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綢緞與折扇

字數:5647   加入書籤

A+A-


    大梁昌元甲辰年,三月初三,望京。

    因著國風開放,朝代才女頻出,大梁並無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習俗。

    越性兒每到佳節年下,各家相好的姊妹姑娘們相攜出遊也是有的。

    當朝三公主宋玳最是個喜好結交名門閨秀的妙人,早先便央了今上示下,開放宋園,用以宴請書香清流、勳貴豪門的貴女。

    宋園能被冠之以國姓,想來也是有它不尋常的地方。

    自竣工雖已過去了一甲子,但其中的亭、台、樓、閣、廳、堂、軒、廊、榭倒還似新建一般。

    園中湖山奇石,洞窟塢島,溝壑池廊無不精巧,景色自然天成。

    虞家幾個姑娘公子一早就收了帖子,皇家公主相邀,可不是人人都有這個榮幸。

    再則雖時常外出遊玩,然若上巳這般綢緞與折扇並肩,閑步於花下月前,眉羞頰紅,春意流轉,也沒個大方的時候。

    黃昏戌時,用過飯後,虞家浩浩蕩蕩一個車隊便朝著宋園去了。

    前頭公子哥兒們騎著高頭大馬打頭,姑娘丫頭們坐著鴉青四方尖頂小轎,兩邊婆子媳婦們圍著,緩緩前行。

    走了小半個時辰,遠方夜幕高掛,上頭綴了點點繁星,到了目的地。

    門外早有皇宮裏的宮女嬤嬤們等著,眾人相見,一陣寒暄,問了好這才往裏去。

    園子裏張燈結彩,各處掛著油紙紅燈籠,不遠處依依呀呀的唱戲聲,羌管笙笛隱隱傳來,倒真像進了王母的瑤池仙境。

    虞家七姑娘虞宓領著一眾嫡庶姊妹,跟在兄長虞仲煜身後。

    繞過最前頭的獅子林,穿過粉色花海杏花塢,一群人停在麒麟石雕洞庭橋邊。

    三公子虞仲煜轉身囑咐了幾句,便吩咐散了,他自己則走到妹妹身邊,好生交代了個遍。

    七姑娘虞宓也是拿她這個兄長無法,好似她還呀呀學語一般,方方麵麵離不開他。

    妹妹臉上又浮出無奈的表情,三公子虞仲煜搖頭喟歎,“行了,我不說了,你自個兒注意些,我就在後麵的君子閣,有事兒你讓丫頭來吱喚一聲。”

    “曉得了,哥哥快去吧,三皇子的宴,遲了多不好。”

    消瘦挺拔的青色身影漸漸遠去,七姑娘虞宓執起帕子,掩嘴輕笑。

    跟著一起來的大丫鬟雲桑,也是忍不住的掩嘴。

    她家公子自幼就疼愛她家姑娘,有什麽好的稀奇的,總要先拿來討妹妹歡心的。

    有這麽好的哥哥,是別人幾輩子修不來的福呢,“公子這樣親近姑娘,姑娘還嫌人家多事。”

    七姑娘虞宓帕子一甩,“我還不知道?隻是哥哥這樣,未免太勞心勞力了些。”

    她不過是心疼他日日讀書考究學問,還要想著她的吃穿玩樂。

    虞宓帶著丫鬟閑庭漫步,款款朝著前頭紅光映天的仙女樓而去,遙遙看見樓裏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的姑娘眾多。

    她慢下了步子,微微側首,頭上的紅翡翠玲瓏步搖輕晃,悄聲詢問,“我讓你囑咐六梅的事,可說清楚了。”

    雲桑朝周圍看了幾眼,伸手在嘴邊,壓低聲音,“姑娘吩咐的事,奴婢哪敢怠慢,今兒個一早我就去了,姑娘給的小玩意和半吊錢都盡數給她了,五姑娘那兒想來是沒什麽事了。”

    七姑娘虞宓幽幽歎了一口氣,不是她嫌棄五姐姐,不肯帶她出門,隻不過五姐那個樣兒,少生事端對誰都好。

    思忖間,已近了樓前。

    仙女樓三麵環水,一樓四麵空敞,窗幔薄紗隨風輕拂,竹笛悠悠,一派喜樂。

    跟來的丫頭婆子們大多候在旁邊的小屋裏,廳堂裏烏壓壓聚著一屋的人。

    暖香縈繞,笑語嫣然。

    三公主身邊伴著深宮裏的另幾位公主,兼一水兒的貴女陪著,她沒去湊那個熱鬧,打了個招呼便走開了。

    安陽伯家的二姑娘尚嬌,劉禦史家的三姑娘劉嫚結伴而來,拉著她尋了個清淨地方坐去了。

    尚嬌人如其名,溫柔嬌俏,不大說話,長相溫婉,端雅穩重,“阿久,你怎生來的這樣晚?”

    虞宓把玩腰上的穗子,笑道:“三月份還冷著呢,我娘恐我又凍病著,不讓早出門。”

    劉嫚也生的好看,卻頗有些男兒俠氣,性格爽利,不喜扭捏。

    姐兒幾個平時說話也無甚顧忌,當即揶揄她,“你這麽個玻璃人兒,可不得讓人捧著呢?”

    虞宓隻不理她,轉身朝尚嬌笑道:“你瞧,這丫頭又找人不自在了,嬌兒,你快幫我撓她的癢癢,讓她知道咱們的厲害。”

    尚嬌笑看著兩人鬧,不言不語,嫚兒雖然滿嘴不著調兒,可有一句話說得實在。

    阿久真真是個水晶美人兒,她活了這十四年,她是她見過最美的人。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清風。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美進了骨子裏,讓人的嫉妒都顯得蒼白無力。

    尚嬌執起虞宓的手,“嫚兒,快別鬧了,你家的王嬤嬤可才走呢。”

    一聽這話,劉嫚忙收斂起笑意,笑不露齒,抬額豎脊,一副端莊重禮的模樣。

    見她這樣,虞宓樂不可支,捂嘴偷笑,“你看她,一聽王嬤嬤,一時變了個人似的。”

    女兒生成了個小子性格,劉夫人痛心疾首,急吼吼地找關係請了宮裏退下來的教導嬤嬤,準備煞煞她的性子。

    劉嫚在王嬤嬤手下吃足了苦頭,現在這模樣可真謂是‘談嬤嬤色變’。

    尚嬌無奈地推了推笑成了一朵花兒似的人,“你可快別這樣了,仔細她跟你急。”

    三人玩笑了一陣子,閑話了一陣子,三公主起身領著一眾閨秀入席看戲去了,一會兒還要去遊湖、賞花、看燈。

    安王府的宋嫣、晉王府的宋晴柔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不知何故,一向不喜虞宓幾個,見著了總要刺幾句,心裏才舒坦。

    幾個姑娘站在杏花塢前看花,對方便領著一群人氣勢洶洶地過來了。

    尚嬌先瞧見了,一麵拉著虞宓準備走,一麵小聲道:“剛才你不在,她們又拿五姑娘取笑了,這會兒不知又要說什麽難聽的話,你可千萬受住些。”

    虞宓也是厭煩無奈,她家姐姐是不好,可幹別人什麽事兒,左不過關起門來是虞府的事。

    這才走了沒幾步,果真還是被身後的人喊住了,“虞七姑娘,可是咱們得罪你了,怎麽見著了就跑?好的不好的,你說出來,也讓咱們錯有錯著。”

    要命,虞宓臉色一苦,慢騰騰地轉身,蹲身行禮,笑意盈盈,“郡主哪裏的話,不過是被這花海迷了眼,沒瞧見郡主過來了。”

    宋晴柔閑閑瞧著手腕上的紅珊瑚鑲金鏤空雲紋鐲,銀盤臉上笑意淺淺,“我聽說,你五姐昨日又逃出府去追軼哥哥了,天下之廣,果真奇事兒不少,她那樣的還知道追著未婚夫跑。”

    說著掩嘴嬌笑,一張芙蓉麵上點點雲霞,頭上的簪子步搖花枝亂顫,跟著的閨秀也都捂嘴偷笑。

    宋嫣冷眼瞧著這出鬧劇,因著虞宸那傻子追著她二哥宋軼團團轉,她們哪回不用這事兒去刺虞府姑娘。

    雖然這出也將安王府淪為了談資,可她和宋軼又不是打一個娘胎裏出來的。

    對方汙點越多,她大哥的機會就越多,索性就看著不說話。

    虞宓眉頭皺了又皺,雖然娘時常教導在外麵要和氣待人,見人三分笑。

    這幾人卻是專門來奚落她的,那還能忍。

    她想了想,笑道:“郡主,我常聽奶媽媽說,家下人裏那些婆子,飯後茶餘,總免不了道東家說西家,搬盡是非,人家都管她們叫長舌婦,咱們這樣的可不得避著,您說是不是?”

    宋晴柔聽了半天,明白過來虞宓暗諷她是長舌婦,頓時氣的柳眉倒豎。

    才將要頂回去,就見不遠處雲橋邊搔亂起來,不多時一個婆子過來回稟道:“哪位是虞七姑娘?虞三公子叫老奴來告一聲兒,讓姑娘過去呢。”

    “可知是什麽事兒?”宋晴柔搶在虞宓前頭問道,這麽大的動靜,肯定發生了什麽事兒。

    虞宓瞧了她一眼,沒說話,等著婆子的下文。

    那婆子抬頭飛快的瞧了周圍一眼,雙手交疊在身前,恭敬道:“那邊有個姑娘落水了,說是虞府五姑娘,其他的老奴就不知了。”

    早前就聽說虞五姑娘追著未婚夫安王世子不放,沒成想今天倒叫她們親眼見了一回。

    傳聞果是真的,這虞五姑娘真是個傻的,否則哪個姑娘家似她這般沒臉沒皮的,追著男人跑。

    虞宓一聽又是五姐出了岔子,不由一愣,她分明都交代好了的,五姐怎麽又出來了。

    宋晴柔和宋嫣對視一眼,表情微妙,跟在眾人身後往外走。

    作者有話要說:  說寫古文就寫古文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