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此地乃是長阪坡
字數:4875 加入書籤
半人馬天生的攻擊都是衝著生物而去的,如果沒有什麽特殊的必要,並不會去肆意破壞客觀存在的物體。以他們的智力根本分辨不出腳下的路是自然的還是人造的。
所以克勞迪婭才會說奧維拉不在浮橋兩端布防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沒有半人馬會想著去主動破壞這座浮橋。而一旦在浮橋那裏派遣了部隊,反而會吸引大批半人馬聚集,讓事態向著不可收拾的地步發展下去。
如果隻是東岸被堵住那也就算了。最讓克勞迪婭擔心的是東邊這裏的狀況,會把西邊的半人馬也一起吸引過來。這樣一來,兩頭各自都聚集個幾萬人,她苦心得到的這些苗子,可能就會在兩方的夾擊下,全軍覆沒。到時候,縱然她有天大的本事,能把在場的所有人全部殺得一幹二淨,又有什麽用呢。
有些時候,多聽聽別人的意見也是有好處的。
又刺死一個妄圖闖過浮橋的半人馬,克勞迪婭還有閑心去反省自己剛剛作出的一些判斷。
沒有浮橋,這裏的河水也並不能阻擋他們。多少花一些功夫就可以遊到對岸,頂多不過是把身上的毛發給沾濕而已,會稍稍有些不舒服。如果河麵上多了座橋,有了更優的選項,他們就不會趟水過河,而是一股腦地從浮橋上過。
實際上克勞迪婭之前在三角洲地帶紮營,也是出於類似的目的。三個方向都有河水,留下一個走陸路的路口,這些半人馬就會自然而然地向那裏集中,從這一個方向進攻。如此一來,她就縮小了防守麵積,也提高了衝鋒殺敵的效率。
斯蒂爾應該也是學習到了這點,才向我提出這個建議的。
克勞迪婭這樣想道。
腳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屍體,警告著那些妄圖前進的半人馬,此路不通。可這裏又是附近唯一一處,不用沾水就能去到對麵的“陸地”。所以他們既不敢前進,又不願意放棄,就這麽和克勞迪婭對峙著。
這讓她能夠仔細地去觀察起這座浮橋來。
如果用雅克的手藝來評價它的話,就隻能用粗製濫造來形容。新砍下來的木材,隻是粗略地削去一些枝椏,連樹皮都沒有剝去。沒有麻繩之類的東西,捆綁木頭的是搓成束狀的藤蔓,為了保證這些藤蔓能夠牢牢捆住木材,又裏三層外三層地綁了好幾圈。橋麵低下起支撐作用的“漂浮物”……由於不會造船,也沒有趁手的工具,隻能大略略地用一整個原木稍作加工,弄成個底麵差不多是正方形的長木條,相互拚接成一道矮木牆,四個矮木牆前後組成個菱形,再加上一個底,勉強做成一個不漏水的東西。
看起來她已經是想方設法地去實現雷登的思路了。就這麽幾天時間,能做出這樣一座橋,實在是太不容易了。而且,她還能夠果斷放下自己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成果,敢於把這座浮橋放置在無人看管的狀態中,隨意地讓那些半人馬踩踏經過。都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可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又能有幾個呢。
維奧拉,她的聰明才智和細心果斷超出了克勞迪婭的預料。不,不能這麽說,沒有察覺到自己部下的優點,是她這個大團長的失職。半人馬的實力是和精神上的強大有關的,思維越縝密,心態越成熟,大腦越冷靜,判斷越果斷,力量也就更強大。既然已經知道了維奧拉比阿麗克西斯更強,那怎麽就沒有想到她的智慧也應該更為卓越。
反省反省,居然犯了這樣膚淺的錯誤。哪怕維奧拉平時的表現並不出眾,甚至可以說是很平庸了,但在那些點點滴滴的細節裏,還是能看出一點端倪的。
自從有了那幾個尖子冒出來,對普通隊員的關注度就減少了很多,這同樣也是不行的。
再怎麽說也是同一批人,當初是由自己親自挑選過的,就算進度落後一些,也不會差得太遠,終究是能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隻是今後一旦忙起來,根本就沒有辦法分出精力來去一個個甄別哪些人有怎樣的能力,疏忽會再所難勉。那怎麽樣才能避免這個問題呢?
克勞迪婭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雷登在那一次會議裏所提出來的東西。
製度。
實際上把他們三人小組自己給自己定下的規章製度直接照搬而來也是可以的。新任的騎士要有三個推薦人作為保證,並且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考察才能正式接受分封。
唔……用“分封”這個詞其實不好,雷文家的稱呼依舊是那種支配的想法,這必須要改改……用“晉升”之類的應該可以,反正也不是老一套的騎士標準了,隻要能遵守七美德,喜歡蓋房子的騎士,喜歡種地的騎士,都是騎士嘛。
決策係統和執行係統要分開,決策必須果斷、富有遠見,執行就要有耐心、沉得住氣。這樣以來就不能隻是一個光禿禿的騎士團了,許多臨時的措施和製度都要改改。回頭要和雷登好好商量一下,趁著秋天還沒有到,多從他腦子裏榨出點東西來。
正在那裏出神地盤算著,克勞迪婭發現西岸也出現了三三兩兩的半人馬。
看來他們已經走遠了,不過這裏還要再拖延一會兒。
見到西端的半人馬在遲疑了一會兒之後,企圖上浮橋過河,克勞迪婭立刻釋放出了一點點一直壓抑著的瑪娜暴走的力量。
對不起,現在還不能讓你們過來。
她的皮膚一下子泛成粉紅色,體內散發出陣陣熱氣。緊接著,隻見到她原地起跳,躍入半空,跳向對岸。這樣的身姿如果靜止在空中,會讓旁觀者產生一種好似在飛翔的錯覺。可半人馬終歸沒有翅膀,總是要落地的,在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之後,克勞迪婭重重地落到了浮橋的另一端。
著陸的一瞬間,騎槍突刺,化成一道殘影光幕,那些半人馬還沒有走上浮橋,就被這種從天而降的槍法,戳得滿身窟窿。剩下的家夥們見到這一幕,紛紛向後退去,不願意落到像這幾個倒黴蛋一樣的下場。
可這還不算完。
西岸的半人馬剛剛退縮,東岸那邊的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眼見克勞迪婭離開,便紛紛向前湧動。
哼,天真。
落地殺人一氣嗬成。借著來自大地的反作用力,克勞迪婭再次躍起,以更高的高度,更快的速度,跳回到東岸的橋頭,揮動騎槍戳死兩個,嚇得其他人再也不敢試探。
如果雷登在這裏一定會興奮地鼓起掌,大聲笑稱“此地乃是長阪坡”雲雲。
唉,當時實在太緊急,沒有來得及把鎧甲穿上,也不知道雷登說的那個“肥皂”能不能把這些血跡給洗掉。
這種粗暴地飛躍殺人,自然不可能做到躲過飛濺的血液,哪怕是刻意避讓,克勞迪婭心愛的衣服也沾上了斑斑點點的血跡。
算了,暫且就這樣吧。
對峙持續了整整五天,橋頭兩岸已經密密麻麻地擠滿了半人馬,其數量遠遠超過了三角洲之戰時對麵的半人馬人數。不過即便如此,克勞迪婭仍然沒有讓任何一個半人馬走上過這座浮橋。
殺人震懾,兩端飛躍,每次有楞頭青企圖走上橋麵時,她就會這樣去招待他們,這些半人馬就又能老老實實安分一段時間了。
一開始隻為自己留了三天份的糧食,眼見還能再支撐一段時間,克勞迪婭決定多拖延幾日。不過她不能像這些半人馬一樣,在周邊食物都吃完的情況下,開始捕食自己的同類,以此充饑。隻能在閑下來的時候,跳到水裏,捉一兩條魚上來。也就隻能捉那麽一兩條,因為此時,這群半人馬會立刻行動起來,再一次想闖過這座浮橋。
覺得要三方兼顧還是太過麻煩,時間拖延得足夠,大部隊應該已經跑遠了,在第五日,克勞迪婭決定南下去和她的騎士團會合。
可兩邊都堵上了,她又能往哪裏走?倒不是真不能殺出一條血路,可有更便利的方法,為什麽要自找煩惱呢?
守橋守了這麽多天,克勞迪婭還是第一次走上這座浮橋。感受著腳下一起一伏的觸動,她不禁為這座馬上就會垮塌的橋而感到惋惜。抬起槍尖,割斷了連接“木船”和橋麵的藤蔓,下麵的這個菱形“木船”頓時順著水流往下飄去。輕輕起跳,落在“船”上,船身猛地向下一沉,搖搖晃晃,卻沒有散架,沒有漏水。
很好,看來能堅持一段路。
“木船”隻是往下遊漂了一小段,又靜止不動了。克勞迪婭探身往“船”底一看,發現下麵還有一束藤蔓連接在船上,一直拖到水裏。
這是維奧拉為了更好地保持浮橋的穩定性,而拋下去的錨定。
切斷了這根藤蔓,克勞迪婭聽到橋的兩邊人聲鼎沸。這些半人馬們見到眼前這個煞星終於要離開了,紛紛忍不住衝上橋來。
跪坐在“船”裏順流而下,浮橋漸漸由大變小,輪廓慢慢模糊。克勞迪婭一開始還能看見半人馬稀裏嘩啦地落下橋去,後來又有些瞧不真切了,隻見到黑影晃動,橋體開始劇烈顛簸。等到了橋身在她眼裏變成了一根浮在水麵上的細細黑棍,這才支撐不住,看似很輕巧地折斷了。
想象著這些半人馬落水的樣子,克勞迪婭頓時心情大好,曬著陽光,坐在船中,欣賞著沿岸的風景,一路漂向下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