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幕 美國報業集團

字數:3995   加入書籤

A+A-


    媒體,是一種負責傳播信息的媒介。
    絕大多數人,並不能理解到這種媒介的作用。
    至少,在十九世紀的人們看來,報紙僅僅隻是一種不能吃、不能喝,最多也就隻能用來當食物包裹紙,或者用來擦屁股的玩意。
    在他們看來,媒體行業沒有什麽前途,哪怕做大最大,也賺不到什麽錢。
    但是,在道格這個經曆了新媒體時代,經曆過流量轟炸的人來說,他清楚的知道媒體究竟有多麽大的魔力。
    而是十九世紀的科技條件下,唯一能夠大規模傳播的媒體就是報紙。
    報紙在現在處在一種壟斷狀態。
    如果一家報紙,報道一件事情,讀者可能認為是假的。
    但是,如果過了一段時間,聽說隔壁的報紙,也在報道這樣的事情。那這件事情是不是就是真的呢?
    道格不屑於造假,但是他披露的一部分事實,在銀行業之外的讀者看來,就已經夠觸目驚心、駭人聽聞的了。
    一家媒體報道,兩家媒體報道,新英格蘭地區絕大多數的媒體都在重複。
    再加上這個報道本身的噱頭,這件事情大概率就會變成熱點話題。
    而銀行業,最怕的就是擠兌。
    大量的讀者,以及讀者的聽眾,哪怕隻有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人,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去嚐試兌換金銀。
    其他的人,哪怕並不相信報道的“謠言”,也會害怕晚了就真的兌換沒了,而進入兌換的大潮。
    如此一來,雄鷹銀行必然無法承兌所有客戶的請求。
    一旦無法承兌,就必然引發信用危機,引發更大規模的擠兌。
    在那個時候,雄鷹銀行的股東,還能有現在的自信了麽?
    如果恰好在這個時候,這些股東的家裏,突然出現一些諸如爆炸、著火之類的意外。
    懷疑的首要對象,恐怕就不是逼迫他們賣股份的道格了,而是那些盲目的、愚蠢的銀行客戶了。
    到時候,道格出麵力挽狂瀾,善良的收購雄鷹銀行的股份,就算是他們知道,這場危機是道格自導自演的成果,但是他們除了感謝又能說什麽呢?
    感恩節是美國獨創的節日。
    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美國的先民——“五月花”號上的移民,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被印第安人授予種植、狩獵、捕魚的技術,最終獲得了豐收的節日。
    雖然屠殺印第安人,是美國堅定不移的基本國策之一。
    但是,感恩節卻依舊成為了偉大而善良的美國各州人民都要舉辦的盛大節日。
    在這個美國各州感恩節還沒有統一的年代,康涅狄格州的感恩節,在一年的年末,也就是十二月份。
    因為,康涅狄格州的州長,因為隻有在最寒冷的時候,才知道收獲是多麽的不易,才能憶苦思甜,想到先民們當初的苦難。
    一八五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感恩節的前夕,《紐黑文時報》在頭版頭條發布了一篇文章標題為“紐黑文銀行界的醜聞!揭秘雄鷹銀行內幕!”
    這篇文章,是美國報業集團,向雄鷹銀行打出的第一炮!
    說道美國報業集團,這個正規的名字,粗看之下,似乎像是一個美國政府的官方企業,是一家美國的國企。
    可惜的是,這個年代的美國,根本就沒有國企。
    美國報業集團背後的身影,或者說美國報業集團的總編輯,就是由《紐黑文時報》的總編輯布萊恩兼職擔任。
    所謂的美國報業集團,不過是數十家瀕臨破產的地方性小報整合起來的名稱。
    聽上去光鮮,但實際上僅僅隻是一個驢糞蛋子而已。
    最開始的時候,布萊爾還想是否可以叫道格與布萊爾聯合報業?
    因為道格許諾過他,讓他成為報業大亨。
    又因為,道格與合作者,有聯合取名的習慣。
    像是與湯姆的化學公司,就叫做道格與湯姆化學公司。
    不過,道格否定了他的這個名字,而是起了另外的一個名字,也就是現在的名字,“美國報業集團”。
    掛上了美國報業集團名字的報社們,紛紛開始複活,恢複新聞的搜集、報紙的排版、發售等工作。
    截止到一八五九年十二月十一日為止,美國報業集團旗下的所有報社的報紙,才終於全部複刊,發售了被收購後的第一份報紙。
    而在這之後的一天,美國報業集團的核心,也就是《紐黑文時報》,發表了標題名為“紐黑文銀行界的醜聞!揭秘雄鷹銀行內幕!”的文章。
    在美國報業集團所有明天的排版裏,全部都頭版頭條,全文轉載了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將會不分地域,不分城市,發到每一個有美國報業集團滲透的地區。
    道格知道他這樣的做法,顯得有些過於粗糙,會引起許多人的警覺。
    但是,那又如何呢?
    民間的警覺,哪怕是雄鷹銀行的股東全體憤怒,又能怎樣呢?
    他們連一個辟謠的渠道都沒有。
    不掌握任何報紙的他們,連一個與美國報業集團同台競技的資格都沒有。
    什麽?
    你說讓他們花錢去其它的報紙辟謠,就像是紐黑文不光有《紐黑文時報》還有《紐黑文日報》一樣,其它的城市,有的可能隻有一家報紙,但是那些有兩家的不還能反擊。
    可是,又有多少報紙願意反擊呢?
    收錢辦事,是個很看性價比的事情。
    如果絕大多數媒體,都說一隻烏鴉是白的,那麽這隻烏鴉它就是白的。
    甚至,就算是這隻烏鴉真的是黑的,眾口鑠金的力量,都能強製性的改變“黑”與“白”的定義。
    報紙說的“白”就是“黑”,你說的“黑”就不是“黑”。
    報紙最重要的是目標受眾的可信度,如果像是《紐黑文日報》一樣,喪失了可信度。
    他們說什麽,又會有誰信呢?
    如果他們在雄鷹銀行被大規模報道有問題,即將破產倒閉的時候出來洗地。
    那麽,他們絕對會成為靶子,哪怕就算他們不報到,也會蒙受損失的人,也會將自己承受損失的責任,扣到他們的頭上。
    這就是人心,這就是人性。
    錯的永遠不是,而是世界。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