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韓寒第二?

字數:5511   加入書籤

A+A-




    nbsp;   2002年6月1日。

    對於雲城人來說,這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

    可能是連日來的烈陽高照,早上起來下起了大雨,濕噠噠的雨滴不斷地打在雲城老街區的青石板上,匯聚成小河,流向屋簷下的排水管道。

    今天是兒童節,除了市裏各處小學和幼兒園張燈結彩以外,普通人的生活似乎沒有任何變化。

    直到很多人習慣性早起買上一份報紙,在公交車或者上班途中看一下。

    “雲城四中畢業晚會驚現天才少年,連作三首勵誌金曲唱哭數千民眾。”這個頭條標題一線,頓時勾引起無數人的興趣來。

    其實起風了根本不是勵誌歌曲,但媒體起標題的德性,大家也都明白就是。

    “這裏是fm99.8雲城音樂電台,我是主持人小樂。”

    “我是主持人城子。”

    “城子,你聽說了嗎?四中昨天晚上舉行畢業晚會了。”

    “四中的畢業晚會不是年年舉行嗎?這有什麽稀奇的。”

    “可是你知不知道,四中有一個學生,自己創作了很多勵誌歌曲,在昨天的畢業晚會演唱,據說勵誌到唱哭了台下幾千名學生。”

    “真的假的,是什麽歌,我也想聽聽。”

    “你運氣不錯,今天上班的時候,我特意去了音像店買了他們的一張專輯,當當當當,就是這首名為《我的天空》的專輯,放給正在上早班的各位司機朋友,願大家新的一天為了夢想而充滿活力。”

    無數私家車、出租車上放起了我的天空。

    這是昨晚侯文輝連夜聯係到了雲城本地各個音樂電台的負責人,花了平日雙倍價錢,臨時在早上插播的。

    這筆錢花得絕對不冤枉,因為雲城在零二年的時候,雲城私家車的數量達到了12萬輛,加上摩托車,機動車數量超過三十萬輛,與180萬的總人口相比,1比6的比例。雖然與後世700多萬人口,300萬機動車,接近2比1的比例無法比較。但在那個年代,幾乎所有的私家車,都會聽車載廣播。因為大多數私家車,根本沒有車載顯示器,甚至很多進口豪車都沒有。不像後世,已經很少有人再去聽廣播電台這種東西。不過,有了電台宣傳,摩托車上也很快會響起他們的歌聲。

    現在80後或者90年代初出生的人還有印象的話,就會記得在2000年初,大街小巷幾乎到處都是摩托車。而這些摩托車,不少人都會帶一個大音響,一邊風馳電掣地開,一邊放一些勁爆的音樂來維持自己酷炫的風範。

    除了學生以外,這些人,也將是購買唱片的主力大軍。

    同時,新的唱片出來後,刻印廠家會與下麵的經銷商聯係,讓他們來廠裏拿貨。侯文輝分了一部分利潤給廠家和經銷商,讓他們在自己家音像店用音響到處放專輯裏的歌,借此吸引聽眾購買。

    這都是那個年代很有效果的營銷策略。

    除了雲城本地,全國各大音樂電台,侯文輝也已經在找人聯係,他們找了專門的宣傳公司進行宣發投放,很快《我的天空》將推向全國各地。

    特別是南方日報和南方時代周刊將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此事登報以後,在南方地區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不說歌曲到底好不好聽。

    光看報紙裏所述的,十五歲天才少年,寫勵誌歌曲,感動得讓千人落淚的新聞,就足以讓人倍感興趣。使得在南方其它城市,不少人看到這條新聞後,馬上跑到附近的音像店去,想去購買這張專輯。

    不過可惜的是桃木公司的實力畢竟有限,想跟那些頂級老牌傳媒公司一樣將產業覆蓋全國還是有些勉強。即便是在南方地區,桃木的大本營,也隻能就近聯係到附近兩個省的經銷商供貨,其它省份,依舊力有不逮。這也是為什麽桃木公司陷入發展瓶頸的原因,第一是關係網絡發展得還不夠全麵,第二是名氣打不出去,第三則是自身實力不行。如果是像漢娛那樣的頂級老牌,不說別的,光那恐怖的經銷網絡,甚至可能在短短幾天之內,就能覆蓋到全國所有省份。

    正因為桃木公司實力不濟,也很容易滋生盜版。很多盜版商在湘南購買了正版唱片後,馬上去其它省份進行盜版印刷,在當地以低價銷售,對正版的衝擊非常大。就因為盜版橫行,使得小型唱片公司的發展相當困難。

    在這個年代,除了那些老牌大型傳媒公司,還真沒有小公司能扛過盜版的洗禮。即便出了一張優質的唱片,也很快會在盜版的衝擊下銷量慘淡,最終淪落到破產的結局。

    不過桃木公司畢竟也是經受過這種考驗的,也有自己的一些應對措施。通過公司大股東趙斌的一些人脈,他們聯係到了華夏娛樂。

    華夏娛樂與漢娛一樣,也是老牌頂級傳媒企業,在國內的地位跟漢娛差不多,華娛的副總是趙斌的親姨父,有一層親戚關係在,之前桃木就是利用華娛的經銷網絡銷售唱片。這樣雖然會分出一部分利潤出來,但一家公司想壯大,就不能隻想著賺錢,分出利益,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特別是華娛這樣的頂級傳媒企業,還真不一定看得上他們這一點利潤,隻是因為那層親戚關係,才賣給麵子給桃木。否則的話,無數人想花錢借用華娛的經銷網,華娛還不樂意給他們呢。

    借著華娛的關係網,新時代的這張專輯慢慢鋪向全國。不過畢竟是借來的銷售網絡,速度肯定比不上他們內部,所以要想鋪出去,還得等一陣子。而在整個公司運轉起來,侯文輝緊鑼密鼓搞宣傳,到處鋪銷售路子的時候。

    晚上七點,林明卻在桃木公司的演播廳布置起來,這次新聞發布會他沒有去租借五星級大酒店的大展廳,而是就在公司裏運作。第一是宣揚公司實力,第二則是演播廳規模也差不多可以做一場新聞發布會了。

    運作一場新聞發布會桃木公司並非沒有這個實力,早在去年桃木音樂節成功舉辦,邀請了十三支國內知名樂隊,連續三天音樂盛典狂歡,每天現場觀看人數都在五六千人,總人數突破兩萬的時候,桃木公司就已經做過這樣類似的新聞采訪環節。

    雖然與後世桃木音樂節總人數動則突破十萬餘人相比,這個成績稍顯稚嫩。但在零二年的時候,作為國內唯二的兩個音樂節品牌,這個成績已經做得相當精彩。獲得了一係列好評,在媒體發布會上,受到了相當大的關注。

    而這一次,關注程度比之去年音樂節,還要盛大。

    這是因為林明的出現,導致不僅是娛樂行業也在關注此事,連雲城本地的教育行業和相關媒體,也在關注此事。

    究其原因,是韓寒這兩年因一篇《穿著棉襖洗澡》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休學後的一本《三重門》,引發了教育界相當大的震蕩,並且造成巨大的社會影響。使得關於全才教育和專才教育之間的討論,從此在教育行業成了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我們國家的教育,到底應該培養全才,還是專精一科的人才?

    去年,央視對話節目,邀請了一位大學教授,一位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請上節目,與韓寒進行現場對話。同行的還有一位三好學生黃思路與韓寒進行對比,雙方產生了激烈的討論。

    整段視頻非常有意思,至於視頻內容,就不再言贅。

    不過結局大家其實都知道,作為當時高中生不愛學習的反麵教材,韓寒被批得體無完膚,傷痕累累。可即便是這樣,韓寒熱這種現象,在這兩年,依舊熱度不減。

    歸根到底,這是因為韓寒的出現,造成了這麽一個社會現象,才會引發了人們的思考。每一個人都是有思想的個體,這些個體也會進行抉擇,會探究。我們國家的教育,到底是不是在扼殺孩子的個性,還是為了孩子的未來?

    它的意義在哪裏?

    於是昨天。

    很多記者開始打聽林明的生平,得知他初中成績尚可,本來很有希望考上雲城一中,但中考滑鐵盧,兩門成績沒有錄入,導致他隻能去了在整個雲城排不到前十的雲城四中。不過雲城四中的學習氛圍是出了名的還算可以,雖然比不上前十那些省級重點,但在市級重點中還是相當有名氣。可是林明上了四中後,成績一路下跌的厲害,不能說吊車尾,但在全班七十多名學生當中,隻能在四五十名左右徘徊。這個成績在四中的普通班,意味著最多隻能上一個較差的專科。

    大家就能得出一個結論,林明的學習成績很差。

    正因為林明的學習成績差,卻偏偏寫出了一些勵誌金曲,感動千人落淚。在經過跟隨王副市長與黃副廳長一路同行的教育行業記者登報以及教育電視台現場轉播錄像公開後,才在南方教育行業引起相當大的波瀾。

    也因為在這個年代有這樣的社會熱度現象出現,導致在林明出現,並且知道他成績較差的時候,更多關於教育行業的新聞媒體,第一時間嗅到了苗頭。

    莫非,誕生了第二個韓寒?

    於是,現場新聞發布會,至少一半的媒體記者,是教育行業的媒體人。其中有雲城教育電視台,雲城教育晚報,雲城教育出版社等等,紛紛跑到桃木公司,參加一個音樂盛典的現場發布會。

    等現場經過工作人員安排之後,林明抵達現場的時候,被諸多媒體嚇了一跳。娛樂記者有九家,教育記者八家,而且都不是小媒體,最差也是覆蓋雲城的教育晚報。

    其它諸如教育電視台、教育晚報、雲城教育出版社、湘南電視台娛樂頻道等等,都是省級的新聞媒體。

    至於湘南電視台、南方日報、南方時代周刊,更是全國性的大型公眾傳媒。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通過這十七家媒體的報道,不說全國家喻戶曉,至少在湘南本省,甚至整個南方地區,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當年韓寒之所以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就是這樣的媒體炒作而成。

    而林明今天,也要麵對去年韓寒麵對的事情。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