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 15 章

字數:4729   加入書籤

A+A-


    杏林春意暖,佛門淨地安。

    太守府上的府醫和其他大夫是不一樣的,他在太守府獨占一個院子。

    阿沅走到杏林院外,看見院門虛虛掩著,裏麵安靜得很。她正要過去敲門,門就從裏麵拉開了,出來一個小童,是府醫帶在身邊的藥童。

    看見二姑娘來了杏林院,藥童十分驚訝,又有點擔心道:“二姑娘您身體不適?”府上皆知林家二姑娘最是病弱,今年來就生了兩場重病,讓人看見她都不得不提著心。

    阿沅問他:“我身體無礙。徐先生在麽?我有些事想找他。”說起來徐先生和徐氏還是遠房親戚,論輩分,阿沅還要叫他表舅,隻不過關係較遠,徐先生又輾轉到了他們府上為她治病,為表尊敬,她都要稱一聲先生。

    藥童聽說她身體沒事,輕舒一口氣,沒多想就帶著人進了院門,“徐先生在的,您快進來坐。”

    阿沅怔了一下,她還以為要通報呢,原來這杏林院大門這麽好進。

    院子裏彌漫著一股藥味,淡淡的苦但又混著草木的清香,阿沅這些日子都聞慣了,倒覺得這地方十分舒適。

    徐先生正低著頭搗藥,按理說這種事應該由藥童去做,可他卻十分喜歡,有時候搗著搗著能坐上一天。什麽都不想,隻注意著手上的動作。

    聽見有人進來的聲音,他頭都沒抬,直接問道:“二姑娘來做什麽?”

    藥童帶了人進來坐下,又要趕緊去端茶盤。隻剩阿沅在他跟前,不免有些緊張,她想了想站起來道:“阿沅今日前來是想徐先生收我做學生。”

    “哦?”徐先生終於停下搗藥的手,用一旁的幹淨汗巾擦了擦手,“二姑娘想學醫?恕在下直言,並不適合。”

    阿沅也知道徐先生不會貿然答應,可她才開了個口就被拒絕,還是有些沮喪,“我知道,徐先生能不能再考慮考慮?當學生不行,藥童也可以啊。”

    她話音未落,端茶盤的藥童回來了,聽見這話趕緊搶道:“使不得使不得,二姑娘千金之軀如何能做我這些粗活兒?”

    阿沅狐疑地瞧他,總覺得他是擔心有人跟他搶事情做。

    徐先生端了杯茶慢悠悠地喝著,喝完才道:“二姑娘想學醫可跟太守還有夫人說了?若夫人同意,在下自當從命。”這話說的好聽,但卻堵了阿沅的死路。

    阿沅知道,林尚和徐氏絕不會答應她跟著徐先生學醫,否則她也不會私下來找徐先生,連侍女都沒帶。且不說學醫十分辛苦,更重要的是,哪會有世家貴女學這東西?難道將來去給人看診嗎?

    阿沅還真想去給人看診,那個人就是程讓。她總想著如果她懂醫術,是不是能讓他幸免於難?另一方麵,她知道這個想法並無道理,史書記載的程讓在死前已經是一品大將軍,以他的身份地位,多的是醫術好的大夫供他用。病逝就代表他的病大概真的無力回天。

    她想了想,突然叫了一聲:“表舅~”

    徐飛舟被茶水嗆了下,對著這個便宜外甥女不知道說什麽好。他在太守府也待了兩年多了,雖然徐氏初時客套說他是表舅,可徐氏的兒女都稱他徐先生,表舅倒是不常叫的。

    “二姑娘還是叫我徐先生吧。”連“在下”的自稱都忘了。

    阿沅不甘心,看見徐先生杯中的茶水隻剩底了,趕緊執茶壺殷勤地為他添茶,“表舅何必這麽見外,直接喚我阿沅便可。我知表舅是不願我辛苦,可我卻是對杏林之術心慕已久。古語有言,久病成醫。我體弱多病,不過是想多習些東西,聊以慰藉。”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是個麵甜嘴甜的小姑娘。

    徐飛舟哪裏是怕她辛苦,分明是怕她糟蹋了醫術,可這意思不好說出來,隻能輕歎兩聲勸慰道:“二姑娘要多強身健體,自然體格強健。學醫一事,不在一時,不可操之過急,不可心血來潮。二姑娘若真有心,平日裏看些醫學典籍也是有益的。”

    阿沅就等著他這句話呢,忙不迭道:“我近日正看了《內經》素問篇,有些問題還想請教先生呢。”

    這會又不叫表舅了,徐飛舟氣悶,果真是便宜外甥女。

    阿沅不知道他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心裏如何想,隻看見他似乎不情願地輕點了下頭,便知道徐先生心還是軟的,趕緊笑著道謝又告辭。總不好一次就將先生逼急了。今日能讓徐先生點頭指導她,算是意外之喜了。

    看著小姑娘歡快的背影,徐飛舟更氣悶了,真的是得到便不知珍惜。倘若她再多求幾句,指不定他就心軟了。不過這樣也好,也省得回頭太守夫婦怪罪於他。

    阿沅回到自己院子時,被她支開的綠羅也正好回來,遞給她一封手書,“崔家二姑娘使人送過來的。”

    崔以玫?阿沅不明所以地接過,她和崔以玫的交情還不錯,卻也不知她這時送手書來有什麽事。她打開看了看,原來是想邀她去城外的千門寺拜佛求平安。

    千門寺香火鼎盛,之前徐氏在她病中也曾去求過平安符,如今她病好了,是該去拜一拜還願。

    她們約了五月初一去,初五是端午,初六是林泠出嫁,正好趕在前頭求個平安順遂。兩個姑娘一合計,阿沅的家人都不得空,崔以玫的親兄長也忙,就叫上了崔以玫的二哥,有男子隨行,總歸安全一些。

    千門寺在半山腰,大門前就是石階直通到山腳處。拜佛最講究心誠,不管是貴胄公子,還是世家千金,都會一步一步走上去,乘步轎的是極少的。

    阿沅算上前世已經有好幾年沒走過這麽多路了,還是爬山,爬了一半石階就已經氣喘籲籲。崔以玫體力比她好,雖然也累,倒沒那麽狼狽。她性子又執拗,死咬著牙也要撐著,多運動對身體好。

    阿沅身邊是有女護衛的,這會兒就上前來詢問要不要背她上去。她搖搖頭:“不必,我走慢些便是。”

    崔家二郎名喚崔昱,是崔以玫二叔家的嫡長子,為人正直敦厚,見此便道:“不急,時辰尚早,我們慢些無妨。”言語中完全尊重阿沅的意思,阿沅感激地笑笑,心下讚歎這崔昱還真像傳聞中一樣溫和。

    最後趕在午時之前到了千門寺,拜佛求了平安後還順道享了頓齋飯。千門寺因寺內那二十四道門而得名,來此者莫不前往觀之,不拘從哪道門進,順著走便會一道一道經過,直至又轉回第一道門,可謂妙哉。

    阿沅也有幾分興趣,用完齋飯便拉著崔以玫要過去逛。崔以玫搖搖手,“阿沅,我還道你體弱,竟不想比我還能耐些,我這會兒可走不動了,容我去禪房歇歇。”說完她又不忍攪了阿沅興致,正想讓自己家二兄陪著去,琢磨該怎麽開口。

    就聽阿沅體貼道:“那我們一道去歇歇吧,我也累了。”她倒不是真的那麽想去逛,隻不過想和崔以玫說說話而已,剛才在路上一直有崔昱在旁,有些話不好說。

    崔以玫應了一聲,目光掃過旁邊溫和笑著的崔昱,一瞬間眉眼微皺,轉眼又緩了神色,和阿沅手挽手跟著領路的小沙彌往供女客休息的禪房去。

    崔、林兩姓即將結通家之好,阿沅和崔以玫的關係也愈發親厚,她總想著阿姊嫁到那府裏去,一個和善的小姑子總比刁蠻的小姑子要好。雖然她心裏也知道,崔家是清州有頭有臉的大族,子弟都非常有出息,教養出的姑娘絕不會不知輕重、為難嫂子。

    可她上次與崔家三姊妹見麵時並不是很愉快,心裏還有個疙瘩,這疙瘩該怎麽消?

    到了禪房,崔以玫喝了口茶,寺內的茶葉當然比不上她平日裏喝的,不過也別有一番風味。她用帕子擦擦嘴角,抬起頭來就看見阿沅站在窗口若有所思的樣子。

    “怎麽了?”她問道。

    阿沅回過頭來,淺淺一笑,“總覺得我來過這似的。”她站在窗口背著光,麵容掩在黑暗裏,模糊不清。崔以玫的心沒來由地一緊,這是她認識的阿沅嗎?

    阿沅站了一會兒,越發覺得熟悉,可她又確定前世的她絕沒有去過寺廟,今生的林沅從小連家門都不常出,自然也沒有來過千門寺,卻為何這般熟悉?

    她從不覺得自己有佛緣。

    但因這幾絲奇妙的熟悉感,她想著待會兒該多給些香油錢,再給程讓也求一個平安符,剛剛隻想著父母兄姊,竟把未婚夫給忘了。罪過罪過。

    崔以玫走到她身邊站定,仔細瞧了瞧她的側臉,確定臉還是那張臉,心裏悄悄鬆了口氣。

    作者有話要說:  周末就要結束了(;へ:)難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