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替身

字數:4210   加入書籤

A+A-




    nbsp;   清晨醒來,陳謙洗漱後便直接登上六層,繼續雕刻前世的親人。這七日陳謙已經刻好第一世的父母人像,雖說五官雕琢不夠入神,但拿來做臨摹的樣本搓搓有餘。

    今天該做恩師的雕像,那位師塾先生是除了父母外,陳謙接觸最多的人,刻畫起來很順手,大概兩日便可完工。

    一專注起來時間便過很快,剛雕好輪廓,海公公就過來提醒陳謙該用午膳。海公公一邊下樓一邊念叨著宮裏宮外的事,特別是關於朝會,大臣們都恨不得衝進宮麵聖。

    經過四層,陳謙掃了眼正中央那一排書卷堆疊的七座小山,每一日的表奏都會送到這讓陳謙過目,不過陳謙根本沒翻過一卷,任由它們越堆越高,而最近兩日的表奏異常多,一座頂前麵五座。

    “這兩日外麵有什麽大事,怎麽有這麽多奏折?”

    “回皇上,近年邊境平穩,百姓安居樂業,應無要事。奴才猜想這些多半是群臣請皇上重開朝會。”

    [才兩次沒上朝就這麽多追債的,古時候想當個昏君也不容易。]這種話也隻能心裏說說,陳謙可不想被唾沫淹死,

    陳謙說:“那就拿一卷過來看看。”

    海公公趕忙跑去把今日奏折裏最上麵的一卷拿下來,這卷正是兩名丞相聯名上表的奏折,還有兩大派係的官員附議,朝廷大半官員的簽名都在上麵,分量相當重。

    原本以為皇上看過後會迫於壓力再開朝會,沒想到皇上隨意看上幾眼,卷軸隨手一扔,又往樓下走。海公公雖然詫異卻不敢多問,連忙跟著下樓。

    到了三層,午膳已經擺滿一八仙桌,香氣撲鼻勾得人食指大動。

    在當皇帝前,陳謙一直以為這個世界的飲食水平低下,因為連著兩世他都是吃著水煮菜,喝著低度酒熬過去,到了現在才知道這世界還是有幾種調味料的,隻不過相當稀少,普通人家根本買不到,隻能買到些糖和鹽。

    再加上老百姓能吃到肉類和蔬菜品種單一,而不像皇帝的餐桌,根本就是保護動物主題餐,還是不重樣的,因此每天吃飯都是陳謙心情最好的時候。

    看著陳謙心情不錯,海公公暗自琢磨著那卷奏折的事,昨天夜裏薛丞相托人送來重禮請他勸諫皇上。原本計劃著讓皇上看到奏折就行,沒想到皇上完全不理會,這事沒辦好禮就不能收,二十根金條啊,根本舍不得退回去。

    “小海子,這是什麽菜,吃起來口感極好。”

    海公公看了看皇上拿筷子指著的菜品,心頭暗喜,連忙回答:“回皇上,這是梨蘭,隻長在湄鴛島的密林之中,這一份梨蘭還是薛丞相之子薛泉回京時進獻的。”

    “嗯,有心了。”

    “皇上,那薛泉任湄洲太守滿三年,如今已經回京五日,正等著上朝聽調呢。”

    陳謙笑了下說:“原來如此,有功之臣不能怠慢,飯後你把薛泉的奏折抽出來,我批完後讓他再回湄洲去。”

    皇上您怎麽不按出牌啊,海公公心裏苦,隻能裝笑著答應。

    陳謙才不理會這些下人的小心思,隻想著盡快搞清楚關於那邪火的一切。

    飯後陳謙就到二層翻閱史書,這些書都是陳謙下令搬來的,每天陳謙都會花一個時辰找尋關於歸雲樓和太子被害的記錄,這樣既可以放鬆下身體,也能從文獻中找找前世今生的因果關聯。

    這七天翻查下來,陳謙找到關於歸雲樓修建的資料,還從七亭鎮縣衙裏調到當年征丁的記錄,上麵顯示楊虎四月被征調,十月離開京城,而且根據密探回報,楊虎一家還生活在七亭鎮。

    聽到消息的時候是重生後的第三天,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嚇得陳謙差點從歸雲樓摔下去,鎮定下來後立刻讓密探將人悄悄帶進皇宮。

    好在七亭鎮不遠,快馬加鞭兩日便可來去,第五天上午楊虎一家被下了迷藥,罩著腦袋送進宮裏,送到歸雲樓後陳謙終於看到楊虎一家,在密探陪同下一一辨認。

    如果不是密探一口咬定,陳謙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人是楊虎,他和自己完全不一樣,國字臉絡腮胡,虎背熊腰手臂粗得跟柱子一樣,這根骨完全不是耍雜技的料,跟從小賣藝的經曆怎麽對的上?再看翠兒,李善,也是完全不同的人。

    眼前昏迷的狗蛋也有十七歲了,陳謙不懂看相,可猜不出當年一歲的娃如今是不是這般模樣,倒是狗蛋還有兩個妹妹,十來歲的年紀但是挺可愛。

    陳謙心想[如果當年沒有那場火,也許這兩個丫頭就是他跟翠兒的孩子。]

    收住感慨,陳謙吩咐密探將楊虎留下,其他人送移到房間。而楊虎則被五花大綁定在椅子上,再用黑布袋把腦袋罩得嚴嚴實實,做完這些陳謙喝散所有人,隻留下他和楊虎留在密室裏。

    等了一會,楊虎有些動作,看來是灌下去的解藥起效果,陳謙抄起地上的水桶直接潑楊虎一臉。

    醒來的楊虎非常慌亂,用力掙紮,但浸過水的麻繩根本掙脫不了,楊虎隻好大喊,陳謙說話楊虎根本不回答隻管呼救。

    陳謙沒心思跟他好好說話,直接把刀架在楊虎脖子上,冰冷的刀鋒終於讓楊虎冷靜一點,轉而喊起大俠饒命之類。

    陳謙說:“我問你答,要老老實實地說不可有半點欺瞞,若有半句假話我立刻送你歸西,如果你沒騙我,明日我便送你一場富貴,聽懂了嗎?”

    楊虎連連點頭:“大人您問,小的絕對不說假話,我也不敢要富貴,隻求大人饒了一家老小性命。”

    陳謙:“那就得看你的態度了。”

    隨後陳謙便從楊虎小時候問起,一直問到娶妻生子,越問越吃驚,竟然和當年被灌輸的記憶一模一樣。當年戲班有幾個小夥伴,師父是哪一年死的,做木匠時哪一次回家時遇到山賊,所有問題大漢都答上了,就連新婚夜裏翠兒因為吃痛,咬了左邊的肩膀他也答上。

    好幾次陳謙都想停下來,但為了找到真相他還是接著問下去。問到狗蛋出生後的事,答案終於開始有變化。

    大漢不識字,他的記憶裏沒有寫春聯,寫家信,和村長,費老頭也就沒有太多交集。他的記憶中也沒有腳踩火雨的偷酒賊,黑甲鬼麵的禁軍,從天而降的光柱。

    問不出更多消息,陳謙讓人把楊虎送出城,並賞了一百兩銀子,有這筆錢夠他們安穩一生。

    站在歸雲樓上,回想這幾日的發現,陳謙也想明白一些規律。

    第一點,從楊虎的身份被繼承來說,被灌輸的記憶是相同的,隻不過胡子大漢覺得自己就是楊虎,沒有半點不自然,而每次穿越都頭痛半死的陳謙卻知道那是虛假的。

    第二點,蘇醒後的人生並不會互相影響,比如陳謙認識的費老頭是活著出了京城,而胡子大叔認識的費老頭卻因喝酒誤事被處死。另外史書記載太子死於刺客之手,在京城外的九峰山圍獵時被暗殺,跟陳謙經曆的太子被毒殺不同,時間也差了三個月。

    第三點,翠兒,李善的身份也被繼承,說明邪火的範圍相當大,遠不止京城一地被摧毀,搞不好就是世界重置。

    這又帶來另一種可能,翠兒有可能會重生在這個時代,也許繼承別的身份活著。比起第一世的父母,恩師,翠兒可能是陳謙最有希望找到的人。

    明天雕完恩師的像,接著雕翠兒的吧。

    [翠兒,假如再相遇,你是否還記得我?]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