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靈機一動

字數:4076   加入書籤

A+A-




    在本場比賽開始之前,孫炳華教練一度是非常的擔心,害怕安生承受不住壓力,導致他再次發揮失常,更擔心如果比賽再次失敗,會嚴重打擊到安生的自信心。

    可現在,他總算是可以鬆一口氣了,因為安生已經贏得了這場比賽,而且贏得頗為輕鬆。

    但事實上,這也就是安生能夠正常發揮了而已,真正讓人感到有些驚訝的,應該是他適應比賽的能力。

    而很快,安生就迎來了他在資格賽中的第二個對手,一位來自於津衛市隊的年輕小將,梁誌毅。

    其年齡,是剛剛滿18周歲,目前主要收獲的成績,主要是來自於ITF青少年賽事,以及國內舉辦的一些青少年運動會,但在職業賽事上,他與安生一樣,是還沒有任何斬獲。

    可也千萬不要因為對手年輕,就對他有所輕視。

    實際上,近些年來,隨著網球項目在華國的大力發展,已經是湧現出了不少有實力的年輕選手,且他們的身體條件、成長環境、訓練的先進性,以及參賽的條件,都是要比以前好太多了。

    甚至於,有不少人,都是從小就到國外進行訓練與學習。

    所以說,他們的職業性,比起老一輩的選手,是更為明顯。

    換個說法,他們這些年輕的選手,來打比賽的目的,就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前途,而沒有更多的其他因素。

    那既然是為了自己,他們怎麽可能不拚命?

    而在當天下午兩點,兩位小將的比賽,是正式開始。

    沒有疑問的是,在收獲了昨天那場比賽的勝利之後,安生已經是有了一定的信心,比賽狀態也是越來越好了。

    且他也延續了昨天的戰術安排,在一上來,就先發奪人,打得十分積極。

    反到是這位梁誌毅選手,他大概是受到了比賽經驗不足的影響,進入比賽狀態是有些緩慢。

    這就讓安生抓住了機會,在一開始就完成了一局破發。

    這樣一來,無疑是給了安生一記強心劑,讓他打得更為興奮。

    可隨著比賽的進行,梁誌毅也逐漸的進入了比賽狀態,而他所表現出來的實力,可並不比安生差,除了正手之外,在其他方麵,絲毫是不弱於下風。

    關鍵的是,他的求勝信念是非常強烈,打法也極為頑強,不到最後一刻,絕對不會放棄。

    這是給安生造成了不小的麻煩,致使他出現了一些失誤,也讓比賽變得愈發的艱難起來。

    也幸好他是在比賽剛開始的時候,就率先完成了破發,並且是將這一點的優勢,保持到了最後,從而獲得了第一盤比賽的勝利。

    而當比賽來到了第二盤,局勢就變得對安生有所不利,他感覺自己的進攻,是越來越不順暢,想要得分,是變得困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安生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加強他的進攻強度,提高其進攻質量,從而對對方形成壓製。

    他是這樣想的,也這樣做的,可結果麽,卻並不如意。

    在他加強攻勢之後,的確是增加了梁誌毅的防守難度,並且也因此是得到了一些製勝分。

    可相應的,他的失誤,也是不斷增加。

    而在保持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就有些臉色難看的發現,他的失誤,是要比他的製勝分更多。

    這也就證明了,繼續加強進攻,並不是他解決問題的辦法。

    由此,安生是再次改變了他的策略,既然加強進攻不行,那麽,不如就減緩一些攻勢,以提高其擊球成功率。

    畢竟,到目前來看,梁誌毅都還沒有展現出他的進攻能力,或許,他的進攻能力本來就不強。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麽,安生自然就不需要那麽著急,可以通過穩定的多拍,慢慢的尋找更合適、成功率更高的進攻機會,之後再行發動攻勢。

    可事實很快就證明,他的改變是錯誤的,因為梁誌毅根本就不是沒有進攻能力,他不僅有,而且實力不弱,更是已經憋了好長一口氣。

    於是乎,在安生剛剛放緩了比賽節奏之後,梁誌毅便猶如山洪一般,爆發出了他積鬱已久的那口惡氣,反過來,對安生展開了猛烈的攻勢。

    一時間,安生反到是被梁誌毅給壓製住了,這也破壞了他的戰術。

    更關鍵的是,安生想要扳回局麵,卻已經不是那麽容易了,畢竟,在這場比賽中,他可沒能掌控住局勢,想要再次做出調整,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而當安生慢慢調整回他的戰術時,第二盤的比賽,已經到了末尾,且他是在比分上,處於落後。

    由此,也沒有出現奇跡,安生是輸掉了第二盤比賽,使得雙方的比分是來到了1比1,又從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且在這個時候,在氣勢上,恐怕梁誌毅還要占據一些上風,如果在第三盤比賽當中,安生還是找不到解決辦法的話,那他大概就隻能止步於此了。

    好在,安生現在還比較冷靜,頭腦也很清晰,因此,他對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是比較明確的。

    其關鍵就在於,他是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度”。

    比賽進行到現在,安生可以明顯感覺到,在實力上,他還是略占優勢的,而他之所以沒能拿下第二盤,反而是陷入了困境,問題就出在他的戰術執行上。

    他是沒能很好的找到“進攻”與“失誤”之間的平衡點,或是過於強調進攻,從而造成太多失誤,又或者是太過講究穩妥,導致其進攻性不足,反受對方壓製。

    也很明顯的是,其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在於安生對這項新戰術的執行經驗還不足夠,而這一點,卻不是他在短時間內,能夠彌補回來的。

    可他就要因此而放棄比賽了嗎?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且他靈機一動,是想到了一個或許會有用的辦法。

    簡而言之,他就是想用“反手切削球”,來作為其戰術強度的調節器,如果進攻強度太猛,那就多加一拍反手切削,如果強度不夠,那就減少反手切削的使用。

    不得不說,這很粗糙,但在目前情況下,卻是他能夠找到的,比較好的一個辦法了。

    而結果麽,很是讓他驚喜,因為這的確有用,尤其是在梁誌毅已經發現了其正反手的差別,連續針對其反手的情況下,他的這個辦法,是很有效果。

    因此,安生是很快就找到了一個比較適合的“度”,使得他在進攻與失誤當中,是能夠保持住對他有利的平衡。

    也就是靠著他的這一手變化,安生是成功的戰勝了對手,第一次闖入了ITF希望賽的正賽。

    但這距離他的目標,卻還有非常關鍵的一步,他是必須要戰勝正賽第一輪的對手,才能拿到第一個ATP積分。

    對此,安生卻是非常的有信心,因為,他現在可還留著一個殺手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