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酒店行
字數:3161 加入書籤
nbsp; 一大早,曹操便拉著呂恒在酒店門口。(整個酒店被曹操給包了,沒有錢的那種。)曹操穿著新出爐的漢服(被呂恒改過的,已經有點偏向與後世古裝劇的衣服。)騷包的曹操還嚴明,隻許他一人穿新衣。別的人隻能穿舊服,還特別關照呂恒。
呂恒也知道,曹操拉自己來是什麽原因。呂恒說白了不過一小小寒門,即使要娶蔡琰為妻了。但是世家就是世家,可不是一兩代人就可以比擬的。除非呂恒入贅蔡府,才能最迅速的成為世家。否則隻能靠自己與以後的兒孫,一代代積累。
卯時剛過,便已經有客上門了。還正好是呂恒認識的劉備三兄弟,話說劉備三人自從與呂恒分別之後。簡直是如魚得水,功勞大把的撈,最後還都得了相應的回報。甚至還有點提高,劉備都已經升到,與呂恒同等的官職了。一樣的西園校尉,一樣的洛陽賜宅,甚至還提前進了皇室宗廟,靈帝簡直是挖空了心思對劉備。
劉備依然前世的做派,見曹操與呂恒正站門前交談。也不打斷,等二人目光轉向他,他立馬一拜道“孟德兄,玄甫先生,劉備見過二位!”。身後的關張二人,也跟著劉備舉起了手虛空一拜。
呂恒二人見狀,趕緊轉身回禮。畢竟劉備現在可是皇室之人,雖然不過是無爵之人,但是皇室就是皇室。君不見,漢皇公主無人敢娶嗎?(漢代公主雖貴,但是真正世家嫡子都不會願意娶公主。一般漢公主,都會直覺找寒門之人結婚。)
“玄德啊!自上次一別,我們已有數月未見了,今日可要好好喝上一番。還有關張二位兄弟,我曹操可是佩服的緊啊!走走走,我們幾人先上去。”說完拉著劉備便往裏麵走,劉備本想好好謝謝呂恒的。誰知被曹操硬生生拉著,隻能用歉意的目光對著呂恒點了點頭。
關張二人見劉備被拉走,也不擔心劉備安危。二人聯袂走至呂恒身前,鄭重的一拜。呂恒見狀,急忙拉住二人,怎奈關張力氣實在是大。呂恒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二人行完禮,隨後不解道“關二哥,張三爺,您二位這是為何?”
二人連連擺手,連呼不敢不敢。隨後還是張飛豪氣,直接大聲道“先生,某家與二哥拜你,你盡管受著。若不是先生看重,恐怕我兄弟三人還在外收拾黃巾餘孽呢!那來的機會做這等大官。還有先生在廣宗,可是做了好大的事,某家著實佩服。”
呂恒心中得意著,嘴上還是謙虛道“張三爺過獎了,我小小書生,哪有你們上馬殺敵來的威風。我可是很是佩服二位的,二位的統兵之能先不說。光是這武力,可是我生平僅見。可恨我這身姿不行,否則我肯定也要學上一學。”
呂恒隻是說說,誰知關張二人可不這麽認為。特別是關羽,他可是將呂恒當做同類人看待的。見呂恒欲學武,關羽立馬便答應了。還說明天就去找呂恒,呂恒隻以為關羽是開玩笑,所以也沒放在心上。三人寒暄完,便一同趕去曹操那邊。
為了給曹操開慶功會,呂恒直接包圓了整個酒樓。酒店是原來客棧改來的,在原來基礎上又擴建了三分之一。現在加起來共三十幾個屋,但是真正吃飯的隻有八個,別的都是客房。進門為大廳,本來可以坐十幾桌。因為今天是包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場,所以隻放了八桌。左右兩邊都改成了包間,最裏麵是兩個貴賓廳。此刻曹操等人就在裏麵。
因為是軍方的慶功宴,所以曹操聽了呂恒的建議。讓很多軍中領袖都來參與了,正因為如此,才將整個酒店都坐滿了。
貴賓廳左邊本來是準備給宮裏宦官的,畢竟曹操如此做派,不請他們會被靈帝抓口實的。誰知道,宮裏傳出消息,讓曹操折現。搞得曹操隻能暗地裏送去銀錢。也正因為這樣,導致很多世家之人都沒來。如果不是因為曹操人緣好,估計軍方很多人都不會來。
沒過多久,請的人便一一到齊了。有軍中元老皇甫等人,畢竟受了曹操二人偌大恩惠,如果不來實在不好意思。連孫堅,袁紹等人都來了。前者是來刷臉,後者則是來看熱鬧的。
沒一會主賓安坐,曹操吩咐開席。隨後,呂恒便命侍女們開始上菜。曹操等人也見識到了東漢的流水席(之前汪家姐弟,雖然訓練好了廚師。可惜他們不知道什麽叫流水席,所以之前在這裏吃飯,都是一次性將所有菜上來。現在呂恒回來了,當然不會繼續讓廚師提前做。)
曹操剛開始還疑惑,為什麽隻有一些冷菜。現在才知道,原來是這麽一回事。現場陷入了詭異的寧靜,大家都不知道還會有什麽不同。所以沒人敢第一個動手,畢竟誰都不想丟人。呂恒反而不管不顧的,直接舉起筷子便吃。等發現諸人異樣登時不敢吃了(這是怎麽回事,他們看著我幹嘛?難道我臉上有東西?)
正胡思亂想的呂恒,冷不丁被曹操一碰。看著曹操的神情,頓時了然。隨後將流水席的規律一說,場麵頓時放開了。
曹操見場麵好轉,偷偷的對著呂恒道“玄甫老弟不厚道,明知吾等未經曆過,還不提前解釋。搞得我差點以為你是故意為之,下次再有如此之事,玄甫你可必須說與我曹操。”呂恒見狀,連連點頭稱是。但是腦子裏卻在匪夷,幸好自己到來。否則,滿桌肯定不是羊就是牛。(漢朝其實是允許吃牛肉的,但是普通人吃不到,不是因為不允許吃,而是因為太貴了。在漢朝,普通百姓或軍隊中的基層士兵想吃頓牛肉,就跟咱們現在江南人吃頓烤全羊,內蒙人吃頓糖醋鯉魚差不多,漢朝的牛肉,能吃得起的也隻有富商和軍政中的幹部領導才能吃得到,漢朝對牛肉的管控和秦朝不一樣,秦朝是吧牛當做農耕工具用,吃了違法,漢朝把牛肉當做自己是土豪的一種象征,大鼎煮肉才是有麵子。但是吃可以,但是殺就有問題了。《禮紀·王製》,規定“諸侯無故不殺牛”,說明隻有諸侯在特定的情況才可以殺牛,諸侯已經是地方上的最高統治者了。即使想吃牛,都必須找借口。隻要借口找的好,天天吃都可以。
而到了隋唐以後,一直到清末。都是不允許吃牛的,甚至每頭牛都要登記造冊。明朝以後,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因為他是農民出身,知道餓的滋味,自然懂得農業的重要性,所以他保護耕牛的措施,完全超過了前幾個王朝。在《大明律》裏麵這樣寫道:殺害別人的牛,需要仗擇三百下,並坐牢兩年,殺害自己的牛,需要仗擇兩百下,並坐牢一年,如果耕牛老死,不上報著,仗擇五十。
這樣的情況下,古代吃牛簡直是難的嚇人。像水滸裏麵那樣是根本不可能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