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外敵侵,遼東戰亂

字數:4248   加入書籤

A+A-


    nbsp;   張飛急忙上前,已經有親衛招呼著信使來到張飛所在的地方。信使急忙報告到:“主公,高句麗夥同馬韓、辰韓、弁韓、扶餘、沃沮、挹婁共七國共約二十萬大軍侵犯我大漢邊境,三韓聯軍約六萬人,此刻已經逼近西安平。高句麗等國十四萬人大軍已經逼近襄平。陳郡丞請求主公回援。”

    張飛聽了以後大驚失色,自己記憶中,曆史上這些彈丸小國從沒聯合圍攻大漢,難道是自己曆史學的不好?但事已至此,隻好去想辦法麵對了。張飛大腦飛速思考,這邊百姓必須有可靠之人護送,一旦出現意外,自己再想遷民入遼東就難了;西安平那邊必須派人,敵軍六萬餘人,戰力必然不容小覷;襄平那裏更是重中之重,自己設立的書院、工坊園,還有自己的家人都在那裏,一旦被高句麗攻陷,後果不堪設想。

    張飛頓時覺得自己腦袋都要炸了,這麽多地方需要救援,而自己隻有不到一萬兵馬,幾員大將,而且剛剛經曆曠日持久的大戰,身心疲憊,如何分兵救援?戲忠等人也覺察到事情的嚴重性,紛紛圍上來,焦急的望著張飛。

    趙雲說道:“大哥,敵軍勢大,我們無法抵抗,還請大哥向朝廷求援。”

    張飛苦笑道:“等朝廷那幫官老爺議論完畢,隻怕我們早已成為了刀下之鬼。如今隻能盡力一試,聽天由命吧。”

    戲忠說道:“主公,忘記了,我們近處就有一個強援。”

    張飛思考了一下,麵露喜色,說道:“不錯,我可以向伯珪兄求援。我曾救過伯珪兄,以他高傲的性子,必然希望早些還這個人情。我這就寫信給伯珪兄,請求他支援。”

    戲忠又說道:“主公也不必擔心,我斷定主公此戰必勝,外族聯軍必敗。”見眾人望過來,戲忠微笑著說道:“一為‘勢勝’,我軍方才大敗黃巾,氣勢如虹,七國聯軍卻在此時選擇進攻大漢。我軍正好攜大勝之勢反擊;七國聯軍雖然看似龐大,然對大漢的畏懼為時已久,雖然勉強聚集侵犯,但心中恐懼尚在,必然隻是虛張聲勢。”

    “二為‘義勝’,七國聯軍無故進攻我大漢,乃是侵略。而我們則是保家衛國,乃道義所在,”

    “三為‘謀勝’,主公機智多謀,在下也自負謀略;七國皆蠻夷小國,尚未得到教化,說他們智謀超群,恐怕無人相信吧。”

    “四為‘仁勝’,主公仁義之名遍布四海,廣受百姓愛戴;而蠻夷隻知殺戮,為百姓所排斥。”

    “五為‘統勝’主公手下軍隊,軍紀嚴明,主公指揮起來如臂指使;七國聯軍卻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戰,沒有統一的指揮,雖然看似強大,實際卻如一盤散沙。”

    “六為‘武勝’,主公用兵如神,多次以弱勝強,士卒也都是精銳,兵甲精良;七國聯軍卻隻能仗著人數眾多,且兵甲雜亂無章,良莠不齊。士卒也隻是稍加訓練就排上戰場。”

    戲忠最後總結道:“此六點,我料定主公必勝。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遼東百姓皆感激主公仁政,但有所命,莫有不從。主公隻要一聲令下,就可聚齊百萬大軍,何愁其區區二十萬乎?”

    士卒們聽到戲忠的講解,士氣昂揚,鬥誌滿滿,人人眼中充滿堅定地目光。一種自信的態度油然而生。張飛哈哈大笑道:“誌才所說不錯,此戰我軍必勝。來人,將誌才的‘六勝論’傳遍全軍。”傳令兵得令而去。

    戲忠又說道:“主公,襄平乃遼東中心,主公需親自坐鎮。屬下請命前去西安平,還請主公為我派遣一員上將。屬下定要讓三韓軍隊在西安平寸步難進。”

    張飛思考了一下,下令道:“叔欽,你率兩千‘疾風’軍,隨誌才走一趟。我到了襄平之後,在派‘虎嘯’隊前去支援。此戰,誌才為主將,二弟務必聽從誌才的命令。”典韋接令。

    張飛又說道:“子龍,你處事穩重,率其餘‘疾風’軍負責護送百姓。務必不能使百姓受到傷害。”又歎了口氣說:“以千餘人,護送三十萬百姓,子龍任務艱巨,萬萬不能出差錯!”

    趙雲說道:“大哥放心,我畢將百姓安全送至遼東。”

    張飛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又寫書信兩封,一封發往洛陽、一封送給公孫瓚。命令傳信兵,務必得到回複消息之後,再回遼東。很快,兩隊人馬共十人,一隊向西,一隊向北,呼嘯著離去。

    張飛對趙雲說道:“子龍,我們先一步前往遼東,你自己需小心在意。”趙雲稱‘諾’。張飛帶著其餘人馬呼嘯而去,很快追上了張角等人,甘寧本想將張角放在第一批人員裏,但張角堅持最後在走,畢竟這一去,說不定就會死在遼東,張角希望在多看一眼河北的風光。

    張飛追上張角,將遼東突變告知張角。張角微笑著說:“翼德若信任我這些兄弟,可將這些青壯編入軍隊。隻需分發武器、裝備,立馬就是一支強軍。”

    張飛說:“我正有此意。諸位都是我遼東的百姓,即將在遼東安家,我有什麽不信任的?”

    張角見張飛如此爽快的答應下來,暗道自己果然沒看錯人。張寧依然蒙麵站在張角身後,一雙大眼睛好奇的看著張飛,仿佛想看透張飛為何會輕易相信一夥剛剛投降的‘反賊’。張飛見張寧一雙美目望向自己,對她微微一笑,張寧連忙低下頭去。

    張飛等人和張角匯合後,一起往海邊行軍,等候甘寧的船隊。甘寧在此到達渤海附近時,船隊由原來的十多艘,變成了三十多艘,原來甘寧將遼東所有的大船都帶來了,尖底船在外,圍成一個圓形,將平底船護在中間,以幫助平底船減輕在海上受到的風浪。這樣就大大加快了船隊的運輸能力。張飛見了對甘寧大加讚賞,甘寧趁機向張飛提出將運送百姓的任務交給周泰,自己和張飛一起迎戰高句麗等國的聯軍。張飛見他參戰心切,點頭同意了。甘寧非常高興,命令手下全力發動船隻,在海麵上劃出一條條波紋,直奔汶縣而去。

    大軍到了汶縣,甘寧興奮的將百姓運輸事宜交接給周泰,周泰雖然也想參戰,但也知運送百姓,對遼東意義重大。隻好答應了下來。張飛片刻也不休息,直接帶著甘寧和‘幽影’軍、‘斬浪’軍,一邊趕往襄平,一邊聽取最新的戰報:高句麗國王為遂成,其父親名‘宮’,宮在位時,曾多次反叛大漢,戰敗就向大漢乞降。前些年病死,其兒子遂成繼承了王位。趁大漢勢弱,不在繳納歲供,如今終於反叛。高句麗勢力最大,有兵九萬餘人,所以現在北方聯軍暫時聽從高句麗國王遂成的命令。夫餘國王名為尉仇台,率領大將東明,和他兒子夫台,領兵三萬餘人。挹婁為夫餘附屬國,沒有國王,隻有長老,基本就是部落製度,每個部落都由長老做主,在夫餘的強迫下,出兵約一萬人。沃沮也是部落製度,出兵約一萬人。這四個國家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擅長射箭,所以前期給遼東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傷。而且蠻夷小國,本就人少,這次幾乎是傾國之兵,來犯遼東,卻不知是為什麽。

    陳群已經命襄平城外的人員全部撤回襄平城內,堅壁清野,一邊堅守襄平,一邊向張飛求援。此四國隻是善射,但不善於攻城。高句麗國王數次派軍攻城,都無功而返。陳群又命‘虎嘯’軍多置盾牌,躲在盾牌後麵反擊,聯軍的弓箭失去了作用,隻得命士兵踩著簡易的雲梯,強行攻城。但聯軍的士兵多沒有盔甲,兵器也各式各樣,數次攻城都無功而返,但東明、夫台、還有高句麗王子伯固等人,箭術高超,幾乎百發百中,箭無虛發。很多士卒都是死在此三人手中。

    張飛牢牢記住聯軍的情報,思索著如何破敵。張飛來到襄平城外,隻見聯軍的營寨將襄平團團圍住,但營帳安置的雜亂無章,可惜現在為夏季,雨水漸多,而且草木青青,無法點燃,否則一場大火就能將這十四萬軍隊全部毀滅。不過此時襄平城被圍,張飛答應典韋的‘虎嘯’軍怕是派不出去了。

    張飛見襄平現在暫時沒有危險,也沒急著進城,打算先看看在城外有沒有合適的戰機。張飛和甘寧遠遠的繞城查看一周,發現挹婁和沃沮處防守薄弱,尋了一處易於衝鋒的地點,打算在此處衝殺一番,試探敵情。

    眾軍士修整完畢之後,張飛命‘斬浪’埋伏起來,若敵軍追擊,則萬箭齊發,掩護‘幽影’撤退。張飛和甘寧則率‘幽影’軍衝擊敵軍營寨。

    ‘幽影’軍跟隨張飛久經戰陣,此時隻餘五百多人,雖然即將衝擊數十萬人的營寨,但個個鬥誌昂揚,戰意升騰。張飛手持丈八蛇矛,甘寧手持斬浪大刀,並排站在前列。‘幽影’軍皆手持鋼槍,列好隊伍,準備對侵略遼東的敵人實施攻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