時候,無數的禁軍士兵,一片亂糟糟的呐喊聲,朝他緊追過去。
……
鑾駕跟前的局勢,反而已經穩定下來。
刺客已經被發現,禁軍正在追趕,旁邊看熱鬧的百姓們,也是一陣驚訝和混亂,而官道上的羅家軍,卻是已經越走越近,快到跟前了。
憲宗在最初的慌亂之後,倒是顯出了“帝王風度”,馬上便鎮定下來,開口說道:“不許亂,繼續迎接大軍凱旋。”
聲音不大,卻有足夠的威懾力。
應該說,憲宗的鎮定與清醒,是正確而值得稱道的。
在這樣萬眾矚目的重要時刻,既然危險已經解除,就不應該讓這段插曲破壞掉全場氣氛,迎接大軍凱旋的儀式,要繼續進行。
很快,秩序又恢複了正常。
鑼鼓,繼續敲出了鼓點,嗩呐歡快地吹奏,憲宗在羅子騫和李馳的護衛下,在一大群侍衛的簇擁中,緩緩邁步走向前麵……
羅家軍的隊伍,走到跟前了。
全體將士都下馬。
重新整隊。
最前麵是宰相裴度,李素、李光顏兩員大將,他們身後,是郭樂、周香玉、年勇……等一群將領。再往後,是排列整齊的羅家軍士兵,士兵們一個個挺胸腆肚,神氣十足,手裏的長矛大刀,映著上午的日光,閃閃發亮。
現在,是皇帝在親自檢閱他們啊。
一般普通老百姓,或是普通士兵,一生是見不到皇帝的,能夠“麵聖”,是足以值得榮耀的事情,現在,皇帝親自來到城外,迎接凱旋之師,那份榮耀感,讓全體將士們,一個個榮光煥發。
“誇,誇,誇……”士兵們的步子都踏成了一個點兒。
……
憲宗在宦官侍衛們的簇擁下,緩緩前進,在一塊剛剛鋪好的紅毯上站定,望著走過來的軍隊官兵們。
這是勝利之師。
他們在前線奮勇作戰,生擒吳元濟,保證了大唐江山一統,現在,這些有功之臣,正向自己走過來。這些人,都是國家的精英。自己手裏的王牌。憲宗的臉上,露出欣喜的笑意。
“參見陛下——”
隊伍前的傳令官一聲高喊。
裴度、李素、李光顏打頭,身後的一排將領,齊刷刷跪倒在地,向憲宗行“揖手再拜”大禮。
“參見陛下——”
隊伍裏一陣雷鳴般的喊聲,兩千官兵,跟著將官們一起,就地跪倒,向著憲宗行禮。
一片人馬,全都跪倒,引得旁邊觀看的老百姓們,也隨著軍隊紛紛跪倒,放眼望去,眼前幾平方公裏的地麵上,黑壓壓的人影,跪倒一片,那景象煞是壯觀。
……
憲宗盡量提高聲音,說道:“諸位將軍請起。”
但是,他的話也僅有跟前的幾個人能夠聽見,憲宗,體虛氣虛,有氣無力,就跟餓了三個月的癆病鬼似的。
站在旁邊的陳弘誌高聲喊道:“聖上有旨,眾位將軍,眾位官兵請起。”
裴度、李素、李光顏帶著站起身來,向前走了幾步,李素再前出一步,朝著憲宗又鞠一躬,朗聲說道:“末將李素、李光顏、羅子騫奉旨出征,幸不辱使命,收複淮西全境,生擒逆首吳元濟,斬俘賊兵一十三萬,今奉命押解賊首詣京,恭請聖上校閱。”
憲宗努力提高聲音說道:“諸將辛苦了。陳弘誌,頒示獎文。”
聲音依然微弱得隻有兩米之內的人才能聽見。在野外喧嘩的環境裏,就象是蚊子哼哼。
“遵旨。”
陳弘誌向前一步,手拿一張金黃色的“聖旨”卷軸,正欲審讀,裴度等人一看,又要俯身跪倒,憲宗說了一句:“不必了。”
陳弘誌趕緊喊道:“請肅立。”
接旨的儀式,其實在明清以後才逐漸嚴格,無論何時何地,均須跪倒迎接,但在唐朝並非這樣,站著跪著都有,應該說,唐朝的開放、包容與隨意,都比後世開化得多。
於是,黑壓壓的一片人馬,全都立正站直,聽著陳弘誌宣讀皇帝的聖旨。
“敕曰:各州將士,承聖人之教,秉堅毅之德,乾乾夕惕,勇武強風,出萬死地,擒敵破賊,威著四海,誠堪加丕獎績,特加授裴度金紫光祿大夫,賜爵晉國公,複知政事。李素為山南東道節度使,賜爵涼國公,李光顏授武威開國公,校檢司空。羅子騫授穎州郡玉國公,兼禦史大夫……”
陳弘誌嗓門洪亮,把幾員大將的賜爵封號,一一念來,當然,這麽多將領,不可能全列出來,那要等兵部下發文諜,進行頒示。
三軍眾將,聽著現場受封,一片肅靜之中,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歡樂氣氛。
等到陳弘誌宣讀完畢,讀到:“紫誥遙臨,欽哉——”的時候,全體官兵異口同聲,發出了震天動地的歡呼聲:“謝陛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