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賊窩鬱鬱 毒穀森森
字數:2274 加入書籤
nbsp; 》贈給誌東,並為他講說如何修行。
對於老和尚所講的修行理論,誌東聽不太懂,他問老和尚,練這種功夫需要多長時間,老和尚說,自己練了30年隻能飛高10厘米,又練了10年才具有現在的水平。
誌東想想,遠離塵囂世界,專修40年,自己做不到。
有老和尚在身邊,誌東試探著摸摸老虎的屁股,看它沒有任何不滿的表現,便大著膽子摟摟山中王的脖子,但他最終沒敢騎在老虎的背上。
誌東假借著看風景,在泰緬邊境附近遊逛,他想找一處安全越境的地方;山口處有邊防軍守衛,尤其是泰國這邊,把守得挺嚴,其它的地方,都是斷壁懸崖,沒法子過去。這天,老和尚帶他到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去觀覽,那是一處斷崖,好像當初天公在這個地方劈了一刀似的,兩壁垂直陡立,相距有20多米,崖岸對麵便是泰國。誌東朝對麵望望,搓搓後脖子,對老和尚張嘴傾吐:“那邊的風景不錯,我要能像您那樣會飛就好了。”
“想到對麵,不難。”老和尚放了大言。“你不會飛,我帶你飛。來,你趴到我背上。”
誌東按照老和尚的吩咐,伏在老人背上,他輕輕閉上眼睛,耳邊一陣風響過之後,再睜眼時,兩腳已經踏在懸崖另一邊。誌東對老和尚由衷地讚歎:“您真行啊。”
二人觀賞著周圍的風景,老和尚漫不經心地聊開了:“我看你不像是個旅遊者,甚至不像緬甸人。你有你的心事,你不對我講真話,一定有你的原因,我也不會問。”
誌東現出一臉不好意思,他表露心態:“我騙不了您,我現在講真話。”於是,他將自己的來曆與遭遇講給心江。
老和尚取下脖子上的佛珠,語重情深:
“出家人身上不帶錢,可是,你此去路途不近,需要錢用,這串珠子你拿去,變賣了路上用。”
誌東謝過老和尚,將串珠揣在身上。老和尚意念催動,舉起身子飛過了斷崖。誌東揮手向老和尚告別後,下了山崖。邊境地區,他不敢大意,他晚上走路白天休息,盡量避開巡邏兵。走了兩天,他看到了公路,有車子在道路上行駛。他決定把串珠賣掉,坐車到曼穀。前麵不遠處有一座寺院,他走進這家名為印光寺的寺院,把佛珠遞給寺內的一位僧人,拿珠子換現金用。那位年輕僧人不懂緬語,進裏麵喊來了一位年長僧侶,並用英語向誌東介紹:“這位是西杖師傅。”
西杖接過佛珠,仔細端詳了一番後,嘣出一句英語:“ 好眼熟,好眼熟。先生從哪裏得來這寶貝?”
誌東聽出來,這僧人見過這串佛珠,便對他實話實說了。西杖將佛珠供在佛像前,拜了3拜,轉身對誌東展露態度:“罪過,罪過,心江老和尚的貼身之物,哪敢讓它沾了錢的臭氣。”
誌東從西杖師傅嘴裏了解到,心江老和尚在東南亞佛教界有極高的聲望;西杖師傅曾經幾次赴虛雲寺聆聽過老和尚的開示,因此,認識這串佛珠。西杖師傅問誌東為什麽要賣佛珠,誌東說自己也是迫不得已,身上沒錢,買不了車票。西杖拿出一疊錢給了誌東,並叮囑一番:“這筆路費您收下,這寶貝我不敢拿。既然心江老和尚贈送施主這寶物,您可要收藏好了。”
誌東嘴上連聲說著謝謝,心裏卻在嘀咕:不過是串樹木種子做的串珠,能有多大價值?他哪兒知道,在修行人的眼裏,看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它代表的意義。
誌東揣起錢出了印光寺,坐上一輛汽車來到泰國首都,走進中國駐泰大使館,他輕聲念著使館門前的那副對聯:“先天下之憂而憂憂得其所,後天下之樂而樂樂在其中。”他感到好親切,就像回到家一樣。
中國駐泰使館這些年一直在動用各方麵的關係尋找喬誌東,他的突然出現,讓富斯喬大使好興奮,富大使立即將這個消息上報到中國外交部,幾天後,使館派了一位工作人員陪著誌東乘飛機回國。
回憶起往事來,誌東覺得對不起常海與英子二位恩人,臨走的時候連句感謝話都沒有,反而騎走了人家一輛摩托車,誌東當著羅蘭做承諾:“等有機會,一定要好好感謝人家,賠他們一輛新摩托車。”
羅蘭輕輕一甩頭發,嘲笑一句:“你不知道二位恩人住在什麽地方,怎麽感謝?”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