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最大的阻礙
字數:5192 加入書籤
“師哥,我聽說今年音樂節除了我們公司的一些藝人以外,林總還想請很多大牌的明星過來撐場麵。還有一個月就10月份了,我們也得進行宣傳和門票預售,可是林總遲遲沒有拿出章程,也不知道要請哪些人過來。”
張子琦在暗地裏叫梁老師師哥?
這是什麽情況?
就聽到梁曉嶽道:“林總有自己的想法,現在公司財政富餘,有很多錢能讓我們大施手腳,不過我還是不支持他這麽冒險。畢竟以前音樂節都是請一些地下小樂隊或者名氣一般的,像唐朝黑豹這樣紅遍華夏的樂隊,我們都沒請過來,就是因為以前沒什麽資金。但就算是這樣,之前也做得很不錯,每場音樂節都有幾十萬賺頭,現在有了錢,就請大明星過來,搞這些大場麵,我是怕支出太多,萬一沒回本,就完全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畢竟光賣門票,能回幾個錢?”
“這倒也是。”張子琦點點頭道:“門票費每年都是七八十塊錢一張,可林總請一位頂級大明星,就是上百萬的演出費,多請幾位,今年的演出支出怕就要超過四五百萬了,按照往年的人流量乘以2計算,都回不了一半的本。”
桃木音樂節到了後世,每年的門票費漲到了188-388元一張,最多的時候三天人流量超過20萬,加上周邊,以及各種收入,一場演出總收入超過了兩千萬。
但在這個年代,物價不高,門票費也不貴。而且人流量更是少得可憐,三天不到三萬的人流量,扣去成本,扣扣索索能剩個幾十萬都算多了。雖然桃木早年以搞音樂節最出名,但早期桃木對這個並不重視,直到後麵的唱片時代過去,mp3時代到來,人們不再享受唱片帶來的音樂享受,反而開始在意現場觀感和現場音樂帶來的情緒高漲。雲城人向來愛逛夜店,西中路酒吧一條街通宵達旦地營業,這從側麵反應雲城人愛嗨。所以唱片時代過去,桃木才對音樂節重視起來。
也就是在那時,桃木孤注一擲,全力投入音樂節,才從唱片時代褪去,造成的大規模唱片公司倒閉的風潮當中挺了過去。雖然一場音樂節的收入其實不高,但每年幾百萬的收入,再加上給公司旗下的藝人培養名氣,收益還是很大的。
所以林明並不覺得這個方向是個錯誤,因為在國外,一場盛大的音樂節是全民關注的焦點。從中會誕生許多明星,如果將桃木音樂節全力打造起來,堪比國際音樂節的盛世,那對於桃木來說,將會是手裏握的一張王牌。
“不能這麽算,你們隻看到了表麵的收入得失,卻沒有看到音樂節為我們帶來許多無形中看不到的利益。”林明推門而入,笑著道:“比如公司的名氣,比如明星的培養,比如有才華的樂隊簽約。”
他說道:“一個公司,要想源源不斷地有血液進來,就不能用太過單一的手段去操縱。我的音樂才華現在還在,但總有一天會進入衰竭期,所以桃木要想昌盛下去,還是得有一批靠自己的才華創作的歌手來支撐。音樂節就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我請來一些大明星,必然會吸引不少人流量。這對於有才華的小樂隊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出名機會。我們很歡迎這些樂隊帶自己的作品來參加這次音樂盛典,如果有好的人才和樂隊,我們完全可以簽下來,為公司吸納人才。”
“所以你是想利用音樂節來達到吸引人才的目的?”梁曉嶽若有所思,林明的這個提議,倒是很有見地。他倒是沒想到過這一出,畢竟以往有才華的人要麽就去參加各大唱片公司的練習生活動,要麽自己去想辦法演出出唱片去了。
林明搖搖頭道:“這隻是其一,我是想把桃木音樂節打造成亞洲最盛大的音樂盛典,1998年是第一屆,如果到2018年,那就是20屆,20年的時間看似很長,其實很短。如果一直這樣不溫不火地辦下去,桃木音樂節永遠都隻是一個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所以我們得讓它成為世界知名的節目,我們要讓它成為音樂節的權威,比如聯合湘南電視台,我們完全可以舉辦自己的音樂榜單和音樂獎項。像港城和寶島的音樂節和音樂頒獎大會一樣,內地要有內地的音樂節日!”
港城和寶島一直有自己的權威音樂獎項,甚至亞洲地區,今年就創立了mtv亞洲音樂大獎,後世被人公認為亞洲最權威的音樂獎。但很可惜的是,那是國外的主辦發舉辦,華夏隻是參與者,而非主辦方。
林明的野心,可不僅僅是去參加外國人舉辦的音樂獎。他要自己舉辦國內最權威的國際獎項,就如同米國的格萊美音樂大獎一樣。
梁曉嶽詫異地看著他,他倒沒有想到林明能想這麽遠。
不過國內的情況可不比國外,要想成立一個公認的權威大獎,首先國內那些唱片公司巨頭,就絕對會把它當成一個笑話來看。華夏人自古文人相輕,其實這並不僅僅存在於文人之間,而在於各行各業。
就如同那位非著名相聲藝術家說的,都是同行襯托的好。這也是為什麽一直過了20多年,華夏都沒有一個靠譜的音樂獎項。連央視出品的mtv音樂大獎,都在2012年停辦。
所以梁曉嶽不看好地搖搖頭道:“你有這個想法是好的,但國內的環境不比國外,做頒獎其實是一件很得罪人的事情。眾口難調,你頒給這個明星,另外一個明星的粉絲就會用唾沫星子淹沒你。你給了這個唱片公司旗下的藝人一個大獎,其它的唱片公司就會覺得很不爽,或是站出來對你各種指責,或是在背地裏雇傭無良的新聞媒體對你進行負麵報.道,各種亂七八糟的醜聞,黑幕,什麽東西都能給你憑空捏造出來。再好的初衷,也會被埋沒在無奈的現實世界裏。”
這就是國內音樂環境,一個沒法改變和重塑的環境。因為音樂是給人聽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誰都不敢說自己是第一名的那個。
但林明卻笑道:“那我就先把他們的頭打爛,讓他們服氣了再說。”
梁曉嶽和張子琦麵麵相覷。
把他們的頭打爛,這種話,還真是想都不敢想就能說得出來。但誰都沒有反駁,有些人,是不撞南牆是永遠都回不了頭的。林明的性格他們也懂,年少輕狂的代名詞,讓他去拿頭撞一撞,知道現實的無奈,也是件好事。
成長,有時候也的確需要這樣的痛苦經曆。
梁曉嶽苦笑著搖搖頭:“隨你吧。不過對於你之前提出的想法,我依舊保留我的反對意見,除非像上次你說的,拿出可靠的提案出來,我才會考慮在會上支持你的決定。”
“我就是有了想法,才想來公司和大家開個會商討一下。”林明轉頭對張子琦道:“子琦姐是大明星,也一起來坐坐,談談你的想法怎麽樣?”
“我?”張子琦又驚又喜地看向梁曉嶽:“我可以嗎?”
她在公司地位雖高,但並非決策者,隻是一個參與者。如果能參加到這種高層會議,了解到很多公司的發展資信,對於她來說,幫助肯定很大。至少她會知道公司下一步怎麽操作,怎麽運行,她該做些什麽事情,心裏就有個底。
“一起去吧。”梁曉嶽站起來,說道:“你們先去會議室,我去叫侯總。”
梁曉嶽先出去,張子琦和林明跟在後麵。
等梁曉嶽往侯文輝辦公室走去,林明假裝不經意地道:“子琦姐,剛才進來的時候,我好像聽到你叫梁老師做師哥?”
張子琦臉色略微慌亂,但很快冷靜下來,鎮定地道:“梁總師大附中畢業的,大我七屆的師哥。”
“哦。”
林明笑意盈盈地看了她一眼,就沒有再追問。
其實他早看出來,張子琦沒有通告的時候,就經常往公司跑,而且多數都是和梁曉嶽在一起。雖然看上去都是為了公事,但明眼人都能瞧出來,這兩人怕是有些小秘密。
不過他也沒說什麽,因為明星傳出緋聞是件很要命的事情,連那些二流小明星都各種緋聞滿天,更別說張子琦這種當紅一線。一旦被那些八卦媒體找到信息,就如同瘋狗一樣湧上來,各種負麵報.道,絕對會摧毀一個明星的職業生涯。
來到會議室,過了一會兒,梁曉嶽和侯文輝走進來。
四人坐好。
都沒有說話,目光看向林明,都等著他先發言。畢竟他們嚴格來算,隻是四個股東的小公司,談不上董事會這種東西。說話做事隨便很多,不像那些大公司那般規矩森嚴,投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嚴謹。
“咳咳。”林明咳嗽了一下,有些不自然地道:“今天的會議是我召開的,那我就說一說原因。是關於這次音樂節的,我有一些想法和提議,拿到會上來說一說。”
“首先,我發現往屆音樂節的受眾麵比較小。以搖滾為主,很少有流行樂,我覺得這不利於音樂節的發展,我認為應該加大流行樂的力度,不僅要以隨便搞個音樂節,賺點蠅頭小利為目的,還要推廣公司旗下藝人為主要發展方向。”
以往的桃木音樂節,隻是梁曉嶽作為公司元老,最初自己從國外回到雲城後,看了國外的一些音樂節,自己喜歡藝術的理念從而打造出來的東西。後來和趙斌侯文輝合夥開了這家公司以後,音樂節就順勢成了公司一個固定節目。
這個節目早期也不是為了賺錢,就是梁曉嶽的文藝細胞在作祟,自娛自樂弄出來的一個東西。甚至早期的那些設備,都是梁曉嶽自己掏腰包買來的,公司根本沒花什麽錢,趙斌和侯文輝就隨便他弄,沒有多加幹預。
但現在林明要整改,不僅是要讓它成為公司的一個品牌,還想讓它成為全國公認的一大音樂盛典節日。這個道路,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而且他還得應對最大的阻礙,也就是梁曉嶽。
因為這個節目是他弄出來的,也是他一直在負責。每年10月,都是梁曉嶽最認真負責的時候,林明要是搞砸了,梁曉嶽肯定會不高興,最後兩個股東鬧翻,對桃木是件重大的損失。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全本手機版閱讀網址:m.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