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書生渣男18
字數:4251 加入書籤
陸澤軒在安排好妻兒後,就開始了自己上山下鄉的村鎮走訪活動。
陸澤軒這一走訪就足足走了兩三個月,平時人也不怎麽活動,這下子也確實累慘了,不過,通過在這兩三個月的走訪時間裏,心裏也大致對銅陵縣有了初步的了解。
銅陵縣依山傍水,襟江帶湖,是眾水匯聚之地,水資源十分豐富,而內裏又多丘陵而少適於種植水稻的平原地形,而水稻的種植需要大麵積的水塘,因而種植麵積並不十分豐富,不過在後世有很多地區都有梯田觀光旅遊區,想來這裏也是可以用梯田的方式進行種植的。
銅陵縣的百姓主要以種植糧食為主,副業很少,基本上都是家裏養些雞鴨,條件好些的還會養些豬,個別人家學些手藝在農閑的時候給你打點臨工,比如說木匠啊、泥匠之類。
總之,這裏的勞作方式是粗放型的,而關於產出的農副產品除了自家吃,就都是直接在當地的菜市場給賣掉,因而價錢就並不高,也賺不了多少錢。
不管在哪個年代,隻有更多的技術投入,才能提高你所售物品的單價。據陸澤軒調查,這裏的物產還是較豐富的,隻是需要粗加工,用以提升其價值。
產品生產出來後,就需要賣出去,好在這裏是眾水匯聚之地,隻要修建碼頭,相信就能吸引商戶在此停歇,到時不怕不能把產品賣出去。
現在要確定的是朝哪個方向發展,而且首先需確認的是產品出來之前必須先把碼頭建好,不然到時難以售賣出去,所謂的要想富先修路就是這個道理。
想要建碼頭那就不是一點二點兒的錢了,光靠自己的家產可是出不起的,隻能想想其它的辦法了。
其實陸澤軒不時沒想過找當地的富戶進行投資,可是本地較大的富戶沒有多少,大部份都是一些零散的小富戶,而且如果拉的投資人太多,背景太強,到時對於利益分配及管理權容易鬧矛盾,所以陸澤軒想著還是以縣衙的名義來做這件事,到時所有決定就由自己來決定,免得那些人指手劃腳的。
雖然想以縣衙的名義來做,但是現在縣衙賬上雖然有錢,但是這筆錢是用於接下來的防洪建設用的,如果動用了這筆錢,一旦鬧出了洪災,那受苦受難的還是百姓,所以這筆錢還不能動。
想動這筆錢,除非有其它的辦法能保證防洪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受影響,能夠確保不出現洪災。想到這裏,陸澤軒就想試試在基礎設施上省錢了。
這裏的防洪方法還是比較落後的,就是一些清理河溝,在河兩邊用泥土石塊之類的修建防洪堤,陸澤軒想到這裏,覺得與其花錢還是照著之前的方式操作,還不如把後世的水泥給做出來,到時既可以省錢,也不影響防洪的建設。
想到這裏陸澤軒決定明天就以縣衙的名義征用一些匠人,試著把水泥做出來。
次日一大早陸澤軒就招集縣衙人員,商量著征人的事情,最終以縣衙名義,征集了十個熟悉燒窯與泥工的匠人。
因為陸澤軒隻知道水泥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製成生料,然後喂入水泥窯中煆燒成熟料,再將熟料加適量石膏磨細而成,具體的詳細操作還是有點不清楚,最後隻能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識告訴這些匠人,讓他們自行摸索了。
水泥的事情安排下去了,隻等結果了。陸澤軒想著部分地區的丘陵地貌,想著看能不能試著把他做成後世的梯田,到時也好給農民增加點兒收成。
想著這事,陸澤軒就和縣衙師爺商量著這事,隻不過師爺卻說此事不可行。
師爺解釋說:“關於這片丘陵地區,居住在這兒的百姓世世代代都嚐試過耕種,但是都沒有成功過,現在即使衙門裏下令讓他們開荒,他們的積極性也不會高的,說不定還會對衙門裏的公告有抵觸情緒,對以後的其它政令的施行會有影響的。”
陸澤軒聽了師爺話,覺得他說的也在理,光憑一紙公告就想讓農民相信還是有點兒難的,除非讓他們親自看到開荒後的地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確實能種出農作物,不然應該都不會相信。
想到後世的實驗田,陸澤軒說道:“那我們就開塊實驗田,以縣衙的名義再那裏開荒,到時在那塊地上種出了農作物,想來到時百姓也就不會再懷疑了。”
師爺聽到陸澤軒的辦法,到是覺得這個方法真不錯,說的再多也沒有眼見為實的感覺強,到時農民自然就會主動的去開荒了,更何況朝廷對於開荒還有鼓勵政策。
兩人最後按照陸澤軒走返後所畫的簡易上的標示選中了一塊地方,此處離縣衙不會太遠,坐車隻要一個時辰就可以走到,以後照看起來也方便些。
選好了地方,就需要選人了,兩人帶著衙役坐著馬車趕到該處村子裏,然後尋找到村長,將事情告訴了村長,並要求在村子裏選出十個青壯年來做這件事,當然也不是白給衙門裏做事,衙門也按照平時富戶雇人的價錢給他們發銀錢。
村長都以經做好了白給衙門做事的打算了,沒想到還能發銀錢,心裏也很高興,其實如果衙門真的不給錢,村子裏的人也沒辦法,這個年代就是這樣民不與官鬥,隻要不是讓人活不下去,就沒有人真的會反抗。何況這也是出點兒力氣的事情而已,自然還是很好解決的。
村長當場就去敲響了村子祠堂前的銅鑼,一般村子裏的銅鑼響就是有大事要開村會的信號,因此,不一會兒祠堂前就站滿了村民,都好奇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大家看到村長邊上站著的衙門裏的人員,也不敢大聲吵鬧,百姓怕官府的心裏表現的明明白白的。
村長將陸澤軒等人的身份宣布後,就將他們一行人的目的說了出來,並強調衙門會付銀錢的事情。
大家聽完村長的話,都在底下竊竊私語,有說那片地方是種不活莊稼的,有不相信縣衙會給錢的,總之,就沒有想幹這件事情的人。
陸澤軒看到大家這個樣子,也開口說:“這是縣衙裏的試驗田,我們需要找年青力壯的,又會農家活的莊家漢子,為表示信任,隻要今天簽了協議的人員,就可以當場給每人100文的訂金。”
聽到這話,大家也相信了些,也開始有人想要做這份工了。最後,還是進行了一番考核才挑選了十人簽訂了協議,也是簽協議時,陸澤軒才發現竟然有這麽多人是不認字的,甚至連村長也認不全協議上的字。這要是自己等人誠心要騙人,在協議上做手腳,簡直就是分分鍾的事情。這樣想來,以後這些人要與外來商戶簽訂協議時豈不是等著上當受騙。
陸澤軒想著將來自己辛辛苦苦的把產品做出來,最後這些村民卻簽錯協議,全部給人白做,就想吐血,當下隻覺得讀書識字簡直是迫在眉睫。
陸澤軒將十人聚集一起,講述了梯田的大致開墾方法以及這十人的工錢怎麽算的也說明了下,總之按照當地的臨工價錢給,另外還出5文錢給他們做午飯的夥食費,如果做的好,開墾快的話將會另給賞錢,至於賞多少就看開墾的速度與結果了,工錢就按月結算,在每月十五日付上月的工錢。
大家聽到陸澤軒的話,心裏都很激動,要知道像陸澤軒這麽平易近人的官員,他們都沒聽說過,而且把工錢說的這麽明白,讓人心裏太踏實。
現在想來這份工其實還真不錯,離家裏又近,上工也方便,還可以在家吃住,又補貼5文錢的飯錢,其實在家裏哪裏能吃5文錢的飯啊,這樣算下來做一天工比在鎮上打臨工強多了。
陸澤軒給幾人講好了這些,就約定好明天等陸澤軒到場聽他指揮就可以開工。
陸澤軒最後同村長告別後,就幾人又一起回縣衙了。
陸澤軒晚上同妻子講述了自己打算開試驗田,並有可能會因為在那裏做事而吃住在那裏、不能回來,讓他自己照顧好自己和孩子們。
聽到陸澤軒的話,妻子也是一臉高興,直說如果能成功將是一件大好事,到時大家能種的地也會更多了,那樣能吃飽飯的人也就更多了,又想著陸澤軒說可能要吃住在那裏,又擔心陸澤軒可能會吃不好、住不好,就想著也跟去照顧他。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