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出發去琉球!

字數:4612   加入書籤

A+A-




    “東家,再往前走可就是黑水溝了,咱們是否調整航向?”

    說話的中年男子名叫全海,公憑上寫著他的職務是船上的“稍工”。

    所謂稍工,聽起來與撐船的艄公相似,其實卻有著很大的差異。在船上,稍工就是負責駕駛船隻的頭頭,掌舵、控製航向全由他一人負責。

    按照官府頒發的公憑,孫山這個船東相當於“綱首”,乃是船上至高無上的首領,手握官府頒發的朱紅大印、竹製笞杖和出海公憑,有權代表官府管理全船一切事務,遇到緊急突發事件,還可以臨時處置涉事的船員。在綱首之下,還有“雜事”一職,負責船上一應日常雜事的處理工作,緊要關頭可以與綱首共掌大印。“稍工”就是綱首、雜事之下的第三號人物。在稍工之下,還有“部領”一職,負責率領船上的水手進行工作,說白了就是水手頭目,相當於孫山前世的“水手長”。

    所以說,身為稍工的全海,在船上的話語權一向很有分量,甚至就連另一艘海船上的稍工,也是全海親手帶出來的徒弟,一切以全海馬首是瞻。

    若是碰到別的船東,全海提出改變航向一般不會遭到否決,但是現在他遇到的船東卻是孫山,那情況可就另當別論了。

    隻聽孫山頭也不回地命令道:“航向不變,一路向南!”

    全海麵帶憂色,繼續勸道:“東家你不知道黑水溝的厲害,硬闖的話怕是要……”

    “黑水溝又有何懼?我親自在前指引,你去船尾操舵,命人打出旗語,讓後麵兩艘船都跟緊了。”

    “是。”

    全海無奈回應了一聲,轉身離開了。

    先前研究了半天,孫山發現如今的水羅盤精度還是差了些,他隻得結合太陽方位,不時糾正著航向的偏差。

    …

    第二日一早,孫山剛從船艙中冒出頭,可是轉瞬便是一愣,繼而又大喜起來。

    “哈哈,風向變了,真乃天助我也!”

    連著兩日海上都是東南風,不曾想今日一早起來,竟然刮起了強勁的西北風,冬季風終於到了。

    孫山大吼一聲:“全速前進!”

    不多會,船帆鼓滿,船隊加速向著南方海域馳去。

    第四日晌午,前方的海麵上突然出現了一片模糊的黑影,船隊越往前行,黑影就越變越大。那綿延無邊的海岸輪廓,昭示著這必是一片麵積廣闊的陸地。

    琉球島終於到了!

    這片陸地的出現,也一下子點燃了船隊眾人的激情,尤其是那三百名孫家部屬,更是人人臉上掛滿了豪情壯誌。

    他們大部分是從孫家的佃戶之中挑選出來的年輕壯丁,年歲多在二十上下,一般都是家中兄弟太多,租的田地又不夠耕種,眼看著呆在家中苦日子也不好熬,還不如分出一兩個人來,跟著主家去外麵闖一條活路。出發之前,老管家已經給他們每人家中送去了一百貫錢,算是變相的買命錢。

    出海當日,孫山親自向他們做過承諾,隻要他們好好跟著做事,三年之後他們每人都將能分到至少三百畝的上等水田,如果中途有人病歿,這些田地還可以由他們的家人繼承認領。

    隻要一想想那上等水田,還是至少三百畝,這些受夠了窮日子的年輕人就會激動不已,這可是他們祖祖輩輩都不敢奢望的天文數字,要知道江南地價騰貴,土地大多都集中在少數有錢的大戶人家手中,這群年輕人家中最闊氣的最多也不過擁有幾畝祖傳的薄田。這一次跟著孫山出海,雖然有很大風險,但換種想法來看,也是他們難得才有一次的能改變自身命運的大好機會。

    孫山立於船頭,一邊仔細觀察著周邊地勢,一邊與他前世記憶中的地形相互印證。好一會兒之後,孫山終於下了決定,船隊繼續沿岸向東航行。

    船隊前行並不快,不時便會停下來供孫山觀測地勢。說起來也是無奈,前世之時,琉球島周圍的海域就是天朝漁船的禁地,孫山對此處算不上太熟悉,光憑旅遊之時那寥寥幾次的短暫記憶,想要精確判斷此時船隊身在何處,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就這樣邊走邊停,直到臨近黃昏,船隊才往前走出了二三十裏,孫山打算尋一處避風港灣,先歇息一晚,等明日再繼續探尋。

    可是就在他抬頭的那一刹那,遠處一座高聳的山峰一下子映入了眼簾。

    “雞籠山!”

    前方那座最高最顯眼的山峰,一定就是雞籠山,絕對不會有錯,前世孫山還曾親自爬上過山頂,從最高處俯瞰過這一片大海。

    既然雞籠山在望,那麽雞籠港必然也就近在眼前,孫山立刻率船隊繼續進發,果然不過才前行了三四裏,前方就出現了一座凹入內陸的寬闊港灣。

    這一處港灣,自然條件極為優良,正好有一座島嶼攔在出口處,阻擋住了來自大海方向的風浪,西邊留下一條寬約裏許的進出口,東邊還有一條寬不足百米的狹長通道。

    船隊一駛進入口,後麵強勁的海風頓時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港灣裏麵靜悄悄的,風平浪靜的似一麵鏡子。

    此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孫山下令船隊今夜就泊在港灣裏,全員宿於船上,等明日一早再登岸探查。

    這一夜,早已在海上顛簸多日的眾人,也不知有多少像孫山這般激動地失眠了。

    令孫山激動的是,來到這個世界一個多月之後,他終於成功踏出了那張無形的巨大牢籠。

    隻有身處其中,孫山才算真正體會到,官府勢力強壓在每個人的那種無形的束縛力。隻要還身處大宋的統治範圍之內,就讓人不敢明目張膽地做出任何有悖於官府意誌的事情來,這對於想要一展胸中抱負的孫山來說,就像是渾身被綁縛上了一道無形的枷鎖,讓他一直不能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可現在,這一切卻都不同了,琉球島對於大宋來說,就是一塊明明近在遲尺、卻又遙不可及的蠻荒法外之地。前有茫茫無際的大海阻隔,後有無處不在的瘴氣瘧疾、食人生番,還有各種各樣的不利因素,使得任何想要將觸角延伸至此地的文明勢力,都會被嚇得知難而退。

    前有三國孫權之時的衛溫、諸葛直,後有隋煬帝之時的朱寬、陳棱,中原王朝雖然屢次踏足琉球島,卻都是來去匆匆,根本就未曾在此地紮下根來,而孫山要做的就是那位前無古人的後世來者,他要在這座曆代王朝都無心問津的琉球島上,開辟出屬於他自己的一番基業。

    孫家船隊現在停泊的這處港灣,正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基隆港。基隆,其實原本叫做“雞籠”,它地處琉球島的最北部,屬於全島數一數二的優良海港。

    至於孫山為何會選擇琉球北部,而不選擇南部?

    他對此自有一番考量,琉球島南部靠近福建路泉州府,距離南洋海貿航線很近,而且朝廷勢力已經觸及附近地區,在平湖(今澎湖列島)當地就有兵士墾田駐守,琉球沿岸偶爾也會有巡檢司的船隻出沒。再加上北人南遷之後,福建路人口急漲,導致耕地嚴重不足,有不少漢人泛海東遷至琉球中南部,誰也說不清那裏到底存在多少漢人村寨。

    孫山所行之事,上不得台麵,他自然隻能避開南部,選擇北部開辟基業。

    單論自然條件,其實北部一點也不比南部差,與南部的熱帶氣候不同,北部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常年溫暖濕潤,總體上與江南地區相差不大,很適合孫山麾下這批人初來乍到之時定居。

    另外,相比於南部,北部的基隆港還有幾處南部所沒有的自然優勢。

    第一,便是前麵提到的海港條件,很適合船舶停靠。第二,港口東邊數裏外便有一座大型煤礦,儲量足有上億噸,由於位於海邊運輸也很便利。第三,北部的氣溫不像南部那麽熱,所以瘴氣瘧疾的危害也較輕。第四,就是食人生番的問題,雖然北邊生番部落也不少,但絕對沒有南部那麽多。特別是最後這兩個條件,對於初來乍到的孫山等人來說,乃是關係他們生死存亡的大事。

    要說有什麽不足之處,那唯一要考慮的就是此地雨天太多,有時候甚至能占到全年天數的三分之二。

    …

    一夜無事不提,第二日天一亮,孫山便早早起來。

    他正要去催促眾人驅船登岸,今日畢竟是頭一天,還有諸多事要等著眾人完成呢,可是還未走出艙門,他便聽到外麵傳來一陣急亂的說話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