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救了一個人,嘿嘿,有點小傲嬌

字數:3194   加入書籤

A+A-




    nbsp;   卻道那日自京城離開,郭嘉和穆良奇一路向東行走,不知不覺便過了虎牢關。郭嘉轉過身看向虎牢關上三個大字,略微回憶一下這一年所發生的的事情,不禁感慨的說道:“京城事了,該回山了。”

    穆良奇也表示同意的點了點頭,就在這時他突然想起了他從前看過的《三國誌》有這樣的一段記載,這曹操好像就是在過虎牢的不遠處,被亭長抓到。於是他忙問郭嘉道:“奉孝,你可知前方何處?”

    郭嘉雖然不解穆良奇為何突然問這個,但還是從包袱中,拿出了一張在後世看來極其粗糙的地圖,就是這樣極其粗糙的地圖一般在市集上是買不到的,這張還是司馬朗聽聞郭嘉和穆良奇兩人要遠行,特地給他們的,可見司馬朗的情深義重。

    郭嘉仔細的看了一下,指著前麵說道:“前方便是中牟縣。”

    穆良奇沉聲的說道:“走,去中牟縣。”語氣透露著一絲不容拒絕的口吻,說完便向前走去,郭嘉疑惑了一會,便也追上去了。

    轉眼便是半個月過去了,兩人的錢財也快要告急,他們二人原本是準備直接回深山之中,便沒準備太多的錢財,沒想到穆良奇突然臨時起意來中牟縣,這讓他們的錢財變得十分的緊張了。

    幸虧這個縣的縣令是司馬家的門生故吏,這縣令本是一小小的主薄,但當時的潁川太守是司馬俊,也就是司馬防的父親,覺得這個人有才,肯幹。便向朝廷推薦了他,舉薦他為中牟縣令,沒多久朝廷的任命便下來了,雖說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但也是尤為快活,於是他非常感激司馬俊的推薦之恩。

    當得知穆良奇是二公子司馬懿的老師時,一開始還有點不信,但郭嘉把臨走前司馬朗給他們的牌子亮出來,縣令立馬對他們客客氣氣,又是給予錢財,又是把他們從客棧中接出單獨的安排一個院子,讓他們居住,非常的熱情,以至於全縣的小吏們都以為他們兩的身份非同一般,對他們二人異常的恭敬。

    ※※※

    又是半個月過去了,這日,穆良奇閑來無事便在田間四處遊走,正好看見遠處有一個人似乎抓到一個小偷,正把他向帶向縣城,像是要交給縣令來處理。穆良奇也是閑得無聊,便上前走去,原來是鄉下一個村的亭長啊。

    看到穆良奇走了過來,亭長也知道穆良奇的地位,不敢有半點懈怠,恭恭敬敬的行禮道:“穆先生好。”

    穆良奇點了點頭回禮,他很好奇的看著亭長身後那個反綁著的人,麵色有點慘白而且頭發混亂,十分的狼狽,但是望這個人好像在哪見過,但就是想不起來了。

    亭長也注意到穆良奇的眼神,便自覺的悄悄的往旁邊讓了一下,以便讓穆良奇看的更清楚,穆良奇也注意到了亭長的小動作,尷尬的笑了笑說道:”亭長,不知此人犯了何罪?”

    穆良奇沒有注意到,那個被反綁著的人看了穆良奇一眼後,震動了一下,頭低的更低了像是怕被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良奇認出來。

    亭長指著他說道:“這人進我們村鬼鬼祟祟的,一看就知道不是個好人,應該是個通緝犯,所以我們特地把他抓來見縣令,讓縣令大人來判斷。”

    穆良奇越看這個人,越眼熟但就是想不起來了,於是他說道:“這個人與我一故人有幾分相似,不知亭長是否看在我的薄麵上,可以放掉他呢?”

    亭長有些猶豫的說道:“這...不好吧,若是..若是被縣令知道...”

    穆良奇從懷中掏出三兩銀子,很是隨意的放到亭長手中,說道:“縣令那邊我會去說。”

    亭長摸了摸手中的銀子,又想到縣令對穆良奇的態度,邊笑著邊將銀子揣進懷中說道:”穆先生客氣了,既然如此,我便聽穆先生的。“

    說完便走向那個反綁著的人,邊解繩邊厲聲說道:“你小子運氣著實不錯,遇到穆先生,近日我將你放了,下次別讓我在看到你。”

    那個人活動了下手腕,深深的向穆良奇行了一禮,便要向遠處走去,穆良奇突然大喊道:“等下!”

    那人停住,心裏有些忐忑,穆良奇不會認出自己了吧,事實證明他想的多了。穆良奇慢慢的走向他,說道:“你我相遇即是有緣,況且你與我一故人甚是相似,吶,這是四兩銀子,便贈與你。”

    亭長在一旁感慨道:“穆先生真是好心腸啊!”

    那個人先是一愣,心中暗中高興,穆良奇沒認出自己來,否則臉丟大發了。再次深深的行禮,便向遠處走去。

    穆良奇就站在田壟上看著他遠去,穆良奇心裏非常奇怪,越看那人遠去的背影,越像一個人,這個背影似乎在哪見過,就是想不起來,甚是煩惱。

    在一旁的亭長看到穆良奇一直看著那個人遠去,麵色還帶有點糾結,還以為穆良奇後悔了,便問道:“穆先生,可是有覺得什麽不妥當之處嗎?那我現在就去把他抓回來。”說完,便要向前跑去,重新抓那人,穆良奇抓住亭長的胳膊搖了搖頭,隨後說道:“算了,今日算是麻煩亭長了。”

    亭長很是豪爽的說道:“縣令大人早就跟我們說過,盡可能的招待穆先生,如果沒有其他事情,我先告退。”

    穆良奇點了點頭,亭長便往自己村莊走去。而穆良奇也不在想剛剛那個人長得像誰來了,繼續在田間閑逛,不時的問在田間忙農活的人們一些問題,以便更好的了解東漢末年的耕種方式,如果未來真的在哪一個君主那做官,也好有一個相應的隻是,不至於什麽都不懂。

    ※※※

    太祖看不下卓之暴,不就,夜出京,東出關,至中牟縣,以衣冠不整,狼狽為亭長捕犯誤,將其送至令則,幸遇穆良奇,良奇因其眼熟,乃謂亭長舍之,故太祖有感穆良奇之德,謂之曰:仁。

    ——《遊聞三國-太祖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