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字數:3869   加入書籤

A+A-


    福寧郡主來了後沒一會兒子,杜靜怡也在鄭心妍堂~妹鄭心怡的引領下走進來。

    因為對常瑜臻有了防備,梅盛楠在她身上的關注自然就多了些,這會子發現她一見到表姐,眼睛裏就冒出怨毒的目光來,恨不得啖其肉喝其血的模樣,手裏帕子捏的死緊,以致於指節都泛白了……

    表姐跟她有深仇大恨?這梅盛楠是不信的,與梅靜宸這慣會偽裝的“帝都淑女的典範”不同,表姐心性是真的溫和淡然,這樣的心性,縱使與誰不和,頂多不理會,斷不至於撕破臉,更何談仇深似海?

    且鄭心怡給她倆介紹彼此的時候,兩人麵上都客客氣氣的,也不像原先就認識的。

    這怨毒來的有些莫名其妙,不由得不讓梅盛楠多想。

    莫非她也是重生的?

    這什麽鬼世界,就這麽點子工夫,就出現了一個穿越的兩個重生的,後麵會不會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也不好說,可真是夠亂的。

    梅盛楠在腦子裏胡思亂想的時候,杜靜怡同眾人打完招呼,坐到了她下首的一張圈椅上,對梅盛楠笑道:“多謝楠妹妹的波羅,我雖在南邊待了幾年,卻不曾吃過這東西,借你的光,也算開了眼界了。”

    南邊跟南邊也是有區別的,江浙又不產波羅,吃不到也不奇怪。

    梅盛楠沒說話,但是從炕桌果盤裏抓了把堅果,偏了偏小身子,將堅果放到了她手裏。

    杜靜怡剛想說“你自個吃罷。”,話到嘴邊又打住了,笑著接了過來,一個一個剝好,拿帕子包著,又遞還給了梅盛楠,說道:“吃罷,都替你剝好了。”

    梅盛楠有些傻眼,給她堅果吃純粹是為了表達親近之意,哪裏是使喚她?這誤會有點大,可恨自個“不會說話”,想解釋都不成。

    “梅四姑娘,你頭上的珠花真好看,是在哪家店做的?天工坊?還是玲瓏齋?”蕭淑芸是個閑不住的,隔著老遠,就朝梅盛楠嚷嚷。

    李秀琴“嗤”了一聲,好笑道:“蕭姑娘的眼神似乎不怎麽好呢,竟連造辦處的手藝都認不出來,可見手上沒幾樣上用的首飾呢。”

    “造辦處?”蕭淑芸怔了一下,想回懟李秀琴,又忌憚她背後的靠山福寧郡主,臉蛋漲的通紅,半晌才憋出一句話來:“我自然是比不上縣主的。”

    常瑜臻笑著插了一句嘴:“我們姐妹這些年一直隨父親在任上,手裏也沒有上用的首飾,不是縣主說,我還沒真認出這是造辦處的手藝呢,不過我瞧著中間那珠子的成色跟大小,怕也隻貢品才配有的,你說是不是呢杜姐姐?”

    東珠是東北那邊才有的,杜靜怡的父親在東北做過官,問她倒也說得過去。

    杜靜怡不疾不徐的說道:“常姑娘說笑了,貢品自有專門的官員負責,別說我一個閨閣女兒家,隻怕我父親,也未必曉得呢。”

    頓了頓,她又笑道:“不過我倒是從采珠的珠女嘴裏聽過幾句,說貢珠挑選個頭倒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要圓潤無暇,這樣做出來首飾才好看,不然縱使如杏子那般大,東凸西凹的,也上不得台麵呢。”

    常瑜臻一臉受教的模樣:“原來如此。”

    蕭淑芸嘴快的說道:“梅四姑娘頭上的珠子又大又圓潤無暇,便是貢品,也是貢品裏的上上等吧,梅三太太雖闊綽,隻怕得不來這般貴重的東西,莫非是太子殿下送給你的?”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如果蕭淑芸的母親在這兒的話,估計要急的捏她的嘴了,顯而易見的事兒,別個都心知肚明,偏她要說出來,真真是愁死個人兒。

    這話一出口,場麵頓時尷尬了,連李秀琴都不敢吭聲了。

    鄭心妍一麵命人去戲本子,一邊笑著轉移話題道:“我大嫂專給咱們請了一班子小戲,這會子已在後台戲台上準備著了,一會子咱們邊吃席邊看。”

    等小丫鬟送了戲本子來,她直接遞到福寧郡主手裏,讓道:“郡主替我們點幾出好戲。”

    福寧郡主喜歡熱鬧,點的都是熱鬧戲,一出《李逵打虎》,一出《大鬧天宮》。

    “梅四姑娘也點幾出?”鄭心妍知道梅盛楠還不曾開蒙,仍然將戲本子遞到了她的小手裏,橫豎戲本子是戲班子的人呈上來的,都是能唱的,她胡亂點也不打緊。

    梅盛楠還真~相點一出《牡丹亭》裏的《還魂》,看能不能再炸出幾個重生的人來,想想還是罷了,敵在明她在暗更安全一點,還是不要打草驚蛇了。

    看了半晌後,她眉頭一皺,將話本子塞到了旁邊的杜靜怡手裏。

    “讓表姐替你點?”杜靜怡接了戲本子,打開翻了幾頁,指了出《羅衫記》,笑道:“那你估計得後悔,因為我點的你小孩子家家的必定不愛看。”

    鄭心妍探頭看了眼杜靜怡點的那出戲的戲名,笑起來:“可不,估計腸子都要悔青了。”

    “哪出哪出?”蕭淑芸一臉好奇的問道。

    鄭心妍笑道:“《羅衫記》。”

    這出戲梅盛楠恰好知道,前世她爸媽愛聽戲,家裏窮,買不起那麽多磁帶,所以他們就翻來覆去的聽那麽幾塊,其中一塊上刻錄的就是《羅衫記》,講的是年輕官員赴任途中被盜匪殺死,妻兒失散,兒子被盜匪搶走,多年後憑借包在孩子身上的羅衫母子相認,盜匪養父得到懲罰的故事,弘揚的是天理循環因果報應,愛點這出戲的一般都是上了年紀的婦人,沒想到表姐竟然也喜歡。

    蕭淑芸撇嘴,“嘁”了一聲:“聽這等哭哭啼啼的做什麽,還不如來一出《花木蘭》呢。”

    鄭心妍叫人記下來,笑道:“好,給你來一出《花木蘭》。”

    接下來鄭心妍又問李秀琴以及其他的姑娘們,這些人裏頭,有點一出的,但大部分都推辭著不肯點。

    正熱鬧著呢,突然有小丫鬟慌慌張張的進來稟報道:“臨安公主來了,二姑娘、三姑娘,世子夫人請你們到前頭接駕呢。”

    公主駕到,別說鄭心妍跟鄭心怡,其他姑娘們也得前去接駕,於是眾人連忙起身,跟著她們往儀門方向去。

    福寧郡主墜在後頭,皺著眉頭對旁邊的李秀琴道:“她來做什麽?”

    李秀琴笑道:“您老貴人多忘事呢,以為她養在皇後娘娘跟前,就當她是皇後娘娘~親出的了,忘了人家親娘平貴人可是出自襄陽侯府了。”

    “哦,還真忘了。”福寧郡主扶了下額頭,壓低了聲音,小聲道:“這是替皇後娘娘打頭陣來的?”

    李秀琴警惕的看了眼周圍,勸告道:“快別說了,仔細被人聽了去。”

    以前福寧郡主是不在意這些的,但自打穆柏融去了一趟長樂長公主府後,她被她爹娘好生教導了一頓,知道了這其中的因果厲害後,便再不敢在這方麵放肆了,故而連忙閉上了嘴。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