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

字數:6863   加入書籤

A+A-




    很快,範寧帶他們上了倉庫的二樓,二樓點著油燈,四周已經收拾好,雜亂的書籍都歸了櫃,空出二十個平方左右,擺放著五張小桌子。

    或許是木地板的緣故,藺弘、董坤和陸有為三人席地而坐,正在全神貫注地練字。

    這時,範寧從樓梯口走上來,三人連忙起身行禮,“師兄來了!”

    範寧現在是大師兄,那就要有大師兄的樣子,他一本正經地點點頭,回頭道:“你們上來吧!”

    隻聽腳步聲轟隆隆響起,三個大體格的家夥一個接一個從樓梯口冒出來。

    尤其最後一個李大壽,那個強壯魁梧,頭快碰到屋頂的橫梁了,滿臉橫肉,從頭到腳都凶悍無比,看得藺弘和董坤目瞪口呆。

    陸有為更是怯生生向後退了一步,眼中露出一絲懼意。

    但很快,藺弘和董坤都盯住了明仁和明禮,眼中充滿了驚訝,這兄弟二人身材、外貌、神態和衣服都一模一樣,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裏倒出來的。

    “這兩位是藺弘和董坤,縣附屬學堂的,這位是陸有為,縣學旁聽生,準備考正式生,明仁、明禮,你們自己介紹。”

    範寧也分不清誰是明仁,誰是明禮,反正都是年紀差不多的少年,他們自己打交道去。

    這時,夥計又搬上來兩張小桌子,範寧從書袋裏取出一盞酒精燈,他感覺油燈太弱,光線不夠亮,對視力傷害很大。

    朱元豐已經做出的第一批酒精燈,起名冰魄燈,比範寧自製的要精致多了。

    燈體是一隻定瓷民窯燒製的上等梅瓶,畫工在瓶身畫了一幅意境悠遠的山水卷或美人圖。

    第一批冰魄燈是進貢給皇宮,市場根本就沒有賣,差不多十天加一次酒精,並更換燈芯。

    酒精燈走的是高端路線,就這麽小小的一盞酒精燈,定價一百貫,添一次酒精十貫錢。

    這種令人咋舌的價格注定它隻有皇族外戚和達官貴人才用得起。

    當然,各地的富商豪門也同樣會趨之若鶩,能用上冰魄燈是一種身份的體現,已經失去照明的意義。

    範寧點燃了酒精燈,房間裏頓時亮堂了很多。

    “這是什麽燈?”明仁和明禮立刻被新事物吸引住了。

    “問這麽多做什麽?”

    範寧用扇子在他們頭上一人敲一記,“給我坐下!”

    兄弟二人嘟嘟囔囔,隻得回去坐好。

    這兩天範寧一直在考慮給他們補什麽內容,隻有兩個月時間,總共隻有十節課,尤其明仁和明禮的基礎比較差。

    要讓他們都考上縣學,除了出奇兵外,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出奇兵就是兩個字,‘押題!’

    範寧雖然能事先知道解試的考題,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知道縣學的考試題目。

    不過任何事情隻要有心,都能找到它的規律和漏洞,縣學命題也不例外。

    範寧前世有一種很強大的學習能力,他能從千頭萬緒的各種線索中抓到關鍵,也能從浩瀚的各種資料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他問董員外要曆年的縣試試題,就是出於這種考慮。

    範寧輕輕咳嗽一聲,對六人道:“我就長話短說,我們的目標是五月份考上縣學,時間緊迫,隻有兩個月了,而我給你們補課的時間更短,前後隻有十次。

    我不可能再讓你們練書法,背五經,這十次補課,我們隻做一件事,那就是做題,等到縣考時,你們就會發現,考題居然都做過!”

    六人麵麵相覷,藺弘和董弘暗暗撇了撇嘴,這種事情怎麽可能辦到?要是這麽簡單,那誰都可以考上縣學了。

    明仁和明禮卻異常激動,考試題都做過,這可是每個學生都夢寐以求的事情啊!

    最好範寧把考試題目直接告訴他們,那豈不是更加省事?

    李大壽也有點不敢相信,連學堂教授們都辦不到的事情,這位範師兄能做到嗎?

    陸有為對範寧卻比較盲目崇拜,他可是親眼目睹範寧是怎麽一步步奪得縣士第一,既然範寧打算押題,他當然相信範寧一定能押中。

    這時,範寧從櫃子裏拖出滿滿一麻袋試題,對六人笑道:“大家一起動手,和我一起把曆年的縣考試題都整理出來。”

    ........

    第一次補課,範寧沒有給他們任何講解,六個人就坐在地板上整理試卷,整整一個時辰,累得大家筋疲力盡。

    藺弘和董坤始終一言不發,他們是世家子弟,家教極好,心中雖然不滿,但也不會輕易表露出來。

    但翻了一個時辰的試卷,他們還是有一點情緒外露,兩人不時交換眼神,眼中都有一絲疑慮。

    這樣補課,能學到什麽?

    範寧看在眼裏,他卻沒有刻意給他們解釋什麽?

    補課嘛!你若不信任先生,下次完全可以不用再來。

    當然,範寧也沒有責怪他們,他們心中有疑慮很正常,隻有考上縣學,恐怕才能真正讓他們心悅誠服。

    明仁和明禮卻像兩隻大馬猴一樣,一會兒喊腰酸要走走,一會兒說尿急忍不住,反正沒個消停。

    相對於整理二十年的縣學試題,他們對倉庫一樓的某些打折書更感興趣,他們發現了其中蘊藏的無限商機。

    像今年的縣考題解,原價五十文,現在隻賣三十文,他們拿到鄉下各家學堂按原價販賣,一本能賺二十文。

    倉庫裏至少還有三百本,找個時間跑一趟,六貫錢就到手。

    他們商量片刻,一致認為可以用範寧做抵押,讓書鋪掌櫃把這些書賒給他們,賣完後再結帳。

    倒是陸有為和體格魁梧的李大壽最認真,整整一個時辰,兩人的頭都沒有抬過,一直在幫助範寧整理試題。

    “好了!”

    範寧聽見外麵傳來打更聲,馬上就到一個時辰了。

    他擺了擺手,“大家坐過來,靠近一點。”

    終於結束了,每個人都累得腰酸背痛,站起身長伸懶腰。

    “你們兩個家夥!”

    範寧向樓下喊了一聲,“趕緊上來!”

    明仁和明禮蹬蹬跑了上來,兩人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今晚補課,收獲真大啊!

    眾人坐攏,範寧笑道:“整理一個時辰試卷,大家有什麽收獲?”

    明仁剛要開口,範寧卻擺手堵住他的話頭,“你們兩位就免了,估計你們二位的收獲至少是十貫錢。”

    “沒那麽多!”

    明禮一本正經地糾正道:“最多獲利八貫錢!”

    眾人哄然大笑,課堂上的氣氛頓時變得輕鬆起來。

    時,李大壽舉手道:“師兄,我能說說嗎?”

    “你說!”

    範寧對這位打手級的師弟很有好感,雖然外表凶悍,但實際上性格很溫柔,知書達理,學習態度十分認真,比那兩個懶散的家夥不知強多少倍。

    李大壽撓撓頭道:“我第一個收獲就是知道了題型,作詩、默經、做論,書法也要占兩成的分,第二個收獲,我發現題目有不少重複,像今年年初默的《詩經》,十年前的題目一模一樣。”

    “那你們兩位呢?”範寧又笑著問藺弘和董坤。

    藺弘躬身道:“回稟師兄,我們的收獲和李大壽差不多,我們發現今年的做論題以前也出現過。”

    範寧微微笑道:“那你們有沒有發現今年是誰出的題?”

    董坤和藺弘對望一眼,他們當然知道今年是誰出的題,幾乎人人皆知,範寧問這個問題太簡單。

    或難道他還有別的用意?

    董坤猶豫一下道:“據說今年縣學試題是鴻雁書院首席教授張若英出的題。”

    董坤和藺弘下節課還來不來,雖然對範寧影響不大,但他還是希望這兩人能堅持到最後。

    要讓他們堅持到最後,就得給他們一點信心。

    想到這,範寧微微笑道:“你隻說對一部分,默經題和做論是張若英出的,但詩題不是他出的。”

    “不會吧!”

    董坤對範寧的結論有點不以為然,他又繼續強調:“我們學堂的教授都說詩題是張若英出的。”

    範寧沒有直接回答董坤的疑問,而淡淡一笑道:“我告訴你們我整理試題的收獲,首先,今年的默經和做論題,以前都出現過,而且不止一次出現,我還在尋找規律。

    其次,五月份考試的作詩題我已經有把握了。”

    這句話一出,六人一片嘩然,明仁和明禮跳上來,抓住範寧的胳膊急切道:“老大,給我們說說嘛!”

    範寧注視著董坤笑道:“難道你們沒有發現,連續四年作詩題目都是摘自同一個人的詩。”

    董坤對範寧的疑慮開始有點動搖,他們學堂的教授誰都沒有發現這一點,範寧居然能看出來?

    藺弘心中還是有疑惑,他搖了搖頭,“我們學堂教授都仔細研究過,他們都不知道這幾年作詩的題目是出自誰的詩?很生僻。”

    作詩題一般是隨便抽一句詩,然後學生根據這首詩的意境和內容再寫一首詩。

    範寧感覺到了兩人的態度變化,董坤開始對自己那麽一絲信任,但藺弘還有點不以為然。

    看來非要自己拿出切實證據,他們才會心服口服。

    範寧便徐徐說道:“今年的作詩題目是‘披雲似有淩霄誌’,它的出典是前相國賈朝昌的詩《詠淩霄花》,不光這句詩,前麵連續四年都是賈相公的詩,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奇怪?”

    六人的眼中都露出了困惑之色,確實很奇怪,為什麽連續五年都選賈相公的詩?

    藺弘愣住了,學堂師父都沒有看出來,範寧怎麽會知道?

    董坤對範寧的信任又多了一分,範寧能知道五年詩題都是賈朝昌的詩,憑這一點,範寧就已經超過了學堂中的大部分教授。

    董坤一臉好奇地問道:“師兄能告訴我們原因嗎?”

    範寧笑了笑道:“我隻要告訴大家,賈相公是我們前任李縣令的嶽父,大家就明白了。”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藺弘一臉震驚,原來縣學試題中還藏有這個隱秘。

    他連忙問道:“師兄的意思是說,連續五年的作詩題都是李縣令出的?”

    “隻能這樣解釋!”

    範寧胸有成竹道:“所以我推斷五月考試的作詩題將由高縣令來出,高縣令很可能會利用這個機會來表達自己初當縣令的誌向,五月的作詩題還是和詠誌有關。”

    所謂誌向詩,範寧當然隻是說說而已,他怎麽能肯定縣令高飛會考什麽?

    不過.....既然能猜到作詩題由高縣令來出,他為何不事先去套套高縣令的交情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