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

字數:6021   加入書籤

A+A-




    範銅鍾跪在地上,心中悔恨交加,自己幹嘛要嘴賤說出來!

    同時他心中大罵範寧,這個小混蛋,可把老子坑慘了。

    柳細妹撲在床上嚎啕大哭,她心中委屈啊!

    爹爹哄她,說是嫁給一個翩翩讀書郎,讀書郎是不錯,可嫁了以後才發現,是不求上進的花心大蘿卜。

    讀書郎考不上功名,還不如種田郎。

    自己嫁給他一年多,他整天就呆在縣城裏,和一幫狐朋狗友鬼混,卻把自己的丟在鄉下,這和活寡婦有什麽區別?

    想到寡婦,柳細妹心中就是一陣心痛,居然勾搭上了楊寡婦,那個不要臉的狐狸精。

    柳細妹又想到自己陪嫁的珍珠銀釵不見了,她還怪婆婆收拾自己房間,現在她才明白,一定是自己男人送給了那個狐狸精。

    不行!我要離婚,離婚!

    柳細妹越想越恨,她坐起身吼道:“這日子沒法過!我要回家,離婚!”

    範銅鍾痛哭流涕,連連作揖,“娘子,為夫知錯了,就饒為夫這一次吧!”

    範寧聽了暗暗搖頭,四叔這時候認慫,以後這腰杆就休想再硬起來。

    範寧見事態已經明朗,便不再聽下去,腳底抹上油,轉身溜之大吉。

    不久,柳細妹拎著包裹哭哭啼啼走了,範銅鍾跪在門口,像霜打過的茄子,眼巴巴地望著娘子走遠。

    在他身後,範大川鐵青著臉,拎著一根棍子,滿腔怒火地望著兒子。

    這個不學好的東西,今天一定要打死他。

    .......

    在靈岩寺低沉渾厚的鍾聲響起,慶曆八年到來了。

    元月的時間過得最快,在各種應酬和懶散中,一眨眼便到了一月中旬。

    百姓們終於等到了期盼已久的上元節。

    上元節是看燈的盛日,鎮上雖然也有幾盞燈,卻遠不如縣裏熱鬧。

    家家戶戶攜妻帶子,關上門去縣裏看燈。

    中午,張三娘換上一件五彩綾羅做成的新比甲,頭上抹了桂花油,烏亮亮的頭髻上插上一支鳳凰銀簪子。

    她又喜滋滋地取出了兒子在京城給她買的胭脂和粉餅,坐在銅鏡前描眉抹粉,塗了一層薄薄的胭脂,對鏡子瞧了瞧,又覺得不太滿意,便擦掉脂粉重新上妝。

    院子裏,父子二人已經等得有點不耐煩,化個妝就用了一個時辰,這要等要什麽時候去。

    範鐵舟給兒子使個眼色,“寧兒,去給你娘說說,讓她別化妝了。”

    範寧翻個白眼,“為什麽要我去說?”

    “你說點好聽的,哄哄你娘。”

    範寧走到房門前,對正在補妝的母親笑道:“我娘天生麗質,根本就不需要化妝。”

    張三娘忙著往臉上補粉,她隨口應道:“既然你娘天生麗質,你還買胭脂粉餅給她做什麽?”

    範寧回頭看了父親一眼,無奈搖搖頭。

    範鐵舟指了指頭,要他動動腦筋再說話。

    範寧又對母親道:“其實是爹爹不喜歡你化妝的樣子,他不敢說,就讓我來勸阻你。”

    “砰!”一聲,張三娘氣得把粉餅扔到小桌上,“我不化了,走吧!”

    .......

    同去看燈的還有劉康一家,劉康母親的臉上也塗得雪白,兩個女人見麵,便有說不完的話。

    兩家人上了範鐵舟的客船,客船晃晃悠悠向胥江駛去。

    胥江內擠滿了船隻,都是十裏八鄉去縣城看燈的村民。

    每個女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孩子們穿著新衣,手中拎著去年的小燈籠,大家心中都充滿了逛花燈的期待,臉上洋溢著興奮,河道內一路歡聲笑語。

    範寧今年穿一身青緞士子袍,頭戴士子巾,手中拿一柄折扇,這是嚴教授恭賀他考第一送他的禮物,使他看起來頗為溫文爾雅。

    劉康也穿得差不多,手中也拿一把折扇,但他皮膚黑,長得骨結粗大,他身上就沒有範寧那種優雅的氣質。

    “我還沒去過縣城呢?”範寧望著遠處的縣城憧憬道。

    “不會吧!前年我們還一起去過。”

    前年一起去的是範呆呆,不是他,範寧搖搖頭,“我記得不了,縣城內有什麽好玩的?”

    不愧是好朋友,劉康很清楚範寧的心思,他笑嘻嘻道:“可能會讓你失望,吳縣可沒有奇石巷,平江府唯一的石頭市場就在我們鎮上。”

    “原本還想這兩天去逛逛。”

    劉康懷疑地看著範寧,“你小子是不是想改行做石頭販子?”

    範寧收起折扇,笑了笑道:“當然不是,我隻是想收藏名石。”

    “屁的收藏,你小子就是想賺錢,我說這幾月你已經攢了不少錢吧?”

    劉康很羨慕範寧的生意頭腦,一貫錢買進的石頭,轉手就賣了十貫錢,而且眼光還那麽準,他怎麽也做不到。

    範寧拍拍肩頭的布袋,裏麵銅錢嘩嘩作響,“你信不信,我的全部家當就隻剩下兩百文錢。”

    說起來範寧手頭確實拮據,上次回蔣灣村沒有遇到周鱗,兩塊太湖石還堆在他床下,加上他過年時塞給阿婆五百文錢,他現在隻剩下二百文錢。

    父親送給他的一兩銀子最終逃不過母親獵犬般的搜尋,被她從床縫裏摳出來沒收了。

    自從母親張三娘從老屋牆角挖出範寧的寶盒後,搜查兒子房間便成了她的樂趣之一。

    至於去年考第一答應的五百文賞錢,範寧從未指望母親會兌現。

    “那你還不如我!”

    劉康得意拍拍腰囊,“我有八錢碎銀子,今天我請你。”

    這時,範寧又想起一事,笑問道:“縣城燈會上有沒有彩棚,就是猜燈謎、對對聯可以兌獎那種?”

    “有!在文廟廣場上,每年燈會那邊最熱鬧。”

    範寧頓時欣然向往,那裏才是他今晚想去的地方。

    ......

    船隻終於到了吳縣,此時吳縣護城河內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船隻,富貴人家的畫舫大船,貧寒人家則是光板小船,條件稍微好一點,則會在船上搭個烏篷,紮上五色彩布,

    範鐵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處停船的地方。

    兩家人上了岸,向縣城裏走去。

    “爹爹,我們先找個地方吃飯吧!”劉康提議道。

    劉康的父親回頭看了看娘子,和範寧家一樣,劉家也是老婆做主。

    “寧兒他娘,你說呢?”劉康的母親笑問道。

    張三娘想了想道:“吃晚飯是要趁早,去年我們等想天黑再吃飯,結果所有飯館食鋪都關門了,我們隻好餓著肚子回家。”

    “那走吧!我們找家小吃鋪。”

    現在距離天黑至少還有大半個時辰,但縣城內已經人潮湧動,吃晚飯的遊人格外多,每家小吃鋪都爆滿。

    他們運氣不錯,很快就在一家小食鋪中找到空位,眾人坐下,點了七八個菜,又要幾盤饅頭,範鐵舟還要了一壺酒,和劉康父親對飲。

    小食鋪就是一個棚子,屬於占道經營,兩邊道路狹窄,最多隻能走一輛牛車,街道上人來人往,格外擁擠。

    這時,遠處來了一頂轎子,前麵有人鳴鑼開道,十幾個衙役舉著各種牌子,街上的百姓紛紛向兩邊避讓。

    “那是官員出巡嗎?”範寧指著遠處隊伍問道。

    “應該....是吧!”劉康也不能確定。

    劉康父親笑道:“肯定是,還穿著差服,看這排場,不是縣令就是縣丞。”

    “我去看看!”

    範寧來大宋還是第一次看見縣令出巡,他心中頗有興趣,放下筷子就飛奔而去。

    張三娘一把沒抓住他,氣得在後麵喊道:“有什麽好看的,趕緊吃飯才是正經!”

    範寧擠進左邊人群,伸長脖子,向隊伍望去。

    隻見十六名衙役穿著皂服,頭戴八角差帽,腰間懸掛一把樸刀,個個體格健壯,隊伍整齊,目不斜視地舉牌前行。

    中間是一頂青色的四人大轎,四個腳力抬著,轎簾垂下,看不見裏麵的情形。

    轎子旁邊跟著一名幕僚模樣的中年男子,騎在一匹毛驢上,身材削瘦,看起來十分精明能幹,不斷探頭向前麵張望。

    “把牌子舉高一點!”

    衙役們將牌子舉得更高。

    範寧這才注意牌子的字,他原以為是肅靜、避讓之類,但細看卻是官員的身份背景。

    當什麽官,什麽官階,是否科班出身,哪一年進士,甚至進士考多少名等等。

    列舉得十分詳細,讓人一看便感覺此官來曆不凡。

    原來轎中官員是吳江縣令。

    就在這時,對麵也傳來一聲鑼響,‘咣!’隻見十幾名衙役簇擁著一名騎馬官員走來。

    道路狹窄,官威盛大,這下有點麻煩了。

    =====

    【今天三更,求票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