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戰倭寇,倭國情報

字數:4519   加入書籤

A+A-


    nbsp;   遼州的發展越來越快,各項建設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遼州書院裏出來的人才也都一一安排到位,戲忠、陳群等這些元老也不必事事躬親,張飛也閑了下來,每日練練武藝、調戲調戲蔡琰,日子過得相當自在。

    魏延和高順已經在書院學習完成,張飛將魏延派遣到‘虎嘯’軍中,暫且擔當一位都尉,領一千人馬。魏延實力出眾,也肯與手下同甘共苦,很快就贏得了士卒們的尊重,和手下打成一片。高順則被張飛下令自行招募一千人,自成一軍,加以訓練,然後觀訓練成果,在正式任命職位。高順領命,信心百倍的前去訓練士卒。張飛想起曆史上的陷陣營,心中就一陣火熱。又自己在必不會讓陷陣營像曆史上那般消失。

    襄平城經過張飛的招商引資,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特別是中山甄氏,竟然舉家搬遷到襄平,隻留下甄逸駐守無極縣的老宅子,而去這個主意竟然是甄宓所出,家人見她雖然年幼,但是非常聰慧,此前已經多次幫助甄逸在商業上化險為夷,躲過了幾次危機,所以家人對甄宓的都相當認同。

    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盧植已經官複尚書令。不過盧植應該有些心灰意泠,在朝堂之上一般不說話。其他的都是一些壞消息。首先,公孫瓚和劉虞隻見的衝突加劇。不知是不是劉虞在張飛這裏吃了閉門羹,想在幽州找回麵子,可惜公孫瓚也不讚同劉虞的政策,更是斬殺了數批鮮卑派給劉虞求和的使者。但是劉虞受百姓愛戴,所以給公孫瓚帶來不小的壓力,公孫瓚對百姓也心生厭倦,照此下去,公孫瓚必然變得更暴力。一旦失去了民心,公孫瓚遲早敗亡。張飛不願看到曆史重演,於是想寫信勸公孫瓚暫時聽從劉虞的命令。但是被戲忠勸住了,戲忠說道:“主公當年自己都沒有聽從劉虞的命令,反而將他罵了一頓,整個北方人人皆知,如今卻勸公孫瓚聽從劉虞的命令。隻怕公孫瓚會以當年之事反駁主公。”

    張飛想說,自己當年和公孫瓚的處境畢竟不同。戲忠隻淡淡的問了一句:“主公能勸動公孫將軍否?”頓時讓張飛啞口無言,隻好放棄了勸公孫瓚的打算。

    另一個壞消息就是甘寧仍然沒有平定臨屯郡的倭人,反而又有數波倭人從海上前來,甘寧被偷襲,損失了兩艘大船。張飛覺得事情不同尋常,於是命周泰率三千‘破風’軍前去增援。

    張飛又收到黃巾餘孽四起的消息,中原又陷入戰火之中。不過這些反叛規模都不大,被外戚和宦官聯合壓了下來,靈帝並不知情。倒是劉備靠著張飛資助的錢糧,拉起了一支千人的部隊,參與到平叛之中。接連擊敗了數波反賊,現在已經聚集了五千大軍。混的是風生水起。又在公孫瓚的上書舉薦之下,已經被任命為平原縣令。

    張飛也佩服劉備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隻能說,能成大事者,必有過人之處。如今玄菟郡、樂浪郡、臨屯郡和真番郡的郡治所已經建好,其他縣城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之中。張飛和馬鈞發明的水車、翻車全麵運用到耕種之中。已經有一批頂著刺史府奴仆的人恢複了自由,被張飛分別安排至四郡,分發了田地。張飛說到做到也刺激了其餘頂著刺史府奴仆頭銜的人,加倍工作。人人爭取早日恢複自由。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遼州的縣城與縣城隻見全部時新鋪的寬闊的官道,條條堪比通往洛陽的官道,而且更結實、寬闊。再加上遼州的水師日夜巡邏在渤海海麵上,水路運輸既節省成本,又安全可靠,遼州儼然已經成了其他各州的物資集聚地。

    安全、富饒的遼州吸引了大批躲避中原戰亂的百姓,遼州的人口再一次大幅度增加。不過遼州的領土已經不同意單單一個遼東郡的時候,所以張飛盤算著什麽時候在參與到中原的叛亂中去。陳群勸道,如今遼州尚有很多地方未開發,軍隊也需要訓練修整,臨屯郡尚有叛亂,還是不要著急出兵。戲忠也同意陳群的看法。兩大謀士都同意,張飛隻好采納了。

    這一天,甘寧派人送來戰報說,已經剿滅了大部分上岸的倭人,但是絕大部分被殺,其餘的眼見不敵,也紛紛自殺,甘寧隻抓到三名俘虜,如今正派兵送往襄平。張飛聽了大喜,隻要有俘虜,最起碼可以得知敵人的狀況。張飛傳令甘寧和周泰,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多抓一些俘虜。

    沒幾天,倭人俘虜被送至襄平城,引來百姓的圍觀,此時遼東還基本沒見過倭人,大家都像瞧個新鮮,大家見他們個頭矮小,如同十多歲的小孩,眼光卻一直惡狠狠的盯著四周的百姓,紛紛指手畫腳、議論紛紛。張飛命人直接將倭人押送至大牢裏,分別關押。然後張飛帶著戲忠、陳群、趙雲和一個翻譯,前往大牢裏審訊。張飛隨意挑選了一個倭人,送至審訊室。翻譯連忙用倭語對他介紹張飛等人。那人聽後情緒激動,憤怒的吼叫著,掙紮著,妄圖掙脫鎖鏈。

    翻譯說道:“這個人說自己是倭國女皇卑彌呼的手下,要求我們放了他,否則卑彌呼會施展法術,殺死我們。”

    張飛聽了哈哈大笑,示意牢房的守衛直接用刑。那個倭人哇嗚哇嗚的叫著,態度很是囂張,一轉眼卻看見大牢看守拿來了諸多刑具,詢問張飛動用那種刑法。那人見勢不妙,又嗚哇嗚哇的叫著。翻譯悄聲說:“主公,他在說,‘你們要幹什麽?他是一名武士,要我們給他一個體麵的死法。’”張飛一邊叮囑大牢的守衛挑選既能給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又不至於讓人喪命的刑罰,又叮囑牢頭給其他兩個倭人同樣的待遇。然後憐憫的歎了口氣,說道:“死其實是一種解脫,就怕有人想死都死不了。”說完,帶著戲忠、陳群等人出了大牢。翻譯急忙將張飛的話翻譯過去,也匆匆的離開了大牢。

    陳群不解的問道:“主公先前一再命令甘校尉多抓俘虜,如今俘虜就在牢裏,為何什麽都不問,卻直接用刑?”

    張飛淡淡的說道:“長文沒看到他們囂張的樣子?此時問話也是白費力氣。而且根據興霸的描述,這些人應該不怕死。類似於大漢的死士,向要從這種人嘴裏得到消息,很難。所以我什麽都不問,卻直接用刑。一是瓦解他們的意誌,二是讓他們誤以為我對他們的情況已經有所了解,所以並不急於問話。現在我們隻需耐心等待,過幾天就會有結果。”

    陳群歎道:“沒想到,小小的倭國,也能培養出這樣的死士。”

    張飛說道:“他們的統治者讓他們相信若他們戰敗後自殺的話,靈魂會得到天神的寬恕,會在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此輪回做人。他們從小就接收這樣的理念,所以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不畏懼死亡。事實上,他們的國家,隻不過是一片狹長的海島,常年經受地震、海嘯等災難,所以那裏的人性格多半堅毅,一般不會輕易屈服。”

    眾人聽了,心裏都沉甸甸的。趙雲感歎道:“如此性格,正是參軍的好苗子,可惜和我們處於敵對。原來這大海之上還有這麽強勁的敵人!”

    張飛說道:“子龍說的不錯,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我們的士兵,訓練的更優秀、意誌比他們還要堅定、武藝比他們還要高強。再加上我們精良的兵器、護甲。我們一定能打敗他們。”眾人點點頭,往刺史府走去。

    五天之後,甘寧又派人送來一批俘虜,這次人數較多,足足有數十人。甘寧的戰報中提到,敵軍從海上進攻,船隻雖然比大漢的樓船小,但是航行比較平穩,速度較快,能很好的抵抗海上的風暴,但兵器、裝甲比遼東士兵穿戴的差些,所以甘寧他們引誘他們進入埋伏圈,然後將他們團團包圍,才獲得了這麽多俘虜。張飛叮囑甘寧和周泰,最好能俘虜倭人完整的船隻,並將船隻送至造船官署。

    這些俘虜同樣送進了遼州大牢,張飛命牢頭故意讓俘虜看到先來的三個倭人的慘狀,於是一股恐懼的心理在倭人中彌漫。第二天,張飛又來到大牢,直接從後送來的倭人中挑選一人審問。那人一開始故作鎮定的不言不語,牢頭直接拿出刑具擺在他麵前,上麵還沾著其他倭人的鮮血。看守們作勢就要給他上刑,那個倭人立馬大聲求饒,張飛示意仍然給他用刑,夾斷了他十根手指,倭人在痛苦中暈了過去,張飛叫人用冷水將他潑醒,卻不著急問話,反而讓翻譯向所有倭人說道:“我家大人很忙,沒那麽多時間陪你們玩,所以若是回答不及時,就會被馬上用刑。而且我家大人向來說一不二,說完用刑,哪怕是你將大人所問的問題,原原本本的說出來,也不會改變受刑的命運。所以我家大人提醒各位,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慢一點,因為我家大人平日忙於公務,沒什麽娛樂。大家暫且就當陪我家大人放鬆一下。另外,若有人膽敢說謊,我家大人會讓他知道什麽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歡迎大家挑戰。”一席話唬的這些倭人瑟瑟發抖,先來的三個倭人也不禁慶幸,前幾日張飛大概是太忙了,沒顧得上這麽對待他們,否則,他們現在定是被折磨死了。

    這時,張飛才將這名倭人叫到一間單獨的小房子,開始問話。問完一個人,就將他關在一間單獨的小房子裏。連續問了十數名倭人,張飛才確認之際得到的消息是正確的。

    原來現在的倭國正在發生內亂,垂仁天皇遭亂黨暗殺,他的女兒卑彌呼就繼承了皇位,稱為日本女皇。但是反叛軍不承認卑彌呼的地位,於是派出士兵追殺卑彌呼。卑彌呼在倭國的土地越來越少,於是想到先攻占三韓的地盤,意圖翻身。沒想到三韓已經被張飛所滅,此時三韓已經是大漢的領土,於是就和甘寧打了起來。

    如今倭國國內已經分為十七個勢力,原本有六十多個勢力,經過多年的征戰、相互吞並,變成了現在的三十多個個勢力,勢力之間相互征伐,暫時沒有全力追殺卑彌呼,才使得卑彌呼有了一絲生機。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