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幕 與遊戲對話【第二更!求收藏!】

字數:4141   加入書籤

A+A-


    “給,這是你的棋子。《大富翁》的規則很簡單,你聽我說……”
    亙長的解說開始。
    亙長的解說結束。
    遊戲終於開始。
    聽聞遊戲規則的時候,羅曼有些懷疑,如此複雜的規則,為什麽有如此多的人能夠理解和玩耍。
    當她真的上手之後,才發現規則遠比她想象的容易掌握。
    不過,玩了沒多一會。
    她就察覺到了這款遊戲的本質。
    這是一款人吃人的遊戲。
    隻要在這個遊戲的規則之下,哪怕不吃別人,別人也會吃你。為了不被吃掉,隻能選擇吃人。
    盡管這款遊戲十分好玩。
    但是因為這款遊戲如此殘酷的規則,她就喜歡不上這款遊戲。
    不過,雖然不喜歡,但是也不討厭。
    稍微猶豫了一會,時間就過去了兩三個小時。
    第一名破產的玩家都已經出現了。
    看到第一名黯然離場的棋子,所有的財產都被剩下的玩家分割肢解。羅曼有些於心不忍的說道,“你們難道不覺得殘忍麽?”
    “殘忍?殘忍什麽?這隻是遊戲而已。”那名帶她進來的男生說道。
    當她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無比想反駁。
    她是一個記者,因此她深切的明白。任何文藝作品。無論是真實的新聞報道,還是不真實的小說,哪怕是誇張的戲劇。
    哪怕它們說自己是虛構的,對正常生活沒有影響。
    但是,終歸會影響他們的受眾。
    《大富翁》這樣一款殘忍的遊戲,在這些人看來,隻是遊戲而已。
    但是,在遊戲中獲得了愉悅的他們,又如何保證不會像是對待遊戲一樣對待現實?
    發明這款遊戲的人是魔鬼麽?
    難道道格真是一名惡霸?
    雖然咖啡廳內的溫度不涼,她身上的衣服也不薄,但是她卻覺得遍體發涼。
    那名剛才說這僅僅隻是一款遊戲的男生,這時候才注意到羅曼的表情,他趁著別人回合的時候解釋道。
    “《大富翁》有了兩個玩法,一個叫《壟斷》,一個叫《繁榮》。如果你覺得《壟斷》最後隻有一個勝利者太過殘忍。我覺得你可以試試《繁榮》,雖然它並不那麽好玩。”
    男生說道。
    “謝謝……先玩完這盤遊戲吧。”羅曼的臉上擠出了一道笑容說道。
    可是,《大富翁》的遊戲時常,遠比她想象中的長。
    延綿了五六個小時,遊戲才終於結束。
    如此漫長的遊戲時間,或許在不了解的人看來很是無聊。
    但是對於遊戲中的每一名玩家來說,卻一點都不無聊。
    哪怕在最後隻剩下兩個人一對一對決的時候,局麵依舊可能會出現反轉。
    從遊戲性上來說,這款遊戲可以毫不誇張的給予滿分的評價。
    這種遊戲哪怕在日後那個娛樂泛濫的年代,依舊有廣泛的玩家基礎,還會有世界級的大賽。
    在這個娛樂貧乏的年代,更是俘獲了耶魯學院大學生,這個幾乎代表著當今美國最高素質的一群人。
    桌上的玩家,在遊戲結束後,開始對剛結束的那盤遊戲進行複盤。
    訴說失誤,總結經驗。
    僅僅是一盤遊戲而已,卻被他們搞的像是學術研究一樣。
    羅曼聽他們討論完後,喝了一口咖啡說道,“請問,現在能不能讓我見識一下《繁榮》呢?”
    “《繁榮》?你確定要玩繁榮麽?”男生確認道,“《繁榮》真的不是很好玩。不過,如果你堅持的話,我想我們可以陪你玩一把。”
    “我就要玩《繁榮》!”羅曼堅定的說道。
    她堅定的意誌,使其他人順從。
    “那我們就玩《繁榮》吧!”男生不是很樂意的說道。
    “這是你的棋子,我們來投骰子吧。”
    投擲兩枚骰子,確定出發的先後順序。
    年輕的男孩子又開始解釋起了《繁榮》的規則,“《繁榮》和《壟斷》是《大富翁》這一款遊戲下的兩款規則。所以,除了規則需要改變,其它一切都不用變。棋子還是那些棋子,棋盤還是那個棋盤。
    不過,《繁榮》的遊戲目的,從《壟斷》那樣的隻有一個人勝利,變成了所有人齊心協力共同富有。
    遊戲結束的標誌,就是這張地圖上所有的建築,湊升到最高級。
    最終的勝利者,也不是單一某個玩家,而是所有玩家。
    如果有一個玩家破產,那所有人都是失敗者。”
    “還能這樣玩?”羅曼再一次驚訝。
    她剛剛玩《壟斷》的時候,還在想這款遊戲的作者一定是個惡魔。
    但是,當她聽到《繁榮》的規則的時候,又迷惑了。
    同樣的硬件,同樣的人,隻要換一套規則,就能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貌。
    遊戲如此。
    現實,難道也是如此麽?
    羅曼的思維發散開來,善於將幻想聯係到現實的她,覺得《繁榮》向她展示的簡直就是最為美好的新世界!
    至於這款遊戲的作者。
    看起來也似乎不是一個惡魔,而是一個有著非常遠大理想的人。
    羅曼曾經跟隨老師采訪一名知名作家的時候,她的老師讓她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將這位作家的所有書看一遍。
    她的老師告訴她,“人與人總有隔閡,哪怕互相以為都很了解。作為一名記者,不光要麵對麵對他們進行采訪,還要對他們的作品進行采訪。
    因為他們說的永遠都是他們想說的。而他們的作品,卻會在不經意間表露出他們真實的自己。”
    那名看上去很是良善的作家,果然在羅曼的老師采訪完不就,就曝光了惡劣的事件。
    這名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好好先生的作家,私下裏居然奸(和諧)淫了上百名女性,私生子更是超過了四十名。
    如此駭人聽聞的新聞,一時之間傳遍了整個美國。
    同時,也讓大洋彼岸的英國嘲笑起了這個他們曾經的殖民地。
    說美國這樣的貧窮地方,不光在工業上抄襲山寨,就連被捧到天上去的知名作家,都管不好自己雙腿之間的事兒。
    如果說這名作家是一坨牛糞,美國的文藝界,就是一間充斥著牛糞味道的糞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