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帝國一隅

字數:3898   加入書籤

A+A-




    帝國東境,東海之濱。

    吳海是一個普通的士卒,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守城門,防備海盜偷襲。

    今天他依然是站在城門旁邊,百無聊賴的看著過往的人們。

    這份工作實在是很清閑,正所謂“大唐四境,東境為末”,這輩子都沒有見過血的吳海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一個聲音由遠及近的大喊道:“緊急軍情,閑人避讓,緊急軍情,閑人避讓……”

    吳海隻見一個騎士全速策馬奔來,絲毫沒有避讓的意思,就準備阻止他。

    吳海的上司一把拉住了吳海:“你瘋了,那是朝廷的信使。”

    吳海撓了撓頭:“老大,信使是什麽?”

    吳海上司搖了搖頭:“反正是你惹不起的人,你離那些人遠一點,不然擋了路,殺了你也是輕而易舉,天經地義的事情。”

    吳海嚇了一跳:“信使這麽厲害嗎?能隨便殺人?”

    吳海上司懶得理吳海這個一輩子都沒有出過城,讀過書的憨貨,他憂慮的看著入城的信使,喃喃自語道:“十多年了,難道又要打仗了嗎……”

    吳海聽到了大驚失色,腳都軟了,結結巴巴的說道:“老,老大,你是說要,要打仗了?”

    吳海上司無奈的看著癱軟在地上的吳海,歎氣道:“你放心,肯定不會選你這個慫貨去送死的。”

    吳海聽了這話,放下心來:“老大您說得對,我肯定不會上戰場。”

    旁邊的人看著吳海的表現罵道:“吳海,你可是大唐軍人,能不能別這麽慫。”

    吳海揚起了頭:“你們懂個屁,我上戰場萬一出了什麽事,我阿娘怎麽辦?你們養嗎?我阿娘可就我這麽一個獨子。”

    旁邊一人冷哼道:“你要是敢上戰場,老子就養你阿娘又怎麽樣?你個孬貨敢嗎?大丈夫功名當在馬上取,封侯拜相才不枉來此世走一遭,你懂個屁。”

    吳海呸了一口:“吳浩,你又是這哪裏聽來的狗屁道理。”

    “當然是說書先生那裏。”吳浩一臉驕傲。

    吳海笑著打了他一下:“好啊你,去聽書不帶我們一起。”

    “下次,下次保證帶你們去。”吳浩拍著胸脯保證道。

    年逾五十的上司憂慮的看著快活的吳海和吳浩兩個同族兄弟,他是參加過大戰的,甚至他參加過大唐平定南境的戰爭他也曾經殺過上十人,也參加過對南境那些猴子般瘦弱的蠻夷的鎮壓,所以他深深地知道戰爭的殘酷。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上司忍不住想要他們幾個別太樂觀了,但還是不忍心說出口。

    不多時候,所有人都聽到了“咚咚咚”的鼓聲。

    在吳海他們一臉茫然的時候,上司臉色蒼白,大喊道:“關城門,所有人去校場,三通鼓未至者,斬立決。”

    吳海他們臉色也白了,連忙關了城門就往校場跑。

    跑到校場集合好後,他們得知了一個恐懼的消息……皇帝要調集一半人北上,去到東北境交接之處,去打高麗地界的宋人。

    得知這個消息的眾人差點炸營,但是第一個敢炸刺之人的頭顱狠狠地震懾住了他們。

    他們隻好接受這個事實。

    一天之後,這個東境邊軍小城抽出了一半都是青壯的士卒北上,吳海與吳浩兩個同族兄弟也在其中。

    吳海趕著路,臉色蒼白的對旁邊的吳浩說道:“浩哥,怎麽辦啊,我會不會死在戰場上麵啊!”

    吳浩倒是精神奕奕:“阿海,別怕,這可是個好機會,說不定咱哥倆以後還能封侯拜相呢。”

    “浩哥,你醒醒吧,封侯拜相哪有那麽容易。”吳海無語的說道。

    “那我也要博一場富貴出來,我可不想和老大一樣,守一輩子城門。”

    吳海反駁道:“守城門有什麽不好,我就覺得挺安穩的,打仗可是要掉腦袋的。”

    吳浩不耐煩的說道:“你放心吧,我會照顧你的,別說話了,我們快點走。”

    吳海依然是嘟嘟囔囔的,放不下心來。

    這一幕,並不是個例,它發生在唐帝國東境的每一處邊軍駐地或是城池。

    在皇帝的命令下,無數士卒開始向北而去。

    龐大而強盛的大唐帝國,已經對這個世界展露出了它的獠牙,這頭巨獸的目光直直的望向了東方的大宋,它現在已經饑渴難耐,欲食人鮮血了。

    而東方的大宋,這一刻依然沉迷在對女真人戰爭勝利的喜悅中,絲毫沒有察覺到西方大唐帝國那血紅的目光。

    姬長安自然是不知道千裏之外的事情,他過幾日便要出征了,也無心想太多別的。

    此次出征,姬長安並沒有獲得統領軍隊的權利,李世民忌憚於他,同時又想利用他的武力,所以特意下了一個命令,大概意思就是不給姬長安軍隊,但是如果出現什麽硬骨頭,就讓姬長安帶兵攻下來。

    姬長安知道這命令時倒沒有什麽過激的反應,但是明眼人都看出來了李世民忌憚姬長安的心思,有人為他暗地裏鳴不平,也有人視若無睹,幸災樂禍。

    倒沒有人想落井下石或者通過與姬長安作對的方式討好李世民,畢竟姬長安再怎麽說也是堂堂三品冠軍侯,五品遊騎將軍,外加分量十足的李世民女婿身份,還真沒有什麽人敢得罪他。

    這次對宋戰爭,李世民已經決定了以薛仁貴為主帥,統右驍衛為中軍,再加上二十萬東境邊軍。

    不是沒有人反對,說善戰將領數量太少,恐不足以擊敗宋人,不過李世民強行將這些聲音都壓了下去。

    正是因為這次戰爭不能失敗,所以他才特意隻選擇薛仁貴為帥,不然,一支軍隊,兩個聲音的後果絕對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一支軍隊,隻能有一個聲音。

    薛仁貴也立下了軍令狀,保證此戰必勝,不勝不還。

    其實薛仁貴立下的這個軍令狀並沒有多大的意義,此戰若敗,帝國將失去二十萬青壯,哪怕薛仁貴身為郡公,也擔不起這份罪責,死倒不至於,但是降職削爵肯定免不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