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節 略有此意

字數:4827   加入書籤

A+A-




    教皇的使團的成員幾乎是在向霍爾蒂赤裸裸的展現著羅馬正是今日的歐陸中心。

    黑色軍團並不是那個幻想世界裏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勵誌偶像,對於喜歡中世紀至文藝複興時期的朋友來說非常熟悉,特別是全戰幾個遊戲模組的愛好者。

    眾所周知,德意誌的雇傭軍一直都是各國作戰時的不二之選,自從查理五世的爺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改革之後,德意誌雇傭軍就等於是為各國領主解決了從基礎兵員到中級軍官的全套體係。

    隻要有錢,就能招募德意誌人來出售鮮血。

    當然等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和法國國王佛朗索瓦一世爭奪意大利的時候,除了查理五世之外,他的對手們無論是法蘭西國王還是意大利的各個邦國,旗下都有不少德意誌傭兵。

    查理五世身為“日耳曼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自然不會忘記自己理論上是所有德意誌人的君主,因此他下達詔令,要求所有為同自己敵對的法國人和意大利人服務的德意誌雇傭軍立即停止服務。

    然而正所謂皇帝不差餓兵,查理五世的詔令雖然讓一些德意誌雇傭軍停止支持他的敵人,但是還有些依舊在為他的敵人們繼續服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洛德維克·美第奇手上的黑色軍團。

    這支黑色軍團有一個特點,就是洛德維克·美第奇創造性的繼承和發揚了了火繩槍騎兵戰法。

    將騎兵和火繩槍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非常強力的組合,火槍手們獲得了極強的機動性,而騎兵們則擁有了強大的火力,這種創新性的戰法將在未來改變騎兵的麵貌。

    洛德維克·美第奇儼然是個重要人物,霍爾蒂很快就意識到能夠從這個人這裏學習火繩槍騎兵的戰法,完善匈牙利的騎兵體係,並且還能夠借著這個人同美第奇家族建立起直接的聯係,為霍爾蒂在北意大利找到一個支點。

    讓·德·拉·瓦萊特更不必說,在十字軍時代,教皇建立了若幹武裝修士團,必須首先說明的是不管是聖殿騎士團還是條頓騎士團亦或者醫院騎士團,他們都是一種宗教組織。

    聖殿騎士的第一重身份是僧侶修士,第二重身份才是騎士,更確切地說他們是羅馬教廷版本的武僧。

    現在這個時代,十字軍大潮已經褪去,最著名的四個武裝修士會,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聖地亞哥騎士團、條頓騎士團也有著各自不同的命運。

    聖殿騎士團在兩百多年前就已經被法王和教皇指定為異端而徹底撲街。

    條頓騎士團六年前已經徹底世俗化,從武裝修士會變成了霍亨佐倫家族旗下的一塊領地,而且更讓教廷失望的是他們皈依了路德宗,也變成了徹頭徹尾的異端。

    唯一完成了使命的便是聖地亞哥騎士團,他們成立於伊比利亞半島,致力於對抗半島上的摩爾人綠教王朝,最終在西班牙人的再征服運動中發光發熱,在東方十字軍在黎凡特海岸折戟沉沙的時候,他們協同伊比利亞各基督教王國將摩爾人徹底征服。

    但是他們作為威脅到西班牙王權的一個組織在三十多年前也遭遇了整改,騎士團的架構被取消,大團長由西班牙國王擔任,騎士團名下土地財產全部充公,聖地亞哥騎士作為一個榮譽頭銜繼續存在。

    今日的聖地亞哥騎士團已經從一個宗教性質的武裝修士會變成了類似金羊毛騎士團、襪帶騎士團一樣的世俗君主騎士團了。

    唯一還在堅持的就是醫院騎士,自從耶路撒冷王國陷落之後,他們便搬去了塞浦路斯島,然後轉往羅德島,開始了海盜生涯。

    醫院騎士們以羅德島為基地,利用戰船四處襲擊過往的阿拉伯、奧斯曼商船,將前往麥加和麥地那的朝聖信徒綁為劃船的奴隸,被綠教徒深惡痛絕。

    當然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也一樣,醫院騎士們信仰虔誠,碰見和綠教徒交易的意大利商人也是一樣幹掉。他們又這樣在羅德島堅持了兩百年。

    在眼前這個時代,除了醫院騎士團還在堅持之外,剩下的武裝修士會都已經全部撲街,而拉·瓦萊特在經曆了羅德島之戰後苦心經營,最終使得醫院騎士團在馬耳他島得以複興,直到拿破侖時代才徹底撲街,可謂是興亡繼絕一般的人物了,因為他一個人又將十字軍的最後孑遺續了兩百四十多年的命。

    霍爾蒂忽然意識到,現在的醫院騎士團應該還是群剛剛被蘇萊曼從老家羅德島趕出來的孤魂野鬼,若是能把他們拉過來顯然會大大提高自己這邊的聲望和力量。

    醫院騎士團怎麽說也是一家四百多年的馳名老店,若是能增資並購也是不虧的。

    當然最後值得一提的就是馬基雅維利。

    對於這位老先生,霍爾蒂是一點興趣沒有。

    在霍爾蒂穿越前的那個時代,馬基雅維利這個名字和不擇手段畫上了等號。

    從梁啟超那裏論,馬基雅維利是個類似於韓非子、申不害一般的人物。而在更多人心裏,馬基雅維利是個類似賈詡一般的毒士,西方的厚黑學創始人。

    然而這種說法恰恰是錯誤的。

    霍爾蒂穿越前是一個工程建築業從業人員,因為職業的緣故,經常在沒有信號沒有網絡的偏僻地區工作,霍爾蒂為了打發時間閱讀了大量書籍,馬基雅維利的著作也自然在他的閱讀範圍。

    馬基雅維利的政治生涯堪稱失敗。

    作為一個佛羅倫薩人,在佛羅倫薩共和國發生了推翻美第奇家族的政變之後加入了共和國政府,並且成為執政官的核心秘書,並以此身份推行了一係列改革。

    然而事實證明他的改革脫離現實,當利奧十世成為教皇之後,美第奇家族重新奪回了佛羅倫薩,馬基雅維利淪為階下囚。

    不過萬幸的是他的好友圭恰迪尼是教皇心腹,馬基雅維利也就幸好逃過一劫,成為了利奧十世的文學侍從,為教皇創作了一些低俗喜劇。不過馬基雅維利的文學素養很高,他的喜劇為他贏得了“意大利的莫裏哀”這個稱號。

    《君主論》就是他在困頓時期為教皇寫的一本小冊子,翻譯成漢語算上注釋也不過七萬餘字,要說什麽微言大義真的談不上。

    馬基雅維利本身謀身不知進退,治國也最終血崩,他編練民兵替代雇傭軍的政治主張在普拉托之戰化為泡影,佛羅倫薩民兵在西班牙雇傭軍麵前一敗塗地。

    後世人將他奉為不擇手段的祖師,賈詡一般的人物,的確是讓人感覺有些不知所謂。

    實際上霍爾蒂讀過馬基雅維利另一本著作《論李維》,馬基雅維利在這本書中仔細研討了共和國的體製如何運行,彼此之間的權力如何製約。

    而馬基雅維利最主要的功績,概括的說來應該是他將權力從神聖的影子裏拿了出來,直接指出國王的權力並非天授,而是來自於軍隊和法律。

    這也是他的著作長期被禁止,他被人被汙名化的主要原因。

    對於中國人民來說,從秦末就有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覺悟,在唐末五代更是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但是在基督教環境之下,不管是羅馬公教還是希臘正教,不管是加爾文宗還是路德宗,君權神授是不容打破的現實,君主的權力來源於上帝的授予,即便是匈牙利這樣的選舉國王製度,整個流程的最後一步加冕典禮上也是由匈牙利王國內最古老的地區教會艾斯特姆大主教來將冠冕帶到國王的頭上。

    如果剝去圍繞在馬基雅維利身上的重重影子,剩下到最後的就是一個典型的文藝複興學者,不過專業是政治學研究罷了。

    他身上帶著深厚的舊時代的烙印,但是又引領了對新時代的思考,他是盧梭和伏爾泰的先行者,一位文藝複興時代特有的啟蒙巨人,如此便足夠概括他了。

    至於什麽厚黑學宗師之類的話語,更是令人歎惋。厚黑學大師的政治生涯結束是作為教皇的喜劇作家,聽起來實在是一種侮辱。

    對於這樣的人物,霍爾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文藝時期君主們常做的事情,將他招攬在宮廷之中,給他充分的條件去安心著書立說。

    畢竟馬基雅維利先生的實際操作著實是相當一般,換成兵法,大概就是著書立說與孫武、孫臏相仿佛,實際上陣還不如趙括。

    有些人其實一生抑鬱不得誌對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是一件好事。

    霍爾蒂就這樣胡思亂想著開始了和教皇方麵的第一次會晤。

    “霍爾蒂閣下有意匈牙利王國的王冠嗎?”

    雷多菲樞機到算是開門見山省去了許多繁文縟節,第一句話非常直接。

    霍爾蒂也大大方方地應了下來。

    “略有此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