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熱愛學習
字數:5283 加入書籤
nbsp; 6月1日,晚上7.30分。
雲城市中心的文化廣場,桃木音樂公司的音樂新聞發布會,進程已經過半。
超過十位記者提了大約三十幾個問題,林明一一解答。
其中也有幾家教育媒體,但因為有雲城教育出版社的前車之鑒,慘遭林明犀利回應而落成笑柄的雲城教育出版社的記者中途離開,使得後麵幾位記者的提問溫和了許多。
畢竟林明不像韓寒,出的書和文章,幾乎都在抨擊教育機製。而且韓寒本身也是退學,成了那個年代叛逆的象征。而林明不一樣,哪怕他成績不怎麽樣,但他至少現在每天都在讀書,做音明即便他走了在大人們眼中的歪路子,可至少沒有完全偏離軌道,依舊是在校學習。光這一點,這些記者也不會傻到因為這個問題而故意去刁難林明。更何況林明寫的歌還是相當勵誌的歌,所以他們問的問題,都是一些比較溫和好回答的題目。
比如你走音樂這條道路以後,還會不會繼續學習並且努力考大學之類的。對於這樣的問題,林明當然是很正規地回答說會,並且也會努力好好讀書這種話,隻要做到讓大家覺得滿意,也就沒人會揪著這點小問題不放。
但直到第十二位媒體,湘南教育電視台,教育電視台是湘南第二大台,僅次於湘南衛視,因為在那個年代,對於孩子教育問題家長非常關心和敏感,所以教育電視台是很多家長逼著孩子看的台。
這個電視不僅會播放很多關於學習方麵的知識,還會將國家一些教育政策普及給民眾。零二年的時候,在有孩子上學的家長當中非常有市場,收視率全省排名第二。
這一家,已經算是省級重量級的媒體,受眾麵積覆蓋全省。一旦它對林明做出負.麵報道,影響力可是大大強於雲城教育出版社。
那位記者站起來認真道:“林明同學,你認為十五歲的少年,應該做些什麽事情比較合適?”
這種問話,顯然是話裏有話,林明皺著眉頭,沉吟道:“十五歲正是一個少年青春躍動,活力四射的年華。也是一個年輕人該有求知欲的時候,我覺得第一要務是讀書、學習,第二要務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培養才能。”
“既然你覺得第一要務就是讀書,那為什麽不將學習成績提升上去,而要浪費更多的課餘時間在音樂上麵。”那記者好整以暇道:“我承認你有這方麵的才能,可有才能就不代表不學習,學習不僅僅隻關於音樂,就如同你剛才所講的一樣,你寫出勵誌歌曲,也是因為你經曆過一些事情,將它們轉化為你寫出來的歌曲。學習就如同你在經曆你所述的事情一樣,不斷地積累,才能有更好的作品出來。傷仲永的事情,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不論是培養自身興趣,還是培養自己的才能。學習首先是第一要素,因為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更好地充實自己。你能在十五歲寫出這麽好的歌,證明了你的才華。可才華終有一天會枯竭,會消散。如果不靠現在積累,未來等你的才華消散的那一天,你該如何應對呢?”
這位記者說的話,顯然就比第一位有水平得多,因為他說出了一個事實,一個即便是林明也不得不讚同的事實。那就人生就是一個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正如他舉例的傷仲永一樣,如果不好好學習,那未來必然會有江郎才盡的一天。
真正到了那一天,你又該怎麽辦?
對於這一點,林明自己本人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是不擔心的。畢竟他根本不是啥音樂天才,而是竊取了後世成果,重活到了十六年前的今天。即便沒有這些歌曲,林明也有的是辦法養活自己,甚至還會過得很不錯。
但這種話自然是不可能說出去的,所以在外人看來。你隻是曇花一現的天才而已,可是你整天沉迷於此,卻不積累去努力學習,未來有一天才能消散,你敢怎麽辦?
在這個問題上,去年對話欄目裏,主持人也問過韓寒這個問題。韓寒的回答是目前不會靈感枯竭,但林明這麽回答,顯然不合適。
因為這位記者,真正劍有所指的依舊是關於韓寒熱引起的這個社會現象。
國內教育製度在林明看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絕對公平的。因為國情不同,教育機製不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林明沒有想過去批判去抵製,他甚至覺得就是這樣的教育機製,至少給了無數貧窮家庭的孩子一條出路。要知道,學習國外那樣的精英教育,國家所投入的教育資金以及家庭個人投入的教育資金得多少?去年12月國家才加入wto,人民的工資水平一個月也不過幾百元,在這個經濟不發達的年代。你就得要求農村孩子個個做精英教育,這不是在搞笑嗎?
但你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種教育的確禁錮了孩子的個性。比如一個喜歡昆蟲的孩子,想學習關於昆蟲方麵的知識,卻被父母逼著隻準學習。在未來,讓一個有機會成為昆蟲學家的人,變成了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這是否就存在扼殺孩子的天性?
自然是存在的,所以中間到底誰錯誰對,隻能說時間會證明一切。而擺在林明眼前的難題,就是如何在不對公司造成影響的情況下,巧妙地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林明完全可以說,他可以隻學習關於音樂方麵的知識,做一個音貝多芬莫紮特在搞音樂的時候,還得學習數理化是一個道理。但這終究繞不開學習的本質,如果這個記者聰明一點,在這個問題上窮追猛打,很容易被如今的主流社會認定為玩物喪誌,進而演變成像韓寒那樣的社會現象問題。林明重生回來,隻想安安穩穩地與安然渡過這一生,好好享受未來與現在。卻從未想過要在這個問題上違背社會準則,成為年輕人叛逆先鋒。
所以要想巧妙回答這個問題的話,林明就得好好斟酌如何用句,言語該怎麽說才合適。畢竟教育電視台在全省影響力不低,一旦說出去的話,很容易就被一省的學生家長視為洪水猛獸,成為他們的敵人。
思索良久,林明開口道:“我不是什麽天才,正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寫歌也是如此,閑暇之餘,靈感到了,自然寫了出來。但對待學習的問題上,我從未馬虎過,如果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去谘詢一下我們的同學和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一直認真聽講,從未搞過課外東西。但這就好像一個班總有好生與差生一樣,你不能說好生是學生,差生就不是學生了。有些學生他也想努力學習,但天資所限,成績一直上不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能強人所難。”
“你的意思是,你也認真讀書,但因為天資有限,而成績一直上不去,是這樣嗎?”
“是的。”
“那為什麽不在課餘時間更加努力地學習呢?”
“當然有在學習。我每天都會帶很多書本回家讀書,這一點你可以問我的父母,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也比用來寫歌的時間多出很多很多倍。一首歌有靈感,可能一個小時內就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能寫完。但每天十幾個小時,我都要泡在知識的海洋裏。”
“而且我的學習成績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麽差。”林明笑道:“正如大家所了解的一樣,我初中的時候成績其實相當優異,但因為教育網絡錄卷係統錯誤,導致我兩門功課沒錄進去,才沒有考上三大名校,不過即便少兩門成績,也足夠上雲城四中。前段時間狀態不好,成績略有下滑也正常,我現在也在拚命地趕學習,甚至打算在這次暑假的時候找我們班的幾位課任老師幫忙補補課,爭取在今年九月份高二開學考試當中,往班級排名向靠前一點的位置發起衝鋒。”
“你想說的是,其實你也很熱愛學習,音樂隻是一個愛好是嗎?”
“是的。”
“既然如此的話,那你為什麽要花費精力在這家公司任職,且浪費大量學習的時間專程來這裏,為這些明星藝人打造所謂的金曲專輯呢?”
“因為我覺得科學地計劃安排,更有效利於學習。整天沉迷在書本知識的海洋裏,很容易讓自己的大腦處於一個飽和狀態。就好像你一直在吃東西,不給自己一點消化的時間,遲早會脹死是一個道理。”林明在這個時候,表現出在他這個年紀不應有的成熟和穩重,他一副過來人的模樣,很有經驗地在十餘家新聞媒體麵前侃侃而談:“如果你看過一些科學雜誌的話,就應該知道。現代科學早已經證明,效率地利用時間,合理地安排生活,其實更有助於知識的汲取。”
那記者被林明的這一手太極功夫打得沒話說,一時之間沒想到用什麽話來反駁。因為林明根本不是跟你對著幹,而是巧妙地迂回政策,不和你爭鋒相對,而是在側麵暗放冷箭,話裏穩重帶刺,弄得他相當難受。
偏偏你還不得不承認人家說的很有道理,侃侃而談,說得你沒脾氣。那記者遲疑片刻,問道:“你真的在努力學習?萬一今年九月份,入學考試成績再次下跌怎麽辦。”
林明笑道:“這位記者朋友提出的問題,其實也是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的問題,學習是我願意做的事情,我也希望未來我的成績能夠穩定上揚。但一個學生考試成績下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們國家中學生數量數千萬,其中偶爾馬失前蹄,成績倒退個些許名次的學生,每次考試沒有一千萬,也有八百萬了吧。畢竟考試這種東西,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比如我剛好複習了要考的知識點,原來比我成績好的人沒有複習到。下次考試我走到了他前麵,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我們不能獨獨拿一次考試來評判一個學生是否優秀,而是要看這名學生對學習的態度來決定。就比如我,我是很熱愛學習的,初中成績就說明了一切。但中考兩門功課沒錄進去,你就一定得說我初中成績不好嗎?這不現實對吧。”
聽了他這番話,這記者感覺自己不是在跟一個十五歲的高中生打交道,而是在跟一個充滿社會經驗的老妖怪交鋒。話語中落入下風後,猶自不死心道:“你確定你熱愛學習嗎?如果你熱愛學習的話,成績怎麽可能會這麽差?”
“我是否熱愛學習,我的父母可以證明,我學校的同學可以證明,我的班主任,我的任課老師可以證明。”林明聳聳肩道:“你要是不信,可以去挨個問。畢竟誰的父母和老師不希望孩子認真學習呢?”
放心問,大膽去問,林明一點都不怕。因為從五月初重生回來後,他每天放學都帶教科書回家複習功課,在上課的時候也認真聽講,不搞小動作。最近這段時間,不僅李奕對他很是改觀,連任課老師,也相當滿意他的學習態度。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