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9章

字數:2639   加入書籤

A+A-




    第2999章

    灰衣老者說到這裏,略停了片刻,這才接著說道:“華服女子現身之後,一直和藹可親,說話極是溫柔,可是此時說話卻是咬牙切齒,麵目也有一些猙獰。包熙聽華服女子和宮女說話,壓根不曉得兩人在說些什麽,隻是看到華服女子變了一副麵孔,心中越發驚疑不定。隻見那名宮女身子微微顫抖了幾下,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顫聲說道,奴婢、奴婢不曉得兩位國公……不不,兩個老家夥跑來做什麽。不過、不過奴婢在西側殿候命之時,沒有聽到大殿之中有什麽異狀,想來、想來皇帝陛下與、與兩、兩個老家夥沒有爭吵……”

    厲秋風聽灰衣老者說話,心中暗想,若華服女子真是上官婉兒,那麽宮女口中所說的趙國公和英國公便是長孫無忌和徐世績。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後的親弟弟,為人堅毅勇決,極富智計,李世民能夠成就大業,得長孫無忌之力甚多。昔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背後的主謀便是長孫無忌。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後,視長孫無忌為他登基坐殿的第一功臣,在淩煙閣功臣圖中,長孫無忌位列第一,封趙公國,乃是太宗朝第一重臣。李世民駕崩之前,詔令長孫無忌為顧命大臣,輔佐太子李治做皇帝。後來武則天入宮,李治想要封她為皇後,長孫無忌以為王皇後並無大錯,倉促廢後,於情於理不合。而且武氏侍候過太宗皇帝,豈能再做李治的皇後?是以長孫無忌阻止武氏做皇後,兩人因此結下了梁子。

    後來武氏與大奸臣許敬中聯手,構陷長孫無忌謀反。李治做了皇帝之後,初時雖然對親舅舅長孫無忌甚是信任,但是長孫無忌威名赫赫,朝中諸臣對他的敬畏已經超過了皇帝,李治心中也漸漸對長孫無忌起了猜忌之心。是以武氏勾結許敬宗等奸臣誣陷長孫無忌,李治雖然知道其中必有冤情,但是他打算趁此機會削弱長孫無忌的權柄,是以下詔將長孫無忌削爵,並且將他流放到黔州。

    李治雖然將長孫無忌削爵流放,但是無意取他的性命。武則天卻知道長孫無忌是三朝老臣,又是長孫皇後的親弟弟,在朝廷之中有許多故舊和門生,若是不將長孫無忌置於死地,有朝一日他卷土重來,武氏一族必定死無葬身之地,是以她密令許敬宗須得想法子取了長孫無忌的性命。許敬宗想出一條毒計,命中書舍人袁公瑜到黔州追查長孫無忌謀反大案。袁公瑜一到黔州,便即矯詔逼迫長孫無忌自縊,也有人說長孫無忌看穿了袁公瑜的陰謀,不肯自縊,袁公瑜下令武士將長孫無忌勒死,回到京城之後,謊稱長孫無忌畏罪自殺。一代名臣,就此慘死於妖後奸臣之手。

    英國公徐世績乃是大唐開國名將,百姓口中傳說的徐茂公其實就是徐世績。此人在隋朝末年投奔瓦崗寨,是李密手下大將之一。後來李密敗於王世充之手,瓦崗寨眾將四散,有些人降了王世充,有些人則投奔了占據長安的李淵。徐世績獨領一軍,既不投降王世充,亦不投奔李淵,仍然遙奉李密為主。李密投唐之後,李淵派人帶著李密所寫的書信去招降徐世績,徐世績將占據的州縣名稱、數目和軍民戶口抄錄成冊,全部交給李密,再由李密獻給李淵。如此一來,投唐的大功便為李密所有。世人知道此事之後,都感歎徐世績是一個重情重義的英雄好漢。唐高祖李淵稱讚徐世績的為人,不隻賞賜給他金銀珠寶和屋宅良田,還賜姓李氏,徐世績因此改名為李世績。

    徐世績投奔大唐之後,跟隨秦王李世民東征西討,屢立戰功,成了大唐威名赫赫的名將之一。後來李世民做了皇帝,為避皇帝名諱,徐世績將名字改為李績。終太宗一朝,徐世績先後參與了攻滅突厥、薛延佗等大戰,多立戰功,與名將李靖一時瑜亮,威震天下,最後受封英國公,在淩煙閣功臣圖中排名第二十三位。

    李世民駕崩之前,對太子李治說道,李績善能用兵,是大唐柱石之臣,隻是你對李績沒有什麽恩惠,隻怕他不會對你心服口服。朕打算貶他為外官,若是他奉命離開京城,待到朕駕崩之後,你做了皇帝,即授給他仆射之職。他受了你的恩惠,必定為你盡死力。若是朕將他貶為外官,他托辭不肯離開京城,或是離開京城之後心懷不滿,朕立時便會將他誅殺,免得朕駕崩之後,李績起兵反叛,隻怕無人能夠製得住他。

    後來李世民下詔,貶徐世績為疊州都督,即日離開京城赴任。徐世績受命之後,連家都沒有回,立時離開京城,星夜趕往疊州。李治即位當月,便即下詔將徐世績召回京城,先拜他為洛州刺史,又加封他開府儀同三司,出任同中書門下,參與朝政大事。同年冊拜徐世績為尚書左仆射,權柄僅在皇親國戚長孫無忌之下。

    李治欲冊封武氏為皇後,擔心朝中大臣反對,先召見長孫無忌、於誌寧、諸遂良等顧命大臣商議此事。徐世績此前已經聽到風聲,是以稱病未去。李治將打算冊封武氏為皇後之事說出來之後,長孫無忌、於誌寧出言相勸,褚遂良更是言辭激烈,阻止李治廢掉王皇後,甚至摘下官帽,將官笏放在地上,一邊痛哭一邊磕頭苦勸。

    其時武氏躲在內室偷聽,見諸遂良如此行事,心中大怒,竟然在內室怒吼出一句‘何不誅殺此獠’。長孫無忌等人聞言大驚,以為大唐立國以來,從來沒有後宮幹預朝政之事,此為不祥之兆,是以紛紛告罪退出。李治見此情形,知道這幾位重臣全都反對廢王立武,心中又驚又怒。武氏更是在他麵前撒起潑來,叫罵著要殺掉長孫無忌和諸遂良等人。

    李治雖然寵愛武氏,不過他知道長孫無忌和於誌寧、諸遂良等人都是李世民留下來的顧命大臣,這些人不隻位高權重,而且在朝廷之中同黨重多,若是將這幾名顧命大臣斬殺,天下人都會腹誹自己違背先帝的意誌,長孫無忌等人的同黨也會群起而攻之。到了那時,不隻武氏坐不上皇後的寶座,隻怕自己的龍椅也無法坐得安穩。是以思慮再三,雖然武氏拚命攛掇,李治仍然不敢對長孫無忌等人下手。

    (本章完)