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旁觀者清

字數:4551   加入書籤

A+A-




    周運凱有種強烈的預感,這件事情很不同尋常,y一定會有他的辦法讓凶手規避掉排查。但這種辦法,周運凱暫時還沒想到。

    除非y能夠讓這個人消失在排查名單裏,並且找到的是一個對胡傑表麵和和善,沒有任何矛盾,但內心恨不得殺死他的人。不過這種人應該很難找,但也不好說,畢竟網絡世界,無奇不有。

    如果這個凶手隻講內心的怨恨寫在網絡上,而不敢在現實裏表現出來。但這與胡傑案也相當矛盾,因為這種人,是很難有膽子殺人的。除非是觸碰到了一些底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如果胡傑因為某些不知道的原因,觸碰到了凶手的底線,警方又沒法從表麵人際關係搜尋到這個人,那麽這就成了完美避開排查的方法,這種概率雖然低,但不能說沒有。

    另外,幾天下來,他和張邵安討論了無數種規避排查的辦法,也想到了一種可能性比找到一個對胡傑表麵沒有矛盾的人更加低的可能,但這種可能,周運凱和張邵安都覺得匪夷所思,而且也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一種想法。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時間轉眼來到8月份,8月盛夏,天氣也愈漸炎熱起來,7月31日那天,雲城罕見地到達了32度高溫,溫室效應帶來的氣候變化著實讓人倍感焦灼,火辣辣的太陽曬著,讓人心情煩悶。

    林明在雲城一個雅思報名點報名,8月10號考試,他考這個倒不是為了出國,而是看看自己現在的英語水平。很多人在高中月考或者大考中英語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就自以為英語很厲害,但上了等級考試或者雅思托福的考試就兩眼一抹黑,發現自己什麽都不會了。這是因為初中高中的英語水平,其實就相當於國外小學初中的語文課一樣,都是一些比較基礎的東西。如果想在高考中拿到不錯的英語成績,高中英語可以應付,但想要成績更好,就得更加努力一點。

    比如英語考了120分,似乎很不錯。但想拿150分,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林明現在的想法,就是想在英語上拉分,到時候即便數學物理等邏輯性科目考得差一點,隻要英語能拉得分多一點,數學物理少十幾分,也就無所謂了。

    結束了一天的課程,林明回到了家。老爸在下麵基層出差結束回來,今天輪休一天,正在家裏看報紙。老媽乖巧地像個小媳婦似的,拿著針線團織毛衣,也不知道是織給誰的。

    那個年代就好像學生們之間會流行玩四驅車,看鐵甲小寶一樣。家庭主婦似乎一夜之間也開始流行織毛衣來,手上要是沒倆針線團,似乎就變得不那麽賢惠。有老爸在家,老媽出門打牌的時間也少了,就整天在家窩著像個毛毛蟲。

    到了月初,公司的報表發到了林明的電腦上。財務這個月直接打了52.8萬元在林明那張卡裏,林明劃了30萬給老爸,讓他以自己的名義借給小姨家渡過困難。自從上次家庭聚會的飯桌上,小舅方俊龍一陣鬧騰後,二舅也開始反思起來自己這個哥哥似乎也沒有幫到妹妹什麽,就讓小姨和小姨夫去汽車站裏幫忙跑客運。現在這30萬放到小姨他們手裏,就足夠他們和別人合夥買一台車來跑。有二舅幫忙幫襯著,客運這黃金十年,倒也不用擔心他們家的家庭會出現問題。

    方蘭看到林明回來,喊了聲:“兒子,餓了嗎?我給你做飯吃。”

    其實現在才4點多鍾,由此也可見方蘭現在多無聊。林明搖搖頭說,不餓。徑直走回房間,將書本放回課桌上。本來想繼續讀書,爭取將學習成績搞上去,在升學考上拿到好成績,但想了想,他還是走回了客廳。

    他看到老爸林常青的臉色不是很好看,顯得憂心忡忡的。林明就走過來,到客廳坐下道:“老爸,出什麽事情了?看你一臉心事,工作上是不是出了什麽問題。”

    林常青瞥了他一眼,沒好氣道:“大人的事,自然有大人自己處理。小孩子問那麽多做什麽,管好你自己的事情。”

    得,封建家長的老毛病。

    其實他不說林明也知道,上一世這個階段林常青被上麵頻繁安排往基層跑。老局長退居二線,他這個管事的常務副局被安排得慢慢遠離權力中心。政治嗅覺比較敏銳的林常青覺得可能要出事,這段時間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

    林常青在80年代是名牌大學畢業,學曆資本比較厚,但政治背景就差了很多。一不跑官二不送禮,全靠一些有背景的同學和老朋友幫忙扶持一二,兢兢業業地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說句實話,林常青也不迂腐,也不是腦子不開化的人。也希望找個隊伍靠一靠,站個邊,獲得上麵的一些支持,有一個更好的抱負。

    可惜運氣還是差了一些,在統計局這種衙門,你又不送禮不跑官,不經常在上麵領導麵前出現,領導怎麽知道你這個人有能力,怎麽知道你這個人心裏怎麽想的?領導們需要良將和心腹,心腹是用來提拔的,而良將是需要你的時候,才會用到的。即便你很有能力,但官場上就是這樣,領導對你不知根知底,哪裏敢放心用你?到時候把你提拔上來,反咬領導一口怎麽辦?所以這些年哪怕林常青在統計局幹出了一些成績,要論到升遷,還是要講究一點機遇。

    正處到正廳是一個很大的坎,林常青37歲到正處,這得益於他雄厚的學曆資本。但到45歲前沒升到正廳,那基本仕途無望,還有可能受到打壓,慢慢被排擠出權力中心,等到50-60歲,混到副廳待遇退休養老,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也許有人說,既然林家是住在中高級官員紮堆的家屬院裏,為什麽不就地想辦法巴結一些高官,經常東家裏短地逛逛,在他們麵前溜達溜達,露露臉,為自己的升遷添加磚瓦?

    其實問這個問題的人,得知道一件事情。這種家屬院是特殊時代的產物,早在80-90年代,各個部門自己就已經開始修家屬院,住在這裏的,都是在部門家屬院沒有分到房子的。還有像周運凱這種,家屬院正在翻新,沒辦法入住的家庭。像省公安廳,早些年的家屬院破破爛爛的,現在不僅要將整個公安廳全部拆掉重建,家屬院也得重新建設。而那段時候周父還沒當上廳長,被下放到基層鍍金鍛煉,因為這套房子分配得早,而省廳家屬樓正在翻新,就一直住這裏。

    所以住在這裏的高官,其實非常少。都是有特殊情況的,這些人基本不會和院子裏的中低級官員打交道,等到部門的家屬院翻新,很快就會搬出去。硬要說的話,甚至林常青,已經算是這個院子裏層次比較高的官員。

    別人不找他活動,就已經很不錯了。更別說林常青還找別人去活動關係,像黃安文的老爸,教育廳副廳幹部,早些年在這裏同樣分配了房子,但現在本人卻不住在這裏,而是在河西教育廳幹部樓。

    隻是黃安文在一中讀書,這裏離一中近,黃安文的老媽就住在這裏,方便孩子上學。如黃家這樣的情況,在這個院子不是少數,因此如果想在這裏找關係,其實是想多了一點。

    想到老爸今年年底就要被排出權力中心,給一位省廳領導的秘書讓位,林明心裏還是感歎了一下。老爸的性格在官場上混,其實是可以混得開的。但時運就是差了一點,遇不到貴人相助,靠自己的能力爬到正處的位置,已經是祖宗積德,要想更進一步,顯然是難度太大。在他看來,還不如早一點退下來,趕一趕這兩年官員下海的熱潮,辭職經商。說不定靠著以前的人脈,加上今年明年建材市場的好時候,比上一世還混得好一點,讓家裏早點富裕起來。

    不過上一世哪怕今年年底,老局長退位後,上頭直接空降下來一位新局長,老爸還是想不開要繼續在官場裏麵和他鬥一鬥法。苦苦撐了兩年,壓力越來越大,才在老媽的拍板下決定正式辭職,就可想而知老爸有多不甘心離開。

    但老爸再怎麽不甘心,再怎麽不聽勸。林明依舊想在這個時候勸勸他,斟酌再三,林明說道:“老爸,要不你辭職下海經商算了。現在正是經濟發展的時期,做什麽生意都是賺。死抱著公務員這個鐵飯碗,能有多大前途。而且你一不跑官,二不送禮,80年代的一本大學畢業,混到現在當個正處已經是個頭,很難更進一步。畢竟咱家也沒什麽政治背景,關係網絡。想在官場裏繼續往上爬,估計會很困難。現在下海就不一樣,至少趕上好時候,還能用你的人脈發展。”

    這是說話實說,但林常青卻瞪了他一眼,說道:“官場上的事兒你懂什麽,老爸到今天這個位置,什麽風浪沒見過,上麵的一點風向變動而已。不是什麽大不了的問題,用得著你操什麽心?去寫你的作業,我的事你少摻和。”

    林明有些無奈,這就是我們國家封建家長的根性。總覺得自己的孩子,終究隻是個孩子。什麽事情都不懂,不允許他們插手。其實有的時候,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反而更加清澈一點。

    正所謂下棋者迷,旁觀者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從林明的角度來說,林常青想和上麵角力,和新局長扳扳手腕,無異於拿胳膊去扭大腿,螳臂當車。

    何必浪費著兩年時間,呆在這官場上等著權力慢慢被架空?辭職對於林常青來說,反而是種解脫,讓他在商場大展身手才是正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全本手機版閱讀網址:m.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