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 28 章
字數:4603 加入書籤
“叔祖父你能這麽做那就真是太好了,回去後讓阿爾吉善好好養病,孤這邊如今也沒什麽事情要做,不急。”
等送走了索額圖之後,康熙那邊很快就得到了胤礽跟索額圖見麵了的消息,還從埋在東宮中的暗線那裏知道了,太子給了索額圖那個老東西一些藥丸。
想到自己詢問太子還有沒有藥的時候,太子堅決說沒有的話,看來是騙自己這個皇阿瑪的,太子如今都學會騙自己這個皇阿瑪了肯定是被他身邊的那些小人給教壞的。
尤其是那個索額圖,仗著是太子外祖家的人,就老是找借口接近太子,教唆的太子連自己這個皇阿瑪都不親近了。
而且,康熙記得,前陣子老大胤褆想要太子勻一些藥給他,比較胤褆尚武,有時候上了戰場也會受傷,想讓太子給點藥備著也對。
可惜被太子給拒絕了,連自己的親大哥都不舍得給,居然舍得把藥給索額圖一個外人,這讓康熙心裏多少有點不舒服。
比較,在康熙眼裏,不僅胤礽是他的兒子,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他們都是自己的兒子,自己兒子怎麽都會比外麵那些大臣要親近一些,是一家人。
胤礽有了好東西,應該分點給自己的親兄弟還有自己這個皇阿瑪才對,舍不得給自己人反而給外人,就有點裏外不分,有點不大像話了。
這麽想著的康熙,完全無視了太子和他那些個兄弟不親,反而時常有爭執的事實了。
要是讓胤礽知道了康熙這個時候的想法,肯定不會覺得奇怪,反正他的這個皇阿瑪就想看下麵的那些兒子即使暗地裏爭得個你死我活,麵上仍然裝得是親兄弟,兄友弟恭的樣子。
對人對事,完全就是雙重標準,我可以做,但是你們就不能做,你要是做了就是大逆不道之類的。
盡管康熙這個時候對胤礽有點不滿,但父子兩的感情到底不錯,他也隻能暫時壓下這點不滿,裝作他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繼續跟胤礽一副父子情深的樣子相處。
康熙三十四年,這年發生了很多事情,除了胤礽大婚這事以外,四月的時候山西平陽府地區發生地震,房舍倒塌,人民損傷,後麵接著又發生水災的事情,讓朝堂忙碌了大半年,胤礽跟在康熙身後,也是很忙碌了一段時間。
而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十一月的時候,這天胤礽和往常一樣,一大早下完早朝,才回毓慶宮用完早膳,就被康熙那邊派過來的人叫到禦書房這邊,說是有事商議了。
胤礽本來還以為今天沒什麽重要的事情需要忙,還打算出宮一趟到處走走的,畢竟自從上次陪太子妃出了一趟宮外,他忙的到現在才算有點空閑時間。
天天憋在宮裏,見到的都是些口不對心的人,胤礽有時候也覺得有點心煩了,還不如出去透透氣,給自己放個假呢。
可惜被康熙派來的人給打亂了計劃,胤礽放心筷子,回想了一下最近發生的事情,好像已經沒什麽大事發生,需要特地到禦書房商議的事情了吧。
仔細回想了一下那輩子的記憶,胤礽在才從那些紛亂的記憶中找出一件最近要發生的事情,原來是關於噶爾丹的事情啊。
算了算時間,好像大概是這個時間,朝廷發現了噶爾丹那些人的蹤跡,這讓康熙有了親征的打算。
這次叫大家過去,可能就是想說這事吧。
等胤礽來到禦書房的時候,裕親王福全,大學士伊桑阿、兵部尚書索諾和、戶部尚書馬齊、禮部尚書佛倫,老大,老三,老三他們都已經到了。
他們這些人看到太子這個時候也到了,麵上沒表現出來什麽,但心裏想著,看來這次皇上要說的事情肯定是件大事了,不然也不會把他們這些人都叫了過來。
胤褆麵色有點不滿的看了太子一眼,不大情願的上前跟他打了個招呼。
老三老四他們兩個倒是和其他人一樣,恭恭敬敬的給太子請安,裕親王福全既然親王又是太子的長輩,倒是不用給他請安,見太子來了,兩個人互相打了個招呼,點了點頭,也就行了。
&n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bsp; 康熙看大家都到齊了,這才開口說道:
“今天叫你們過來,是探子那邊有了關於噶爾丹行蹤的準確消息,據說是在噶爾丹在土拉河與克魯倫河流域活動。對於這事你們有什麽看法?”
康熙這麽問,十分明顯的就是有意想再次親征噶爾丹,畢竟上次康熙親征噶爾丹的時候,因為身體的原因,半途而返回,沒有徹底把噶爾丹打敗,心中是十分遺憾的。
說到上次親征的事情,康熙裏麵對太子至今仍然有些隔閡,自己行軍途中病重了,太子過來侍疾的時候,居然一點憂色都沒有,就好像他心裏恨不得自己這個皇阿瑪快點死,好給他騰出位子一樣。
這讓一直把太子寵到骨子裏,事事想著太子的康熙心裏怎麽能不發寒,尤其康熙那個時候還是病重當中,心思尤其敏感多疑,這二十九年的那件事情,讓他們本來十分好的父子之情出現了裂縫。
盡管等康熙病愈了以後,想起往日太子對自己的好,這才勉強把那件事給壓了下去,康熙和太子兩間的感情好像又恢複如初一樣,但有什麽到底是不同了。
在場幾個人也是知道了二十九年那件事情的,聽出康熙提起關於噶爾丹的事情,就不由得想起了當年的那件事情。
不過在場的人都是聰明人,既然康熙自己都不想說這件事情,那他們就當做什麽都沒發生一樣。
倒是胤褆從那個時候,也就發現了,皇阿瑪和太子之間的感情不是不能破壞的,經過那次事情,以後隻要自己找準機會,肯定能讓皇阿瑪對太子徹底失望,到時候自己這個長子說不定就有望能得到皇位了。
這些火熱野心埋藏在胤褆的心中,讓他久久不能平靜,這也是他為什麽越來越喜歡跟太子對著幹的原因之一。
隻要鋤頭挖得勤,他就不信有他挖不了的牆角,破壞不了的父子之情。
等皇阿瑪心裏積累了越來越多對太子的不滿後,胤褆就不信自己的那個皇阿瑪能夠一直忍耐下去。
一聽到噶爾丹的消息,在場的其他人還沒說什麽,胤褆這個十分熱愛打仗的人率先跳了出來,高聲說道:
“皇阿瑪,既然我們已經有關於噶爾丹的消息,那還等什麽,趕緊打吧,兒臣願意率領軍隊出征,替皇阿瑪您把噶爾丹給捉回來!”
胤褆是一個好戰分子,恨不得能天天上戰場打仗掙軍功,他這麽說並沒有出乎康熙的預料之外。
隻是康熙並不想隻聽他一個的說話,把目光轉向太子,說道:
“太子,關於這事,你有什麽看法?”
胤礽剛才不是不知道他們心裏想著那件讓自己和康熙開始變差的事情,不過怪隻怪自己當年心裏沉不住氣,加上聽了身邊人的慫恿,讓自己的表情一時沒收住,沒有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自己對康熙病重的擔憂來。
要說那輩子,當時的時候若是一點心思都沒有,那肯定是騙人的,不過後來到底是跟康熙的父子親情占了上風。
盡管後來自己也試圖補救一番,可惜康熙一聽自己提到那件事情的時候,就會打斷自己的話,擺明了不想聽子解釋,也不想聽自己再提起那件事情了。
那輩子的自己也是蠢,見康熙後來一直沒有表現出來什麽,也以為那件事就這麽過去了,誰知道康熙隻是埋藏在心底,隻等著一個合適的機會爆發出來而已。
後來被兩立兩廢,不就是這些事情積累起來,一起爆發出來的後果嗎?
那輩子的太子可能不知道這些,可惜如今的胤礽經過反思後,對康熙他們這些人的心思確實能摸得清個大概的。
見包括康熙在內的人都一副粉飾太平的樣子,胤礽也故作無事的回答道:
“噶爾丹這個大清的心腹之患確實越早除去越好,兒臣也認為應該盡快派有能力的將領前去圍剿。”
太子說的也是看康熙心裏的想法,若是在自己當政的時候,能夠把噶爾丹除去,確實是一大政績,大清邊境的子民也過回平靜的日子。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