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幕 遇到亞伯拉罕

字數:8049   加入書籤

A+A-


    倫敦的氣候,不太討人喜歡。
    但是,就在這不討人喜歡的氣候裏,生存著數以百萬計的人。
    還上去還是一個孩子,但是身高已經不算矮的青少年,呢喃完之後,向茶館的方向走去。
    與紐約流行的咖啡廳相比,倫敦的茶館比咖啡廳,擁有更加悠久的曆史。
    當然,茶館建立之初,也不是為了品茶,隻是為了在過多人聚居,導致水質季度下降的情況下,讓水可以入口罷了。
    不過,久而久之,這種庶民的習慣,就衍生成為了一種文化。
    甚至,那些大老爺們,都開始品嚐茶飲料了。
    不過,他們將奶兌入茶中,讓茶飲料有了更新的風味。
    少年人盡管已經來倫敦幾個月了,但是他依舊不喜歡喝茶。
    他推開茶館的門,到了玩遊戲的桌子前麵,看著桌子上的畫布,那的確就是他曾經見過的桌麵遊戲——《大富翁》。
    現在名為高飛的少年人,沒有張口說什麽,隻是站在那裏,凝望了一會便離開了。
    他不可能在這停駐太久,因因為他還有他要辦的事情。
    那位救了他的老紳士,哪怕是在倫敦這個世界第一城市,依舊小有名氣。
    不過,他的名氣有的人喜歡,有的人厭惡。
    因為,雖然他也是貴族出身,並且還是擁抱了工業化的成功貴族。
    但是,他卻過於看重那些普通工人的權益了。
    在其它的工業貴族看來,這個老家夥已經背叛了他們。
    畢竟,他每為一名工人爭取到更多的權益,就意味著身為工廠主的他們,多損失一分權益。
    高飛被他救了之後,就開始幫助他聯絡工人了。
    也因此,雖然他不喜歡倫敦這座城市,但是看到一位又一位工人得到的幫助,就覺得目前的生活還算可以。
    當然了,在這期間,他也同樣見到了那些工廠主們貪得無厭的樣子。
    他們要求工人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他們一言不合就扣工人的工資。
    他們想方設法削減工人的待遇,哪怕工人根本活不下去他們也毫不在意。
    對於他們來說,似乎隻有錢才是真實的,除了錢之外的一切,都是虛幻。
    相比之下,他想起了那個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先生,那位先生真是一個仁慈的人。
    就算是現在的老先生,說起漸漸開始流行的《大富翁》,都說這個遊戲的作者,一定是一位有理性,有抱負的人。
    ……
    亨利杜邦幾乎以飛一般的速度,完成了對杜邦公司的整合。
    事實上,杜邦公司並非隻有已經被炸掉的一家工廠。
    隻不過,其他的工廠,相比於這家核心工廠,不管是產量還是規模,都可以讓人忽略。
    那些小工廠之所以存在的意義,隻是為了試驗一些新的生產流程。
    亨利杜邦雖然不懂化學,但是他卻懂管理。
    核心工廠的爆炸,導致了大量熟練工人去世。
    此時想要盡快的恢複生產,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小工廠調配人手,讓他們負責回複生產。
    而調走了人手的小工廠,則在第一時間,就被亨利改名為了研發實驗室。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美國第二家出現的工業化學實驗室。
    第一家工業化學實驗室,當然就是湯姆的小屋。
    至於杜邦實驗室的管理者,則是亨利的一位堂弟。
    那位堂弟雖然和他的父輩一樣懦弱,眼睜睜的看著外人竊取了杜邦家族的產業,但是他在化學方麵,卻有著十分優秀的天賦。
    亨利杜邦有理由相信,有著這位弟弟的主持,杜邦一定會研發出其它具有領先於市麵同類產品的化學產品。
    隻有保持研發,一直保持領先,才能繼續擁有市場。
    亨利杜邦畢業的西點軍校,從來不隻看眼前的利益。
    因此,亨利本人與那些隻在乎短期利益的資本家相比,也擁有更加長遠的目光。
    至於現在杜邦遇到的危機,亨利不覺得其他人對於暴力的理解會超過自己。
    不管西點軍校,再怎麽教導工程技術,本質上它還是一所軍校。
    他一麵督促核心工廠的重建,一麵還是招募退伍老兵,打算以老兵為核心,組建一支擁有戰鬥力的軍隊。
    盡管亨利的動作很多,但是在外部看來,杜邦卻似乎不想複仇了。
    他們之所以這樣以為,是因為與以往的杜邦相比,這一次的複仇似乎太晚了。
    杜邦從來都是一種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風格,但是這一次的杜邦,似乎還沒有開始動作,就已經沒有了動靜。
    紐黑文的道格,也從病床上下來了。
    自從這一次開始,他不管去哪裏,在他的身邊,總能看到幾個身高體重都遠超正常標準的人,將他團團圍住。
    這些人或許實際的戰鬥力並不會很高,但是道格對於他們的期望也很簡單,隻是希望他們能夠幫他擋子彈而已。
    這些像是要把身上西裝弄的爆裂的家夥們,盡管隻是中看不中用,但是雇傭這樣風格保鏢的風氣,漸漸地在紐黑文流行開了。
    甚至,那些擁有財富的人們,哪怕不擔心自己受到襲擊,也要雇傭一些保鏢。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保鏢不僅僅隻是保鏢而已,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就像是馬車可以一匹馬、兩匹馬、三匹馬一樣……
    似乎保鏢的人數越多,就代表著越厲害一樣。
    道格似乎一不小心,又讓這個世界產生了一點點微小的變化。
    德萊克率人將杜邦工廠炸掉的時候,湯姆也沒有閑著。
    喜歡炸藥的他,自從得到了tnt和苦味酸後,仿佛找到了人生中最有樂趣的東西了一樣。
    他對於爆炸的喜愛,遠遠超過正常人的感知。
    他最近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就是能不能讓炸藥不斷的爆炸,把自己往遠處推去,然後再終極爆炸。
    這與子彈和炮彈,隻是爆炸一次將自己推出去不同,如果讓道格來形容,湯姆此刻的想法,更像是火箭。
    沒錯,就是火箭。
    不過,在這個還沒有超視距鎖定目標的能力的時代,火箭的威力不會有想象中的那麽大。
    畢竟,隻有能精確製導了,才是導彈不是麽?
    不過,盡管暫時看起來可能性還不是很高,但是道格卻沒有製止湯姆的意思。
    哪怕隻是製造出來了半成品,依舊隻能在視距內使用,這種新式的武器,也會在關鍵的時候,威懾到敵人。
    再說了,這東西還不好用是兩回事,隻要能將這些東西,賣給需要他們的人,對於道格來說就算是成功。
    盡管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杜邦的爆炸與道格有關係,但是溫徹斯特在民間的武器銷量已經在節節攀升。
    提升的速度,甚至超過了之前竭盡全力舉辦比賽的時候。
    與此同時,除了紐黑文地區之外,也有許多官方的暴力組織,開始與溫徹斯特接觸,想要購買溫徹斯特武器公司生產的武器。
    從這個角度來說,杜邦還真是成功。
    道格也沒有想到,轟炸掉杜邦,居然有這樣的好處。
    當然了,每當有人詢問杜邦爆炸的時候,不管是道格還是奧利弗,亦或是威廉姆斯,乃至任何一個克萊登係人,都會否認杜邦的爆炸與他們有關。
    但是,有的時候,你越是否認,別人就越會認定這是你幹的。
    除了溫徹斯特武器公司的銷售業績上升外,就連白石安保公司,都開始有了業務。
    要知道,在不久之前,幾乎所有人對於白石安保這種隻提供一些看不見摸不著服務的公司,保持的拒絕的態度。
    認為誰買這種服務,誰就是傻蛋。
    但是,誰能想,還沒有過多長時間,就有人開始認可白石的服務了。
    拉姆接了這些任務後,也沒有讓購買服務的人失望。
    購買服務的人,掌握了更加豐富的戰術之後。
    拉姆這邊也並非毫無收獲,白石公司,對於美國各個地區,各個勢力的戰鬥力評估表,也漸漸的開始豐富了起來。
    沒錯,白石安保公司,在提供戰術指導的時候,也在搜集情報。
    再對這種情報進行匯總和分析,這樣一來,一是能夠在培訓之前,就對於戰鬥力的提升,有一個大概的預估區間。
    二是一旦克萊登係的勢力,與這些勢力發生對抗的時候,永遠都出來了解對方的狀態,從而不會吃虧。
    道格的馬車上,先下來一個魁梧的大漢,緊接著又下來一個大漢,道格是第三個下來的,在他下來之後,又有兩個大漢跟在他的身後下了馬車。
    此時,他的馬車,幾乎已經是紐黑文地區所有乘用馬車裏,最大的馬車了。
    畢竟,小馬車也並不能發下這麽多的安保人員。
    他的這些保鏢,和他一起進入了紐黑文市政府。
    這一次進入紐黑文市政府,與道格第一次進來的時候,他的心態已經發生了改變。
    當然,紐黑文市政府的人,對他的到來態度也發生了改變。
    德尼羅市長這一次沒有在他的辦公室裏繼續處理政務,而是早早的就下來迎接等待道格了。
    等他見到道格之後,上前兩步迎接道格,“你來的剛好,有一位十分優秀的人,我正想介紹給你呢。”
    “什麽人?”道格問道。
    “一位想要參加競選的人。”
    “競選州長?”
    “不是。”
    “那是?”
    “競選總統!”
    “難道……是林肯?”
    “你也知道他?”
    “有所了解。”道格回答道。
    道格對於林肯的了解,僅限於課本上的了解。
    在課本上,林肯是一個幾乎完美的人。
    他之所以完美,不單單在於他主導了南北戰爭,並且取得了勝利,還在於他在名義上和事實上都解放了黑人奴隸。
    當然了,再完美的人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對於林肯來說那就是——醜。
    道格見到林肯的時候,甚至有些懷疑這真的是一個人麽?
    濃密的毛發幾乎將他的整個臉都遮蓋住了。
    再加上看上去有些奇怪的五官。
    與其說是這是一個擁有智商的人類,還不如說是一個穿著人的衣服的猩猩。
    當然了,就像是道格並不在乎他那聖人一般的名氣一樣,他對於林肯的外貌也不是很在乎。
    “這位就是道格克萊登,這位就是亞伯拉罕·林肯。”
    德尼羅市長,分別對林肯和道格對對方做了一個簡單到隻有姓名的介紹。
    為什麽簡單到隻有姓名呢?
    因為兩個人對彼此都有一些了解。
    與道格對林肯的了解不同,林肯對於道格的了解,主要來自於這個時代。
    “我是林肯,很高興認識閣下。閣下的《大富翁》真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我在裏麵看到了太多太多。看到這些東西,本來不值得驚訝。值得驚訝的是,在這些東西的前麵,居然還能擁有這麽優秀的遊戲性。
    這……這實在是!”
    林肯不知該改用什麽樣讚揚的詞語,來形容他對於《大富翁》的喜愛了。
    《繁榮》與《壟斷》這兩個《大富翁》遊戲的玩法,對於美國的社會高層帶來的思想衝擊絕對不算小。
    雖然,這僅僅隻是遊戲的規則。
    但是,他們能從這部遊戲的規則裏,看到這個社會運行的規則。
    而他們恰恰又是美國社會規則的製定者,他們看到了有人提出了一個幾乎與理想的模型,但是他們絕大多數人,從這個模型裏,感受到的不是喜悅,而是害怕。
    對!他們對《繁榮》很害怕!
    財富的本質,資本的本質都是權力。
    如果,每個人都擁有的相對平均的財富,就意味著他們的權力也幾乎平等。
    這意味著,現在能夠製定規則的人,會失去幾乎所有的特權。
    失去這些特權,對於他們來說,意味的就是失去生命。
    因此,《壟斷》的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才是理想的世界。
    他們渴望《壟斷》,幸運的是,現在市麵上流行的《大富翁》玩法就是《壟斷》的玩法。
    這不能說是一個悲哀的事情,恰恰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十分幸福的事情。
    畢竟,遊戲反應的是現實。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