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太子回京彈劾武大郎
字數:3903 加入書籤
武大郎看著遼軍的營帳開始慢慢地解釋了起來。
“我們都知道遼兵之所以選擇進攻大宋乃是有西夏為他們打掩護,同時也是因為方臘起義的原因,讓大宋自己應接不暇,這也是他們選擇出其不意的原因所在。”
“在這樣的條件之下,他們確實很有機會攻破大宋的防禦,一路南下,甚至說是占領大宋。”
“即使無法一時間使大宋滅亡,但他們也會拿到足夠的好處,一場戰爭的開始,不過都是利益使然,遼兵攻破大宋,無非就是為了占領土地,掠奪資源而已。”
“但你們隻看到他們進攻的步伐,卻沒看到他們本身存在的危機。你們難道忘了前不久還剛剛向我們大宋進貢過的高麗嗎?”
“而高麗剛好跟遼國的領土接壤,如果遼國想要興起戰爭,那麽他們必須考慮高麗的問題,即使高麗是一個小國,但同樣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危險。”
“那麽,要排除這個危險有三個方式,一個是攻打高麗,使高麗臣服。如果高麗被攻打,自然會向大宋求救,既然沒有求救,隻能說明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
“第二個假設是遼國與高麗簽訂某種條約,在遼國攻打的大宋的時候,高麗不會出手相助。條約這種東西有時候確實很難讓人相信,如果遼國可汗足夠聰明的話,應該不會采用這種方式。”
“那麽也就隻剩下最後一種假設了,那就是高麗也參與了這一場站爭。而遼兵之所以按兵不動,便是再等高麗的士兵過來。”
“所以,這不是兩國伐宋,而是三國伐宋。”
武大郎說完便不再言語,而宋江、吳用以及楊再興卻已經愣在當場。
就他們現在靜海縣的士兵而言,單單是抵擋遼兵都有些困難,更何況還有高麗的軍隊。
而靜海縣之所以有信心能阻止遼兵,那還是靠著這一堵城牆,以及製造出來的一些秘密武器。
但秘密武器總有用完的一天,在絕對的人數麵前,他們也無法做到僅用他們上萬人的力量擋住數十萬的敵人。
“大人,如果高麗的軍隊真的來了,那...”吳用不自覺地問道,即使他自稱孔明在世,但也沒有什麽計謀能抵擋這麽多敵人。
宋江與楊再興也是一臉的擔憂,這場戰爭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切順其自然就好,盡人事聽天命。”
武大郎隨意說道,並沒有表現出積極的一麵,也沒有讓人覺得消極,看上去倒是有一點胸有成竹的樣子。
楊再興突然想起了什麽,然後便開口問道:“大人,河間府不是還有一些軍隊嘛,為何不調過來?一起防守的話,勝算也大一些。”
“河間府啊...”武大郎微微抬頭看向天空,然後突然轉移了話題:“好像要下雨了,走了走了...”
武大郎說著果然轉身就離開了,也不管宋江他們。
宋江三人互望了一眼,全部都是麵麵相覷,他們完全猜不透武大郎的心思。
“軍師,你知道武大人的安排嗎?”宋江看向吳用問道。
吳用臉皮一抖,對於武大郎他是真的是一點都猜不出來,這也讓人非常的尷尬,他被譽為軍師,卻連老大想什麽都不知道,可見是有多麽的失敗。
“武大人的想法比較特殊,過一段時間就知道了,大家安心等待就是了。”吳用說完也是趕緊離開,不然他感覺會被其他的兩個小夥伴鄙視。
吳用離開之後,宋江與楊再興互看了一眼,也是各自默契地離開了。
連吳用這種有點腦子的人都猜不到武大郎的想法,他們就不用傷腦經了,還是回去乖乖的練兵,到時候在戰場上多殺兩個敵人更舒暢。
靜海縣現在可以說是已經被敵軍團團圍住,城內的百姓也是有些緊張。
不過一想到連武大郎這樣的大人物都跟他們站在同一條線上,緊張的同時倒是並沒有那麽的懼怕。
他們也都相信武大郎可以幫他們渡過難關。
而前些日子離開靜海縣的太子與白時中現在倒是安然無恙地回到了京都。
還好他們跑得快,不然他們怕是要跟靜海縣的百姓們共存亡了。
太子的馬車暢通無阻的直接進了宮門,而白時中的馬車居然也跟在後麵。
在中途的時候,太子隨便找人問了一下,得知徽宗在禦書房之後,也是朝禦書房走去。
馬車行駛了一段路程之後便停了下來,然後太子與白時中也是各自從馬車裏出來。
太子還是比較注重儀表的,下車之後也是用手拉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畢竟坐了這麽久的馬車,衣服還是有些褶皺的。
不過即使是這樣,太子也不想先回去換一套衣服再過來,那樣隻會讓他覺得浪費時間,因為接下來他要做的事可是非常的重要。
所以,這一套在路上換上的衣服也就勉強拿來去見徽宗。
不過太子的心裏其實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徽宗待會兒看到他這麽風塵仆仆的樣子,會不會稍微流露出那麽一點父愛呢?
如果有的話,當然是最好的,沒有,那就拉倒吧...
太子走在前麵,白時中跟在後麵,白時中的作用當然就是為太子壓陣,或者說待會兒當一個證人,在旁邊煽風點火什麽的。
太子與白時中走進禦書房。
“兒臣參見父皇,給父皇請安。”太子喊道。
“臣吏部尚書白時中參見陛下。”白時中喊道。
在批改奏折的徽宗微微抬頭,看了兩個人一眼。
“有事?”徽宗淡淡問道。
太子心裏有些犯嘀咕,他的這個老子到底是怎麽了,父子這麽久沒見了,現在見一麵都表現的這麽淡然嗎?
白時中也是一個善於察言觀色的人,他看著徽宗的樣子好像有點不太高興啊。
於是白時中趕緊給太子使了一個眼神,讓太子取消這次行動。
誰知道太子這個愣頭青根本就沒在意,直接說道。
“父皇,兒臣今天是來彈劾武大郎的。”
白時中馬上又看向徽宗,發現徽宗的臉又陰沉了幾分...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