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簡單的喜歡

字數:4720   加入書籤

A+A-




    林明對於這次桃木音樂節做得歡樂盛大的考慮,絕不是臨時起意。

    其實早在這個月月初,桃木公司開公司的一個存亡會議的時候,林明就提出過兩點,幫助桃木躲開即將到來的唱片危機。

    其中第一點,就是希望桃木不要再執著於出唱片,鋪銷路。而是另辟蹊徑,發揚光大桃木音樂節,將它成為桃木公司自主的一個品牌,讓因mp3市場到來,唱片市場的低迷,不會影響到桃木的運轉。

    上一世桃木公司在遇到這個危機的時候,就是靠這個辦法躲開的。像他們這樣的小公司,其實很依賴唱片銷量賺錢,因為他們的銷量本來就不高,旗下的明星名氣也很低,很多小公司,甚至需要當中介來養活自己,根本沒辦法持續壯大。所以很多小公司一旦陷入唱片市場的危機,就會因為本就不佳的銷量幾乎沒有,從而直接垮台倒閉。而桃木本來也應該屬於這個範疇,但他們有一個音樂節支撐著,每年的音樂節做得越來越好,票賣得也不錯,就勉力維持了下去。

    後來趙斌他們見唱片市場已經完全死掉,幹脆就一頭紮在了音樂節裏。專心致誌做音樂節,最終才把桃木音樂節做到了一個亞洲最大音樂盛典的地位。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桃木本來是想做一家正規的音樂唱片公司,但唱片市場衰敗,本就是副業的音樂節,卻一下子異軍突起,成為拯救公司的一匹黑馬,這倒是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也算是這個音樂節給桃木三個股東的意外之喜。

    想象一下,到了後世首都桃木音樂節,到場人數24萬,門票120元預售,因為太過火爆而炒到300元一張是什麽概念?光門票費的收入,就達到了數千萬元,足以養活桃木公司。

    所以在林明看來,桃木公司現在雖然因為自己的加入,而的確脫離了原來曆史的軌跡,不再是靠做音樂節發家,有往正統唱片公司的趨勢走。

    可既然有成功的曆史軌跡,為何不繼續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兩邊都可以顧,雙管齊下,才能發展起來。

    因此林明關於對音樂節加大投入的提案,他是一定要做的。

    至於怎麽做,還得規劃一下。

    畢竟這次提案跟以前那幾百萬小打小鬧可不是一個概念,當時公司的流動資金其實也就那麽多,給自己玩光了,一個月的唱片銷量,也就回來了。可這次不僅要把前麵賺的所有錢全部投進去,還有可能倒貼一些資金。光請那些頂級大牌明星過來,費用就可能超過千萬。再加上場地費、人工費、其它各項雜七雜八的支出。做完這場音樂節,極有可能要耗費2000萬以上。這幾乎相當於現在整個公司一半的總值,一旦沒有回本,那桃木就真的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這還不是在林明來到桃木之前的模樣,而是差不多回到了三個股東湊錢剛剛成立這家公司百廢待興的樣子。2000萬砸下去,水花都沒有濺一下的話,桃木基本算是垮在了那裏,員工工資,都有可能需要所有股東繼續拿錢出來填。

    哪怕因為林明的關係,未來或許還能慢慢賺回來,慢慢再走到今天這個規模。但這種元氣大傷,也不是舔舐一下傷口,就能很快愈合的。耗費大量時間金錢不說,四個股東的關係,可能也要出問題。

    至少像趙斌、侯文輝這種在商言商的純粹商人來說,是絕對無法接受在公司高速發展的重要階段,出現這種巨大失誤,林明很有可能因此在桃木失去話語權。

    其實他現在本來就沒什麽話語權,股份隻有12%。但至少三個股東目前還是很信任他,他提出的意見,都會很認真的考慮。

    而到了那個時候,這三個人是絕對不會再同意林明任何的提案的。因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成功時候,迎來的就是各種讚譽和誇獎。一旦你失敗,就會被一棍子打進深淵裏,四麵八方都是壓迫著你的力量,你將再也爬不起來。

    掛斷電話後,林明腦中思索著音樂節要怎麽規劃,2018屆桃木音樂節他雖然沒去,但前麵幾屆,他也去過兩次。整體效果的確還可以,如果按照後世桃木成功的範本做,肯定沒問題,而且因為上一世自己是裏麵的觀眾,在現場的感受能知道以前做得哪些不足,現在自己成為主辦發,肯定還能做得更好。但他考慮的,是怎麽把剛才想的明星元素加進去。因為在他看來,如果想迅速打出名氣,最簡單粗暴的方式,當然是利用明星的名氣,請這些當紅的頂級大咖來坐鎮。

    但一次性請這麽多頂級天王來,耗資可不是個小數目。所以林明得好好想一想,該怎麽既能讓桃木音樂節一炮而紅,又能節省大量資金,不用投入過大。而且這個想法必須盡快想出來,因為10月份,馬上就要開始做音樂節。

    甚至現在桃木已經開始在按照老規矩,開始邀請國內一些樂隊來參加。進行前期的一些準備工作,等到9月份,差不多就能夠正式開始租用場地,搭建舞台等後期準備工作了。

    果然現在還不積極一點,那這一屆音樂節肯定還是老樣子,不能如林明所願進行一場改革。

    林明回到老師家的客廳。

    李思思正側著頭看著他,灼灼得目光讓林明的後背有些發涼,他不敢與她對視,低下頭坐回了自己的位置。這些天李思思的膽子似乎越來越大了起來,以前目光碰撞,她會微微臉紅,羞澀地低下頭。而現在,她卻敢直視林明的眼睛。

    這個女孩用一種充滿期待地眼神看向他,她不知道他是否喜歡自己。她隻知道,眼前這個男孩的笑容,很好看,像是一道午後的陽光,暖暖地照在了自己身上。

    喜歡一個人其實很簡單,他的一舉一動,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讓人牽腸掛肚,忍不住細細思量他的任何一個舉動裏麵充滿的含義。每個人都有過暗戀,我們所不知道的隻是暗戀的對象是否知道自己在喜歡她,她又是否同樣喜歡自己。人們總在抱怨生活,其實生活給過你很多美好。也許在那個夏天,躺在草地上,看著天空飄過的雲朵。我們在現實與記憶的交叉中,想起那時陽光明媚的午後。是一封寫了許久的情書,是一句沒敢說出口的那句話,還是暗暗喜歡的那個人。人們大多數時候會把感情藏在心裏,在那個拉拉手都臉紅,男女同桌在桌上劃著三八線的年代,對於感情,我們能夠回憶起來的或許是人生一輩子的遺憾,又或者是多年後同學飯局上的笑料,微笑著偶爾回憶起的小插曲。

    人這一輩子或許有很多遺憾,但生命不止是為了愛情。

    趁著老師去上廁所的時間,李思思紅著臉悄悄遞了個紙條過來。林明轉身看了一眼,老師去上廁所,師母正在給他家的貓梳毛,貓在窗台上,用一對碧綠的眼睛看著他們。

    接過紙條看了一眼,上麵寫著一個問題,書看到哪一頁了林明才不會傻到告訴她自己猜到那書裏有情書,就在紙條上寫了一句話。

    “最近挺忙的,沒時間看書。”他本來想就這樣回過去,但忽然想起來,自己之前就一直有想過在送煙這件事上,怎麽還一下李思思這份情,今天剛好是個機會,於是又在下麵寫道:“為了感謝你借給我書看,我請你吃個飯?”

    今天安父輪休,趁著休假,就帶安然回了一趟奶奶家。林明自然也不用緊趕慢趕回去為安然做飯,想著剛好今天沒事,就請李思思吃個飯。在飯桌上,順便還了李思思這份情,一邊也就跟她挑明,讓她斷了這份念想。

    李思思接到紙條,還沒看,李奕就從廁所裏走出來。她慌忙將紙條揉成團,抓在手心裏,右手捏著筆緊張地打轉,左手握著紙條將手撐在左側下巴,看著題目,裝作在沉思。

    那個青春,最怕的是什麽?

    是上課傳著小紙條,老師站在窗口靜靜地看著他們,然後一個突然襲擊,就將紙條全部收了回去。

    我們總是在枯燥無味的課餘生活中,找一些屬於我們自己的餘興節目。在沒有手機,沒有,沒有遊戲機的年代,80後自然也有著一份他們的樂趣。有時候,他們會拿些空白的紙條,故意被抓住,氣一氣老師。

    更多的時候,還是將某份沉沉的喜歡,就這樣放在心底裏。直到畢業的某一天,也許會害怕留下遺憾,也許會擔心未來再也見不到那一麵,才會鼓起勇氣,將這份感情說出來。

    李思思不想等到臨近畢業,才會有勇氣將心底裏對林明的喜歡釋放出來。因為她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孩。哪怕在內心深處,她依舊覺得很不好意思開口。

    但不知道為什麽,她總覺得命運就像兩根交織在一起的線。一頭係在林明的手上,一頭係在自己的手上。

    兩根線在中間相互重疊,纏繞在了一起,令他們兩人都無法分開。

    李思思不懂,這到底是上一世的某種緣份,亦或者是從內心深處誕生出來的一種渴望。人們在遇到自以為合適的人的時候,總是壓抑不住心底的衝動。哪怕對於李思思這樣本該無法啟齒的女孩,亦願意寫出一封情書。

    這或許。

    就是少男少女們那種最真摯,最純淨的喜歡。不參雜任何雜質,也不在乎任何因素。僅僅隻是,簡單的喜歡。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