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軍民送別武大郎

字數:4338   加入書籤

A+A-




    武大郎要離開了,今晚注定無眠。

    武大郎盡情的釋放著自己,而李師師與潘金蓮也格外的瘋狂,毫無顧忌地配合武大郎。

    他們都想在離別的最後一刻,留下最難忘的一刻。

    所以,這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一直持續到天亮。

    天亮之後,李師師與潘金蓮也是累倒在床上,直接在床上沉沉睡去。

    武大郎給她們兩個蓋好被子之後,直接起床穿衣。

    即使是武大郎這樣精力充沛的人,忙活了一晚上也是有些精神不佳,不過也僅僅是身體有些疲憊,精神暫時還是很亢奮的。

    不過身體畢竟是強化過的,也並沒有感覺到什麽不舒服。

    武大郎走出房間,洗漱完之後,自己拿了點東西吃。

    武大郎並不像其他府邸的大老爺一樣,需要專門的丫鬟伺候,他雖然懶,但並沒有墮落到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武大郎吃完之後往府邸門口走去,遠遠地就看到府邸外麵聚滿了人。

    武大郎知道這些人都是來給他送別的,也說明他這個官並沒有白當,能得到百姓們的愛戴,那就是一個合格的官員。

    武大郎走了過去,來到門口。

    門外的百姓見到武大郎不約而同地喊道:“武大人...”

    武大郎壓了壓手,示意這些百姓安靜下來。

    對於武大郎,這些百姓是言聽計從的,馬上都緊緊地閉上了自己的嘴巴,現場馬上就變得十分寧靜。

    武大郎緩緩開口說道:“我要出趟遠門,這一走也不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或許是一個月、或許是半年、或許是一年。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依然會牽掛著你們。”

    “即使身在他鄉,我依然會想著你們穿得暖不暖,吃得飽不飽,過得開不開心..”

    “我很想繼續陪伴著你們,但更遠的地方有人需要我,我不能厚此薄彼,我希望你們能理解我做的決定。”

    武大郎說完悠悠一歎,神色在這一刻也變得有些黯然,就像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清官。

    聽著武大郎情深意切的話,這些百姓都開始有些淚眼模糊起來,這就是他們心目中的武大人,時時刻刻都在牽掛著他們。

    有些在低聲感動哭泣,也有些人在大聲的呼喊著。

    “武大人,我們能理解,你去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吧。”

    “武大人,我們會照顧自己的,你不用牽掛我們,你自己的身體要緊,你一定要保重身體。我們會想你的,”

    “武大人,希望你能早日回來,我們會等著你回來的。”

    ......

    場麵再度變得有些混亂起來,一個個百姓同樣大聲地喊出了自己對武大郎的愛戴。

    武大郎再次壓了壓手,讓大家安靜下來,然後再次說道:“我走了,我們會再見麵的。”

    武大郎說著朝朝停在一邊的馬車走去,突然有一個人從人群裏衝了出來。

    “大家讓一讓,讓我過去。”

    百姓看見紛紛讓開了一條道路,因為這個人的手裏拿著一把傘。

    如果是普通的傘,這些百姓當然不可能給他讓路,但他手裏拿的是萬民傘。

    這個人快速的跑到了武大郎的身邊。

    “武大人,我幫你撐傘。”

    武大郎看著這個人,這個人看起來很疲憊,眼中布滿了血絲,應該是徹夜未眠,由此可以想出,這把傘就是他連夜趕工出來的。

    “有勞了。”武大郎微微鞠了一躬,這一鞠躬感謝這個為他辛苦的人,也同樣感謝那些愛戴他的百姓們。

    傘撐起來了,罩在武大郎的頭上,武大郎突然感覺自己所有的辛苦都沒有白費,能得到所有百姓的肯定,這是他得到的最好的回報。

    馬車離府邸不算遠,但一行馬車足足有十多輛。

    武大郎的馬車在最前麵,也是走了一小段路程。

    武大郎到達目的地,那人便將傘遞給武大郎,武大郎伸出雙手去接,這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重視。

    傘遞給武大郎之後,這人鞠躬離開。

    萬民傘比較大,武大郎不可能帶去直沽寨,隻能是招呼了一個家丁過來,讓他拿回府邸。

    武大郎鑽進了馬車之後,馬車也緩緩啟動。

    兩邊街道送別武大郎的百姓從武大郎的府邸排到了城門口,武大郎馬車經過的時候,都會聽到他們的聲音。

    一句又一句的“武大人”在京都飄蕩著,經久不息。

    這些馬車趕車的基本是十劍那些人,行車速度相對快一點,沒過多久他們便出了城門。

    守城的士兵看到武大郎馬車的那一刻,瞬間站直了身體,表達著他們對武大郎最崇高的敬意。

    因為武大郎值得他們崇敬,盡管武大郎不是一個武將,但武大郎卻用他的方式,讓他們這些士兵享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待遇。

    任何一個士兵都銘記著武大郎給他們爭取的福利,即使後麵新加入軍隊的新兵,這些老兵也打算告訴他們這件事,讓他們知道,武大郎是他們每一個當兵都必須銘記的人。

    而這也成為軍隊的傳統,世代相傳,當然,這是後話。

    所有人看著馬車消失在他們視線之中,才緩緩地離去,京都也漸漸地恢複了平靜。

    不過沒有武大郎搞事的京都,這種平靜應該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武大郎這麽會搞事。

    武大郎一行有十輛馬車,但這十輛馬車並不是用來乘人的,其中有幾輛是裝著一些物品的。

    至於還有幾輛乘坐的人自然就是宋江他們,不過宋江他們有些人更喜歡騎馬,所以馬車的數量並不是很多。

    宋江等人自然不用多說,個個武藝高強,這樣的一隊人馬,想來是沒有哪個不開眼的強盜敢打劫他們。

    不過徽宗這人還算有點良心,看武大郎仇家那麽多,怕武大郎會被人暗算,也是派了一隊人馬護送。

    這一隊人馬全部都是由種師道精心挑選出來的士兵,雖然人數隻有一百人,但各個威武不凡,身上不僅有佩刀,還帶著火槍。

    火槍武大郎是知道,在曆史書的介紹裏,它是在南宋發明的,但隻有親身經曆才知道,其實在北宋的時候就一些了,不過一般都是秘密製造,也沒有大規模生產,品質也比較一般。

    因為武大郎要趕路,所以這些士兵也都騎著馬。

    武大郎可不想在路上浪費過多的時間,能早到一天是一天。

    就這樣,這一群人向直沽寨前進。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