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武大郎搞事第五波(降低百官俸祿)

字數:3625   加入書籤

A+A-




    武大郎一說,大家也才想起來武大郎是真的還有一個沒說,但你才說一個,就已經花了這麽多時間,再說下去,這都不叫早朝了,改叫午朝算了。。

    徽宗整個人都不好了,他真的很想武大郎以後都不要來上早朝了。

    本來武大郎不來上早朝他還有那麽一點想念,現在恨不得武大郎馬上從他的眼前消失。

    徽宗坐著還好,但這些大臣都是站著的好嘛,特別像蔡京這樣的老人,已經感覺到腰酸背痛了,他這一把老骨頭今天算是被武大郎給折騰到了。

    “既然還有一點,那武愛卿說吧。”徽宗無奈地說道,也不知道這一點又是什麽,武大郎是不是又想搞事情。

    武大郎也知道這些人都被他搞得有些不耐煩了,但武大郎可不管這個,他甚至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於是武大郎慢慢便說道:“陛下,還有一點就是百官們的俸祿問題。”

    所有大臣麵色一沉,武大郎居然將手伸到了他們的俸祿上麵,這武大郎當真該死,大臣們默默地站著,聽著武大郎接下來還有什麽話說。

    “還是說到唐朝時候,那個朝代,官員一年最高的俸祿也就百萬左右。但我宋朝呢,居然已經高達千萬之多。整整是唐朝的十倍。簡直就是駭人聽聞。”

    “之所以每年財政收不付出,這便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百官的俸祿太高了。”

    “所以,降低百官俸祿,也是充盈國庫的一個良方,這樣每年財政收入才不會支不付出,年年虧空。”

    “陛下,覺得如何?”武大郎再次來了一次反問。

    降低百官俸祿?

    徽宗心裏開始打著算盤,降低百官俸祿,他是極為讚同的。因為聽了武大郎的話,他才意識到,他給這些官員發的工資那真的是太龐大了,是唐朝的十倍...想想都讓他心疼。

    不過徽宗知道這件事並不好辦,現在關係到百官的利益問題,許多官員都知道降低俸祿能給財政帶來一絲喘息的機會。

    但所有官員都沒有提過這件事,就是因為他們不想說,他們想悶聲發大財,他們同時也默認了這件事,覺得他們的俸祿就應該是這些。

    徽宗看著底下那些神色不一的大臣,緩緩開口。

    “對於武愛卿的這次提議,諸位愛卿有什麽意見?如果要降低,又要降多少呢?”

    徽宗開了一個頭,如果降低...

    這句話一出,就相當是徽宗同意降低俸祿,而降低多少才是這些大臣要討論的話題。

    許多大臣看武大郎的眼神都是吃人的目光,這武大郎,簡直不給他們活路。

    特別像蔡京這樣的大官,一年可是千萬兩入賬,就算是降低一成,那每年也要少拿百萬,別說有多心疼了。

    蔡京雖然心疼,但一成就一成吧,徽宗都開頭了,不降低也說不過去。

    於是蔡京便主動站了出來:“陛下,雖說俸祿有點高,但百官們的生活也頗為不易,臣覺得減少一成就可以了。畢竟,百官們不像武大人一樣會做生意,自然不擔心生活問題。”

    蔡京說話還是比較有水平的,順便把武大郎也拉了進去,意思很明顯,大概就是說,像這種會做生意的武大郎,他本來就不缺錢,自然不能聽武大郎的話,他們官員的生活還是很貧窮的好嘛。。

    徽宗想了一下,一成也相當的可觀啊,這麽多官員,他每年的國庫又可以多好多錢了。

    徽宗有些知足常樂,但武大郎可不是那麽好打發的,他既然說出來,自然就要搞得大一點。

    於是武大郎直接回擊:“太師,我倒覺得反過來剛剛合適,降低九成,你們領一成的俸祿也挺好的。”

    對於武大郎這種獅子大開口的討價還價,蔡京不以為意,他可不會像餘深那樣,說著說著就變成了兩成,一成就是一成,這是不能改變的。

    “武大人可真會說笑。”蔡京隨口打了一個馬虎眼,絲毫不給武大郎機會。

    武大郎也知道這個套路對蔡京沒用,也不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而是直接說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多的話我就不多說了,我的想法是必須降五成。”武大郎堅定地說道。

    聽著武大郎不容置疑地聲音,蔡京眉頭一皺。

    “五成?武大人,事情都不能你一個人決定,你還得看看百官們的想法如何?他們又是否覺得降低五成,不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

    蔡京也不想繼續跟武大郎硬剛,直接將百官拉了出來,降低五成已經觸及到所有官員的利益,即使武大郎的人同意武大郎決定,但人數可沒有反對的多,畢竟還有一些牆頭草可不會站在武大郎一邊。

    而且在蔡京看來,武大郎這是在自掘墳墓,這樣把他手底下的官員都得罪了,沒有一個官員會願意看到自己的俸祿減少。

    武大郎絲毫不退,同樣朗聲說道:“太師之言未免可笑,降低五成就不能正常生活了嗎?那麽唐朝那些僅僅隻有我大宋一成俸祿的官員難道都得沿街乞討不成?降低五成,依然還有五成,已經比所有朝代官員的俸祿都高了,還有什麽不滿足的?當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蔡京再次反擊:“武大人,今時不同往日,不能總拿一些陳年舊事與我宋朝相提並論。曆代先帝都不覺得有何不妥,為何你武大人卻總想著改革?難道武大人覺得自己比曆代先帝、大臣都要聰明不成?”

    蔡京言語犀利,確實是一個老狐狸,不過武大郎也並不覺得自己鬥不過,一切還在他們的掌握之中。

    於是武大郎便再次反擊:“太師說的對,陳年舊事無需再提,那麽陳年舊事又何嚐不是陳年之人提出來的,既然舊事不提,那古往今來的所有人和事也一並不提了吧。我們就說當下,太師以為如何?”

    太師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既然武大人要說當下,那麽就陛下與百官決定。武大人是這個意思嗎?”

    武大郎微微點頭:“當然,那麽便由金鑾殿裏的這些人投票表決。”

    蔡京皺著眉頭,有些遲疑,武大郎敢這麽做,他是不是有什麽後招?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