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地痞

字數:4553   加入書籤

A+A-


    nbsp;   剛出院門走了不到一百步,街對麵三個人圍了上來,其中一個長得高大魁梧,雙手抱肩,看著楊城,冷冷一-笑:“喂!小癟三,你還活著呐?不過,你好像有脾氣了,連你劉大爺都敢不理了!”這姓劉的魁梧大漢身後幾個人跟著叫道:

    “你他媽的見到劉大爺還不跪下?找打啊?”

    “是啊,聽說你在張寡婦那得了不少錢,還不把欠咱們王老板的賭債給還了?是不是皮癢癢了,老子給你撓撓?”

    “我看他是骨頭緊了,老子給他鬆一-鬆!”楊城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幫地痞,聽他們這話,肯定是原來楊城的那些賭友,來收賭債來的。

    楊城抱著息事寧人的心態,看來這王老板就是昨晚晴兒所說的王老狗了,二兩白銀,對於以前的楊城來說或許很多,但對於現在的楊城來說小意思,小鬼難纏,先把錢還上,要不然這幫地痞時不時的騷擾,那什麽事也不用做了。

    楊城雖然火冒三丈,但也知道這些人不好惹,強忍著怒氣“把借據給我。”楊城朝姓劉的大漢說道。

    “就是嘛,早這麽聽話,那天也用不著挨揍!”

    “嗬嗬,不過那個寡婦對你倒是不錯啊,要不下次多要點,分些給哥們幫你花,哈哈哈”說著忍不住哈哈大笑,楊城全當狗叫,也不理會。

    那些人見楊城仍站在那兒,表情毫不波動,也覺得無趣。

    那個姓劉的大漢從懷裏掏出一張紙條遞給楊城,紙條上寫著:吾楊城借鴻運賭坊老板王應賭資二兩白銀,口說無憑,特立此據。還有日期。

    楊城伸手去接,姓劉的手一縮“哎,你還沒給錢呢,想撕借據?”

    楊城有些不耐煩,但還是從懷裏掏出二兩銀子丟了過去,那姓劉的接住銀子之後就把借據放進懷裏,似笑非笑“你還欠十八兩,記得還,不然,下場你懂的。”

    “什麽意思?你想賴賬?”楊城不僅詫異,還有一些火氣。

    “嗬嗬,利息啊,拖欠那麽久,不加點利息怎麽行?哈哈,你不服啊?我就喜歡看你咬牙切齒卻拿我沒辦法的樣子,哈哈哈……”  說著忍不住捧腹大笑,旁邊的幾個大漢也跟著哈哈大笑。

    “哼,你們不怕我一張狀紙將你們告到衙門嗎?”

    “我好怕喲,怕怕。”  姓劉大漢誇張的拍著胸口,得意洋洋,旁邊的那樣人笑得更歡了。

    “小兔崽子,不怕告訴你,知道我們老板每月給知縣多少銀子嗎?說出來嚇死你,五十兩,嗬嗬,五十兩是他知縣一年的俸祿,你說,他會幫你嗎?做事自己得惦量惦量。”

    “我勸你啊,還是趕緊把你家的那幾畝田賣了把錢還上,不然呐,這錢你永遠還不完。”

    “區區二十兩,我還是還得起的,隻是我不知道為什麽要賣田呢?”楊城似乎從這話中感覺到了不對味,試探的問道。

    “噦!你是真不知道還是被我們打傻了,哈哈哈哈,你那……”話還沒說完,旁邊的一個大漢扯了扯的衣襟,給他遞了一個眼神,阻止他繼續說下去。

    “哼哼,不知道就算球,也是,你除了喝酒打婆娘還能幹嘛。算了,看你今天那麽懂事的份上,爺們也不揍你了,還有,趕緊把田產賣了,老子天天打你,也煩了。咱們走!”姓劉的給了兩一個手勢,幾人風風火火吵吵鬧鬧的走了,隻留楊城一個人還愣在原地,回想幾人的話,賣田?為什麽要賣田?難道有人惦記自家田產,想利用借據低價回收?

    楊城沒打算將這事告到衙門,剛才那幾個地痞說了,那個賭坊老板每月給知縣五十兩紅包,這場官司,楊城鐵定輸,看來隻能靠自己解決,一時半會兒也沒有什麽辦法,看這情況,先得把事情搞清楚才行,抽時間得會會那個王老板了,楊城心裏暗暗到。

    其實五十兩,意味著什麽,即便是曆史小白楊城都清楚。

    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發動並全程領導了史上最大最嚴的反腐肅貪運動。他以猛治國稱,大力打擊貪汙。他的“重典治國”思想不隻為遏製官僚腐敗。朱元璋為了加大反腐力度,設立了從朝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廷到地方的監察機構,其組織之嚴,權力之大,都是前朝曆代絕無僅有的。

    他親自主持編訂《大明律》,編《大誥》,對懲治腐敗做出詳細規定,並嚴厲實行之。

    朱元璋親自參與主持的《大明律》中將《受贓》專門設為一篇,其中詳盡規定了對於腐敗的懲罰,為他以後的鐵腕反腐奠定了基礎。

    同時朱元璋下令將《大誥》等其他多種司法教材發倒每個家庭中去,而且規定官府執法時凡是家裏藏有《大誥》的,就可罪減一等,反之,要罪加一等。同時《大誥》還被列入全國各級學校的必修課程,連科舉考試都從《大誥》中出題。一時間從學校到民間講讀《大誥》蔚然成風。

    朱元璋自幼出身貧寒,對政治貪汙尤其憎惡,其對貪汙腐敗官員處以極其嚴厲的處罰。在朱元璋主政期間,大批不法貪官被處死,包括開國將領朱亮祖,女婿駙馬都尉歐陽倫,其中甚至因為郭桓案、空印案殺死數萬名官員。

    在中央朱元璋設立最高反腐機構都察院,將刑、檢、法職能集於一身。不久又設置六科給事中,專事糾舉彈劾六部中的貪官汙吏。

    在地方上,除了有朝廷派遣的監察禦史外,同時又在各省設按察司,掌監察之職;後來又設立“巡撫”製度,由朝廷派親信重臣大臣到各地出巡,監察地方官吏。

    他還修改了官員的考評製度,並製定出《授職到任須知》、《六部執掌》等指導工作與考核細則。

    朱元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貪風暴。光殺是不行的,還得敲山震虎,殺雞儆猴。地方官貪汙被抓之後,該殺的,死了之後剝下他們的皮,然後塞上稻草,製作成標本。並把人皮標本掛在土地廟裏,作為警示後來官員的手段。

    當然了,朱元璋所做的的一切在楊城看來都是治標不治本,都是“然並卵”,盡管反貪力度讓人不寒而栗,但貪官人數不減反增。

    其根本原因是他給官員的工資實在是太低了,可以說是史上最低,知縣一個月的俸祿是七白銀,折合人民幣也就3500元,當然了,要是全數發放也就罷了,問題是老朱隻發一半,另一半以布絹,棉花,大米等價發放。

    那麽到手的也就三四兩白銀,要是一家五口頓頓吃青菜加稀飯也差不多夠了,問題是,知縣還需要自己掏腰包聘請師爺、橋夫、更夫、門子、廚娘,師爺有刑名師爺、錢穀師爺等七八名,還有打賞丫鬟橋夫等,更何況,一般知縣一家有十幾口人。

    這樣算下來的話,不僅沒錢,一個月還要倒貼二三十兩,所以說,絕對不貪的官幾乎沒有,你貪我也貪,隻要不是太放肆,一般上官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在官場上各種套路就出現了。

    當然了,在明朝著名的清官也不是沒有,海瑞就是其中一個,海瑞經曆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海瑞時期工資明顯提高,比洪武、永樂時期高出很多,盡管如此,他的妻子為了生計還得給人做活掙錢,當官到海瑞這份上也算獨此一人。

    不貪,僅靠月俸生活也不是不可以,你不讓手下人貪,必然讓手下的人怨恨,不打賞手下丫鬟仆人,他們做事必然不會盡心盡力,跟你離心離德。

    海瑞不貪,其生活可想而知,可以說和乞丐差不多,他當知縣時隻有一個仆人,沒有丫鬟,沒橋夫門子。縣衙民壯捕快幾乎沒人是理他的,居住環境可能和楊城差不多,據說,他的四歲女兒因為吃不飽餓暈在地,一個買饅頭的夥計不忍便給了一個饅頭,海瑞知道後,認為四歲的女兒做法不貞,便將四歲的女兒活活餓死。

    由此可見,清廉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也就是為什麽在朱元璋當政時期一百個人有九十九個冒著砍頭的風險也要當貪官,當然了,這貪錢,也是講究技巧的。

    永樂上位之後,稍微提高了工資,這場貪錢風氣才略有好轉。

    所以說,這五十兩紅包實在是太重了,重到楊城不敢光明正大的將這幫人告到縣衙。

    楊城經過這件事之後也沒有了逛街的心思,滿腦子都是如何處理這件事,買了米、豬肉等“年貨”之後就往回家的路趕。

    盡管如此,買好這些東西很多店鋪已經打烊了,楊城全身上下都掛滿了東西……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