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袁紹也是一個憤青啊!

字數:3770   加入書籤

A+A-




    nbsp;   正當荀彧和荀諶討論郭嘉的時候,郭嘉卻在外麵浪蕩,享受著塵世的繁華,感受著鬧市的喧嘩,他沉醉於這種盛世的場麵,他認為如果為國謀,能做到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那麽這就是千秋萬代永遠都不能磨滅的功勞。

    “駕!閃開!快閃開!”

    “駕!百裏加急!”

    郭嘉連忙隨同周圍的路人一起站到了路邊,避讓兩個騎士飛奔而過!不過看他們衣服上帶著點血腥,郭嘉猛然意識到,戰爭恐怕要來了。

    州牧府

    “報!”

    袁紹正召集一群謀士正在商量著什麽,忽然聽聞外麵一聲急報,袁紹皺了一下眉頭,說道:“傳!”

    這時一個騎士般的人,半跪於地說道:“幽州牧公孫瓚起騎兵白馬義從和步兵三萬餘人殺向翼州。”

    謀士等人震驚的互相望了望,眼中帶有點驚訝。這時袁紹非常平靜的說道:“再探!”

    騎兵低頭答道:“諾!”說完便跑出了議事廳。

    “主公,公孫瓚此次來勢洶洶,還望早作打算啊!”一個謀士起身進言道,

    袁紹點了點頭,說道:“親兵何在!”

    有幾個帶兵甲之士跑了進來,拱手道:“主公!”

    “爾等速去,通知各謀士,將軍來我州牧府議事!”

    “諾!”

    片刻之後

    隻見眾人紛紛議論著進了州牧府,不知袁紹此次呼喚他們所謂何事?眾人紛紛坐下,邊討論著邊等待袁紹過來。

    這時袁紹走了進來,眾人齊齊失禮道:“袁公!”

    袁紹心煩意亂的揮了揮手,表示免禮。待眾人坐好後,袁紹說道:“剛剛收到從前線的急報,公孫瓚領白馬義從和步兵三萬餘人前來侵略我翼州,眾位有何見解?”

    眾人一驚,原來是公孫瓚打來了,不過這是早已預料的事情。在河北也就兩處勢力最為強大,一為公孫瓚,一為袁紹,除此之外,還有黑山黃巾軍張燕,其餘如青州黃巾軍,不足為慮!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所以戰爭是遲早的事。

    眾人驚訝的是公孫瓚在沒擺平內部就領兵南下,讓他們有些措手不及。原來公孫瓚的幽州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其中還有皇室宗親,具有天下名望的劉虞與他政見不和,難道他不怕劉虞在背後捅他一刀子嗎?

    辛評開口說道:“不知劉公可否幫助我等,主公可試一試,遣使去聯合他!”這裏說的劉公正是指劉虞。

    袁紹頭都沒抬說道:“劉公已被公孫瓚那賊子剝奪兵權,監禁了,他就算有心也無力啊!”

    袁紹的話猶如一盆冷水傾盆而下,原來劉公早已被囚禁了啊,怪不得公孫瓚這麽大膽的傾巢而出,這就有點難辦了啊!

    就眾人絞盡腦汁的想計謀時,朱漢說道:“主公,據我所知,公孫瓚不止劉虞一個敵人。”

    袁紹略有所思的說道:“你是說,胡人?”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漢還以為自己出了一個好計謀,得意洋洋的說道:“正是胡人,我們可遣使去鮮卑等處....”

    就在朱漢在大言其策的時候,眾人在下麵紛紛鄙視朱漢,引胡人為外援,豈不是害慘了幽州那些百姓?如此生靈塗炭之策也好說的出口?眾人有些恥於與他為友的感覺,但是他們誰也沒有出來打斷他的話語,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計謀。隻是他沒注意道,袁紹那鐵青的臉和捏緊的拳頭,像是想要暴揍他!

    “夠了!”袁紹突然打斷朱漢的發言,緊盯著朱漢厲聲說道:“我袁紹身為大漢子民,四世三公,你現在要我去邀請胡人去侵略我大漢子民和土地?”

    朱漢心中直打顫,跪下伏地說道:“臣一心為主公基業著想,忠誠之心天地可鑒,望主公恕之!”

    袁紹冷哼了一聲,說道:“罰你俸祿半年!”

    “諾!”朱漢方才兢兢戰戰的起來。

    袁紹狠狠的望了一眼周圍說道:“我袁紹,四世三公,名門世家,此生此世決不會與胡人合作,侵犯我大漢疆土,此次算矣,下次若在有人提議此事,一律殺無赦!”說完就拔劍斬下案牘一腳。

    “諾!”群臣答道。

    袁紹歎了歎氣,將劍收回說道:“諸位還有什麽好的計謀嗎?”

    荀諶這時說道:“幽州兵常年對戰胡人,習慣於騎兵突襲,愚以為此次公孫瓚侵犯,也必以騎兵突襲為主,故若是我們消滅他的騎兵,則勝負現已。”

    袁紹點了點頭說道:“此言極是,但是我幽州兵馬尚未整合完畢,騎兵還沒訓練完畢,此時讓他們上,無異於送死!友若可有什麽辦法對付那白馬義從?”

    荀諶想了想,還是無奈的搖了搖頭,白馬義從可是公孫瓚特意為了對付胡人而組建起來的輕騎兵,武器精良不說,就是那些士兵也無不身經百戰,精挑細選才能加入,此事難辦啊!

    看到荀諶搖頭,袁紹內心一陣失望,隨後,又把期望的目光望向了沮授,在他看來沮授總是足智多謀,能夠想出一個完美的辦法。

    果然沮授還是有幾分學識,他說道:“主公,我有一計科助主公!”

    袁紹急切道:“公與且說。”

    “阻止白馬義從的輕騎兵不難,難就難在哪隻軍隊具有不怕死的勇氣?”

    聽到這句話後,眾人紛紛抬頭,齊齊的望向沮授,不知何意?非常的好奇。袁紹也疑問道;“此話怎講!”

    “眾所周知,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主要是輕騎兵,若是有一隻軍隊手拿盾牌,再持長槍,在外圍頂住騎兵的衝擊,中間放置弩手,這樣輕騎兵進不來,而他們的速度也慢了下來,我軍弩手將其一個個射殺,必能逼退他們,驚擾他們步兵陣腳,待到他們擾亂步兵陣腳時,我軍在揮兵掩殺,則勝負現已!”

    眾人聽後,紛紛讚揚此計高超,但是一個缺陷卻非常顯眼,那就是去哪尋得一支能夠不怕死的軍隊?一旦外圍的軍隊逃離或者是頂不住騎兵的衝擊,那麽方陣裏的弩手,就一個都跑不了,甚至連反抗都不一定有機會。

    “哎!”袁紹低頭歎了一聲,像是十分無奈,去哪尋得這一支軍隊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