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邊境亂,初登金鑾
字數:4595 加入書籤
nbsp; 盧植他們見張飛、蔡琰回來,結束了交談,笑道:“你們合作的怎麽樣了?”
蔡琰不好意思說話,徑直走到她的案幾旁,將焦尾琴放好。張飛走到客廳中央說:“正要獻給老師和兩位長者。”停頓了一下,又說道:“詞名為‘精忠報國’。”
張飛清了清嗓子,伴隨著錚錚的琴聲,唱到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四百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忍歎息,更無語,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複開疆”
“堂堂大漢要讓四方,來賀!”
一曲終了,戰場金戈之聲還回響在耳邊,四下寂靜無聲。半餉才見盧植已經激動不已,馬日磾說不出話來,蔡邕激動地拍著麵前的案幾大喊:“好!好!不想翼德竟有如此誌向。”
盧植感歎道:“我大漢軍士,若都能有翼德般遠大的誌向,何愁現在胡虜犯境!明日,翼德和我一起上早朝,我定要向皇上上書,必不讓翼德願望落空!”
張飛道:“學生謝過老師,不過老師不必勉強,若事不可為,大不了學生花錢買官就是了。”
盧植道:“翼德過慮了,不過求一太守,更何況還有伯喈、翁叔相助,想必陛下不會為難我們。翼德還是留些錢糧建設軍隊的好。”張飛稱“是。”
這些人在盧植府上吃過晚宴,才告辭,張飛和盧植約定好,明天一早跟隨盧植一起上朝。方才離開。而且張飛借口天黑不安全為由,堅持送蔡邕和蔡琰到蔡府門口,才告退離去。
第二天天還沒亮,張飛早早的站立在盧植府門口等候。突然安靜的大街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張飛扭頭看去,隻見一騎絕塵,大喊著:“邊關急報!快閃開!”好在時間還早,大街上也沒有幾個人,這一人一馬直奔皇宮而去。張飛不禁緊張起來了,說到底,今天關係自己能否順利的發展自己的勢力,若皇上高興,估計還有個盼頭。現在邊關告急,皇帝一怒之下,估計提這件事都沒得提。不一會,盧植穿好官服走了出來。張飛忙把邊關急報的事告訴盧植。盧植聽到後,覺得事情很嚴重,於是急忙上轎,往皇宮走去。一路上,盧植的管家向張飛惡補皇宮的規矩禮儀。張飛一一牢記在心。
張飛不是每天參加早朝的大臣,所以經過一番檢查才進了皇宮。金鑾殿外已經有三三兩兩的大臣按照派係聚在一起,小聲的商議著。張飛牢牢按照管家交待的禮儀,目不斜視,站立在金鑾殿台階的下方。單反有大人經過就作揖。隨著大臣們基本都已經到齊,張飛不禁心潮澎湃,想不到自己竟然能見到當朝幾乎所有位高權重的人。不得不說,人總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在焦急的等待中,終於傳來一句見著嗓子的喊聲:“上朝~”眾大臣列隊上朝覲見。殿外隻留下張飛和禁衛軍,還有一些太監和宮女,悄然走過,不敢發出一點聲音。智能隱約聽到皇帝在大殿上咆哮的聲音。直到晌午,終於傳來一聲尖嗓子的喊聲,:“傳~張飛張翼德覲見~”張飛連忙這你一下自己的衣著,金鑾殿門口跑下來一個小太監,指引著張飛走到金鑾殿上。
張飛上了金鑾殿,按照規矩,不敢抬頭,隻是用餘光看到大殿之上、中央坐著一位穿著龍袍,白白胖胖的人躺在龍椅上。張飛心知必是靈帝無疑。恭恭敬敬的下跪,喊道:“草民張飛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靈帝懶散的聲音傳來:“平身吧。盧尚書說,這《精忠報國》是你所寫。”
張飛恭敬的說:“正是草民所作。”
靈帝說:“好!若我大漢軍士,個個都如張愛卿這般,何愁胡虜不滅!張阿父覺得此人如何?”
靈帝旁邊一太監說:“陛下,這天下盡是忠誠於陛下的子民,想當官的多了。不過咱們的規矩在哪裏放著,那有一文錢不拿就當官的?”張飛心想,靈帝稱此人為張阿父,應該是中常侍張讓無疑。這太監真是鑽到錢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眼裏了。
盧植急忙出列說:“陛下,翼德忠肝義膽,豈是金錢可以衡量的?現在西涼,丘力居、張純等叛亂,正是國家存亡之際。此時怎麽計較金錢?”
張讓怪聲怪氣的說:“盧尚書,這忠肝義膽也不是寫一首詞,就能看出來的。再說,有忠肝義膽就能破壞規矩了嗎?在座的各位誰對大漢沒有忠肝義膽呢?”
蔡邕出列說道:“陛下,臣以為張常侍所言不妥。那些在外麵用錢買官的,有幾人有忠肝義膽?有幾人願意為陛下開疆擴土的?盡是些貪圖享樂之輩,上任後也必是搜刮民脂民膏,破壞我大漢根基!”
馬日磾出列道:“臣附議!”
太尉張顥站出來說:“陛下,臣以為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既然定下了,無論如何也要遵守。既然是‘忠肝義膽’,更要遵守規矩才是!否則要著忠肝義膽何用?”
光祿勳瑋璋、長水校尉趙玹、屯騎校尉蓋升等也都站出來說:“臣等讚同張太尉。”
各個派係的人都站了出來,你一言我一語的吵了起來。張飛沒想到這也能卷入派係鬥爭,又不好開口。頓時,朝堂仿佛變成了菜市場。
靈帝大怒道:“住口!”朝堂瞬間安靜下來,靈帝緩了緩氣,說道:“就按張阿父所說,規矩嘛,誰都不能例外。不過朕特許你一月之內交齊。張愛卿不是想為大漢開疆擴土嗎?朕允許你開擴的領土由你負責管轄,不過需要把官錢交上。此事不準再議。”
眾大臣和張飛說:“臣等遵旨。”盧植還要再說,卻見張飛已經應下,隻好退了回去。
靈帝又問:“張阿父,你看讓張愛卿到哪裏任職合適?”
張讓說:“陛下,既然張飛想為大漢開疆擴土,張純又殺了遼東太守陽忠,不如讓張飛出任遼東太守。”
盧植急忙出列道:“陛下,不可。張純、丘力居在遼東肆虐,朝廷尚未將遼東收付,翼德單槍匹馬如何能去上任?”
張顥又出列說:“陛下,臣以為張飛既然說出開疆擴土的話,收付遼東想來不在話下。如果連遼東都收付不了,還談什麽開疆擴土?就是犯了欺君之罪!”
蔡邕怒道:“張顥,你貪贓枉法、以權謀私,老夫已經上奏皇上。你不思悔改,此刻竟然在這大殿之上,信口雌黃,亂按罪名!”
眼看著就要吵起來,靈帝大吼:“都給朕住口!”大臣紛紛告罪。靈帝說:“冊封張飛為遼東太守,自行收複遼東。所交官費減半。允許張愛卿招募軍隊,以作收複遼東隻用,人數暫定為五千人。允許開疆擴土,所得領土盡歸張愛卿管轄。應交官位錢照舊。就這麽定了。”說著起身就走。
張讓忙喊了句:“退朝~”匆匆追靈帝說:“陛下聖明,大漢多少皇帝都無能開疆擴土,陛下必會成為千古一帝!”說的仿佛已經開疆擴土了似的。
張飛和眾大臣忙跪拜說:“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抬起頭時,靈帝依然走遠了。
張飛麵不改色的站起,退到一邊,等其他大臣退朝。心中卻是狂喜。雖然還是要花錢買官,但靈帝說的開疆擴土盡歸在管轄之內,卻是張飛最欣喜的。這就是說,在中原大亂之前,隻要張飛有能力,就可以往外擴張自己的地盤,而沒有約束。
大臣們吵吵鬧鬧的散朝而去。盧植走到張飛旁邊歎了口氣說:“走吧,翼德。”張飛稱“是。”就跟隨盧植一起下朝。
下朝來到盧植府上,不一會蔡邕、馬日磾也過來了。三人皆歎息,為張飛如何收複遼東擔憂。張飛勸道:“三位不必歎氣,學生能得遼東太守之位已經很是心滿意足了。遼東雖然偏遠,卻也沒有那麽多貪贓枉法之輩。雖然外有強敵,學生自信不出一年就能掃清禍亂,更何況,伯珪兄還在幽州。若能取得伯珪兄相助,想必也不算太困難。”
三人聽到張飛這麽說,才放下心來。
盧植說:“依然翼德有了計較,我就放心了。”
馬日磾、蔡邕說:“既然沒事了,我們就先回去,下午在過來觀拜師禮。”
張飛也告退,去準備拜師禮所需的物件。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