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地方勢力的湧動(第一更)
字數:3996 加入書籤
nbsp; 翼州清河郡鄃縣,一座大宅內
“主公,你考慮的怎麽樣?”一個謀士模樣的人急切的問道。
“我……我還是不能下決心啊!”
這謀士姓潘名昊字子日,本為太學一學生,因為二十年前年的時候觸犯了權貴,不得不隱居家中躲避災禍。
當地士族季氏趁黃巾亂起,以防備黃巾為名,招募名士作為謀臣,招募家兵,養精蓄銳,靜待天時,以圖謀大事!
在招募名士的時候,正好聽聞潘昊閑居家中,家主連忙重金聘請潘昊出仕,收為家臣。
潘昊也被那時家主的誠心所感動,多次出謀劃策,為季家的勢力壯大提供了不少幫助!
現在正在勸的是當代家主,季雍,所勸何事?
這事情的起因還得從一個月前家兵的一個偶然發現說起。
卻說季家與幽州一世家世代交好,並與那世家相互聯姻,現在家主的妻子正是那世家之人。
公孫瓚攜大軍南下盤河,著實把翼州所有的世家震了一震,紛紛去派家兵打探消息,以選擇站隊。甚至有些世家直接向公孫瓚投降,暗中向公孫瓚效忠的也不在少數,看好公孫瓚的,自然不少,季家亦在此列。
季雍派家兵帶著夫人寫的家書,送往遠在幽州的娘家,打聽下情況!
這家兵倒也機靈,知道現在巨鹿郡邊細作密布,若是從那裏走非常容易被誤會,可能會被兩軍以為對麵的細作,而追殺!
故他從清河郡進青州,從青州取道直上渤海,意從渤海而進翼州。
就在他到青州與渤海邊境路上時,忽然尿急,將馬拴在樹下,跑進樹林裏小解,回頭準備繼續前行時,正好看到有三個騎兵模樣的人牽著馬在不遠處路過。
那名家兵立馬找個地方躲藏起來。
不知是那家兵幸運還是倒黴,那三名士兵直接坐在家兵的不遠處,休息,卻並沒有發現身後的家兵。
家兵大氣不敢喘的安靜聽他們說話,深怕被他們發現。
其中一個人喝了口水囊,說道:“真不知那些將軍怎麽想的,竟會派我們前來這裏刺探軍情!走了半天沒看到半個人影,哪來的什麽敵軍嘛!”
有一個人迎合道:“是啊,明顯就是消遣我們嘛!”
“別這麽說啊,我最近聽說了一件事,我們來這裏巡邏可能與這件事有關,你們可千萬別說出去啊!”
另外二人立馬來了興致,忙問道:“什麽事?我們保證不會說出去!”
“對,對!”
“我有一個表親在公孫將軍那個當親兵,那日正好輪到他在營外站崗,他親耳聽到公孫將軍準備派一軍進攻青州,我們來此怕就是為此事而來!”
“進攻青州?不是打翼州袁紹嗎?怎麽攻打青州呢?”
“那些大人的心思豈是我等可以猜測的,否則我們也不會這麽辛苦的來此處刺探軍情!”
“也對,想必大人必有安排!”
“休息夠了,我們也該走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嗯!”
“嗯!”
家兵安靜的聽完他們的講話。等他們三人上馬走後,才敢走出來,跑到另一邊,騎上馬,也不去幽州送信了,在他看來,他剛剛聽到的消息無比的重要,若是即時的稟報家主,必能夠得到豐厚的賞賜。
於是他原路返回,立馬趕回家中。
季雍聽完家兵的匯報後,賞了他十金,便讓他退下,召來潘昊與他商量。
潘昊聽後極力的勸說季雍背叛袁紹,而迎公孫瓚,但是季雍明顯還在猶豫不決,不敢輕下決定!
於是就出現了一開始的那一幕。
季雍緩緩的說道:“先生為何非要我投公孫瓚呢?”
“主公,還沒看明白嗎?公孫瓚手下騎兵眾多,而袁紹皆是步兵,此戰袁紹必輸啊!”
潘昊看到季雍還是猶豫不決,又勸道:“據家兵所說,公孫瓚派騎兵打探青州的消息,肯定會派一軍下青州而從側翼襲擊袁紹,而清河郡西邊為袁紹大本營魏郡,東邊就是青州,若是主公願意,控製鄃縣而迎幽州鐵騎,我相信公孫瓚將軍不會放棄這一個突襲魏郡的機會,到那時,公孫將軍論功行賞,必然厚待主公,完成老家主遺留的心願,光宗耀祖,指日可待啊!”
“可!”季雍還是有些猶豫的說道:“可那袁紹對我父輩有恩,我家父親曾是他父輩的門生,深受他家照顧,若是此時背叛他,怕會收到他人的唾棄啊!”
“主公!他有恩於你父輩,又不是你,你父輩配合他派出的官員替他安定清河郡,已是將恩情還與他,你又何必糾結呢?況且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公孫瓚將軍攜大勢而來,主公,您認為袁紹他擋的住嗎?”
季雍沉默了,他知道袁紹擋不住,但是他家先輩困難的時候,袁家救了他,現在袁家的人困難的時候,而季家拋棄了他,這傳出去,不堪設想啊!
季雍搖了搖頭,來回踱步,沒說什麽!
這可把潘昊急的,十分煩躁,忽然他想到一點,忙說道:“難道主公不想建功立業嗎?老家主在黃巾之亂時就給主公準備了萬石糧草,兩千精兵,在清河郡各縣安排人手,就是希望主公能有一日能夠抓住機會,立不世之功,光宗耀祖啊!”
潘昊說著說著便跪下,哭泣道:“萬望主公以大局為重,否則臣百年之後,也無法向老家主交代啊!愧對老家主的希望!”
季雍忙連忙去拉潘昊,讓他起來。
潘昊不起,哭泣道:“臣受家主之恩十年有餘,前些年受老家主囑托,輔佐主公建功立業,如今千載難逢之機就在眼前,而主公尚猶豫不決,我……我愧對老家主的希望啊!”
季雍看到潘昊如此,感動道:“先生,不必如此啊,我答應就是!”
潘昊用手擦了擦眼淚,起來說道:“事不宜遲,請主公立刻派騎兵,帶著家族令牌,去盤河麵見公孫瓚將軍,說明來意!”
“善!”
第二日
“駕!”
三個騎兵鄃縣離開!他們雖然離開的道路不同,但是他們的離去的方向卻相同,直指幽州!
(《三國誌》記載清河郡地方勢力季雍背叛袁紹,控製鄃縣而迎公孫瓚。)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